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辟谬论文_孙文令

识字教学辟谬论文_孙文令

山东省莱西市马连庄镇唐家庄小学 266617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而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近几年的识字教学中本人发现存在许多谬误,为此本人将语文识字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呈现给各位同仁专家及教材编者,以求见仁见智,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偏旁 谬读 正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四大文明流域中唯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而且益渐丰富。这其中汉文字在文明的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语言文字。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的文字堙灭了,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尼罗河流域埃及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逐渐失去了原来表形音意的作用而发展成字母文字。而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没有堙灭,反而其内涵更加丰富,至今保留形音义的统一。看到字往往知道其含义。汉字本身就是百科全书。对事物的分类之科学之早,在世界文字中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独树一帜。不仅仅是中华文明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明的一部分,是世界文明的奇葩。

语文识字教学中谬误一:笔画和部首混淆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从汉字的发展和构成来看,汉字由象形、指示、会意和形声构成,象形、指示字是基础,数量最大的是形声字。不管哪种构字方式,书写时都由笔画组成,笔画是组成字的最少的单位。而部首是构字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解汉字的。笔画是从书写的角度来命名的,而部首(偏旁)是从构字方式来命名的。由于某些部首是单笔画即只有一笔,这就出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笔画和部首混淆的情况。

语文识字教学谬误二:汉字部首(偏旁)读音错误

从构字方式意义来看,汉字是有不同的部分构成,除了很少象形字以外,大部分汉字是由可分解的有一定含义的几部分构成。如果照此读音我们讲到相关汉字时怎么讲,怎么跟学生解释。如“行、得、德、往、征、街”;“凉、冷、冻、寒”;“彤、彩、须、形、彰、影”;“处、冬、备”;“阴、阳、都、郊”;“卫、印、即、却”;“热、蒸、煮、熟”;“改、攻、叙、故、政、散”等等这些字在教学中怎么解释。事实上这些部首本身有自己的读音和含义,如果按照其本身的音义就很容易跟学生讲得通。正确读法为“冫(读bīng)”、“彳(读chì)”、“彡(读shān或xiǎn)”、“夂(读zhǐ或zhōng)”、“阝(在左读fǔ同‘阜’;在右读yì同‘邑’)”、“卩(jié同‘节’)”、“灬(huǒ、biāo同‘火’)”、“攵(pū同‘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冫”古“冰”字,含有“冫”部的字多数与寒冷有关。如“冷、凉、冻、寒”等(但“次”除外)。

“彳”、与“亍”一般连起来用,表示“走走停停,小步慢行的样子”。“彳”、与“亍”合为一个字是“行”,篆书为“行”,甲骨文为“”。本意道路。《说文》“人之步趋也。《类篇》从彳从亍。《韵会》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举,而后为行者也。《尔雅·释宫》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释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广韵》适也,往也,去也。”所以与“彳”部相关的字多表示与行动、行为有关。如“得、德、往、征”。

“彡”《唐韵》、《正韵》所衔切《集韵》、《韵会》师衔切,音衫。《说文》彡,毛饰画文也。象形。《徐铉曰》毛发绘饰之事。《集韵》饰谓之彡。又《广韵》毛长也。总的意思是“须毛和画饰的花纹”。这样我们解释“须、彩”等字就好解释了。

语文识字教学谬误三:部首(偏旁)引用错误

如“冖”、“宀”、“亠”、“廴”。谬读“冖;秃宝盖”、“宀;宝盖头”、“亠;京字头”、“廴;建字底”。这些名称是不符合造字的初衷和字义的。正音正义:“冖(mì覆盖之意)”,“宀(mián深屋;覆盖。)”,“亠(tóu)”,“廴(yǐn同“引”,开弓;长行yìn延)”。

例“冖”字部中的“冗、冥、军、冠、冤”与“宝”有何关系?“宀”字部中的“它、灾、字、宁、安、守、宅、审、官、完”等字与“宝”又有何相干。“亠”字部的字中“京”未必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相反“产”、“亮”、“充”、“交”、“亦”出现频率却不低,何不以这些字的名字来命名?这些部首本有自己的读音和含义,却还要再弄出些名字来,反而让人容易误解和混淆。真不知是何原因!

语文识字教学谬误四:某些部首混用

如“肉”、“月”;在语文课本和《新华字典》中,月和肉混用,给识字教学也带来不少的困惑。如果“月”作“月yuè”解则绝大多数含有“月”字无法解释。如果做“月ròu”,则还有那么几个字作“月yuè”。实际上汉字当中含有“月”部首的作“月yuè”讲的字很少。常见字中如月(亮)、期、朔、朝、朗。等其余的含“月”多作“肉”解。如:“肝、脾、肘、膀”等等。如果“月”怎么讲这些形声字。只有作“肉”才能讲得通。教师在讲课时应予以说明。

以上内容仅是本人的愚见,一些偏旁不收的读法,虽然不妥,但经历了很长时间,形成习惯,颇难纠正。不是一时半会改的了,需要相关部门做出努力,已恢复其本来的音义。本文撰写参考了康熙字典、小学语文课本上下册。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舛讹,敬请各位同仁斧正。

论文作者:孙文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识字教学辟谬论文_孙文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