对30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张福林

对30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张福林

张福林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211700)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210-02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病原体,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现在部分输血后肝炎的病例中。经用高度敏感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均无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存在,其抗原性与甲型乙型肝炎病毒无交叉反应,当时经临床和流行病学分析,称此病毒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和非乙型肝炎病毒(non-Anon-Bff hepatitis C Virus,HCV)此病毒1989年被正式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1991年此病毒被归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HCV不能被培养,而且在血液中含量少,故对丙型肝炎病毒的认识主要是根据黑猩猩的动物实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所获得的结果。

1、HCV的生物学性状

HCV具有病毒包膜及刺突结构,病毒体呈球型,在肝细胞中直径为36~40nm,在血液中直径为36~62nm。HC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的RNA,各病毒株之间很少有变异,但不同地理区域分离株之间的基因结构有较大差异,根据各地分离的HCV病毒株,可将HCV分为20多个不同的基因型,Ⅰ-Ⅳ型常见。其中欧州各国流行株多为Ⅰ型,亚州地区以Ⅱ型为主,Ⅲ型为辅,我国以Ⅱ型为主。目前认为,Ⅱ型HCV复制产生的病毒量多,也最难治疗。确定HCV感染的临床检测主要有HCV抗体和HCV RNA,通过ELLSA和RIBA方法检测HCV抗体阳性的患者,需进一步检测HCV RNA水平,定为血清HCV RNA阳性的丙肝患者均需要抗病毒治疗[1]。HCV抵抗力较强,煮沸、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及有机溶剂处理均可将其灭活,其中对氯仿、福尔马林、β-丙酰内脂、Tween-80和紫外线敏感。

2、HC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HCV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引起输血性和散发性丙型肝炎。大多数丙型肝炎病人均不出现临床症状,输血后HCV的潜伏期一般为5~10周,症状较轻,偶有肝外病状,如暂时性粒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贪血,HCV发病时已呈慢性感染,后果比较严重,少数患者除发展为慢性肝炎外,还可引起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细胞癌而致死亡。此外,HCV还可和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混合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致感染呈世界分布,全球至少有2亿感染者,但各地人群感染率差异明显,例如在英国仅为0.04%∽0.09%,而在开罗却高达26%。HCV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①血液传播,如注射毒品、输血或血制品、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②性接触传播;③母婴传播;④家庭内接触传播,但约半数HCV感染者传播途径不明。

感染HCV后,机体可出现多种针对HCV不同基因片断表达蛋白的抗体,但均无中和作用。丙型肝炎患者恢复后,机体 仅有低度免疫力,再次遭遇HCV病毒攻击时,仍可致病。

3、HCV的实验室检查

3.1 检查HCV的RNA:HCV的血液中含量极少,需要用极敏感的方法,一般实验室采用RT-PCR,即从自血清或全血提取RNA,先经逆转录酶作用形成cDNA,再用两对引物进两次PCR,以求扩增出极微量的病毒RNA。本法操作较繁,且需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同时检验人员必须经过特殊培训后,方可开展,故本法仅限在特殊需要时进行。

3.2 检查抗体:以核心区表达的蛋白为抗原,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体,或快速诊断丙型肝炎[2]。抗-HCV阳性,表示已被HCV感染,不可献血,为确认,还可进一步以不同表达蛋白分别检测相应的抗体(重组免疫印迹法)。

4、讨论

4.1 随着人们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疾病意义的认识不断加深,临床抗病毒药物研发也不断发展,同时快速发展的生物学及相关技术促进了对丙型肝炎病毒(HCV)临床检测技术的发展。HCV感染的报道并不少见,主要传播途径为输血感染。笔者发现,无症状人群中少部分人带有HCV,盱眙县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门诊或部分入院病人630人的常规丙肝筛查中,发现30例抗-HCV阳性病人,占4.8%(30/630),经追踪调查发现,有4例为输血感染,(均为本院工作人员),占13.33%(4/30);1例为给病人剖复产时不小心划破手而感染,(本院妇产科医生),占3.3%(1/30)。其余25例感染途径不祥。年龄26-28岁3人,占10%(3/30);年龄32-36岁4人,占13.3%(4/30);年龄41-49岁10人占33.3%(10/30);年龄50-55岁5人占16.7%(5/30);年龄60-69岁4人13.3%(4/30);年龄70-77岁4人占13.3%(4/30)。而且-HCV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年上升[3]。HCV慢性感染导致肝脏发生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发展成肝硬化,重者可发展成肝癌。

4.2 HCV的血性传播:外科医师和医院的护师应定期检查抗-HCV,阳性者应调离工作岗位。每例病人在手术前也应检查抗-HCV,阳性者提示医护人员手术时应倍加小心,手术后,消毒病人血液污染的任何部位,手术器械使用15磅30分钟高压蒸气消毒。

4.3 HCV的高危人群主要为多次受血者和使用注射药瘾者,每次输血前应对血源标本重新检测1次抗-HCV,以防污染,注射药瘾者应戒除药瘾,特殊情况,使用1次性注射器,使用后,立即焚毁,基层医院对一次性注射用品,应定人、定时、定地点进行焚烧处理,严禁外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病杂志,2004,12:194-198.

[2]韩振格,孟继鸿,周镇先,等.双抗原夹心 ELISA 检测抗 HCV 总抗体[J],临床检验杂志,2008,26:264-248.

[3]李卓.HCV 标志物及检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285-288.

论文作者:张福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2

标签:;  ;  ;  ;  ;  ;  ;  ;  

对30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分析与探讨论文_张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