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论文_朱晓雅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论文_朱晓雅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4例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护理资料,通过体温管理、建立动静脉通路、呼吸道管理、合理喂养、监测生命体征、合适体位、发育支持、健康宣教等进行护理。结果:本组54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痊愈出院30例,放弃治疗15例,死亡9例;出院标准为呼吸平稳、体温正常、神经系统稳定、进食正常,体重>2000g。结论: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可明显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观察;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ultra-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ELBWI). Methods:The clinical nursing data of 18 cases of LBW children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body temperature,arteriovenous access,respiratory tract management,reasonable feeding,vital signs monitoring,proper posture and development Support,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care. Results:In this group,18 cases of ultra-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in 10 cases,giving up treatment in 5 cases and 3 cases of death. The standard of discharge was stable breathing,normal body temperature,stable nervous system,normal eating and weight> 2000g. Conclusion: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meticulous care,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ultra-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s:Ultra-low birth weight children;clinical observation;nursing

前言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是通常指出生体质量<1000g的新生儿,也可称为未成熟儿。ELBWI发育极不成熟,任何轻微的刺激可能导致其各个系统产生不可预期的不良结局。加强ELBWI的护理极其重要,直接影响其生存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们收治54例ELBWI,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4例,男36例,女18例;孕周26~28周;体重800~1000g;通过转运中心转运入院39例,本院产科出生15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由于ELBWI皮下脂肪少、能量储备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隐性失水增加,故控制温度非常重要。入院后将患儿置于远红外线辐射台复温,尽快使体温恢复至36℃以上,待体温升至正常、病情稳定后转入闭合式暖箱保暖,患儿物品在使用前,均需置于温箱内预热30min,包括各种布类、听诊器等。根据患儿的胎龄、体重及出生天数,设置合适的箱温,随后根据日龄及体温情况调整箱温,每次调整幅度不超过0.5℃,并注意监测体温。记录箱温及体温每3h1次,并触摸患儿四肢,保证肢体温暖,设定箱温过高及过低报警。

静脉输液是治疗ELBWI重要手段之一,该类患儿病情严重,需要实施全肠外营养或部分肠外营养。随着时间推移,外周静脉穿刺非常困难会增加患儿的痛苦及护士工作量;由于患儿皮肤娇嫩,外周静脉穿刺极易引起穿刺部位皮肤坏死,尽早采用外周静脉置管。置管后按PICC置管进行规范护理,防止堵塞、血栓、断管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动脉置管是抢救ELBWI的重要技术,为采取血标本提供快捷途径,且可减轻因反复采血对患儿带来的刺激及痛苦,置管部位选择桡动脉和足背动脉,所用维持液为肝素1U/ml,按0.2~0.3ml/h速度维持,防止血栓形成。

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呼吸功能未完善,患儿均需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呼吸道管理尤其重要,经常检查并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标记导管位置,并做好记录,每班做好交班,做好医护配合,保持气管插管固定,防止过浅或过深,以免造成损伤。随时对患儿进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前先翻身、叩背,适当湿化气道,给予雾化疗法,防止痰液堵塞气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和坠积性肺炎。吸痰前充分吸氧,动作轻柔;退管时动作应缓慢,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引负压为8~13.3kPa,切忌负压过大,损伤气道黏膜。做好气管插管患儿口腔护理,防止细菌经导管壁下行种植于肺内。

将患儿安置层流洁净病房,单间监护室,进行保护性隔离,减少交叉感染。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按无菌原则,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控制入室人数。患儿使用的暖箱更换水箱,每周1次,每日清洗并更换灭菌注射用水、鸟巢毛巾等。加强早产儿口腔、脐部、臀部和皮肤护理,减少潜在感染。患儿使用的布类物品高压灭菌,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强化洗手意识,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液擦拭手部,物品专人专用,每日用消毒毛巾擦拭。喂养不耐受、黄疸、体温波动、呼吸暂停、反应较前稍迟钝,有可能为感染的前期表现。

由于ELBWI体质量过低、发育不成熟、并发症多、吸吮能力差、吞咽能力弱及胃肠道发育不完善,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使肠内喂养进展缓慢。尽早给予留置胃管建立肠内营养,微量鼻饲喂养,每次0.5~1.0ml,每6h1次,促进胃肠功能成熟。每次鼻饲前应先抽取胃中残留量,如残留量少于喂养量的1/3,可将残余量连同母乳或配方奶达到预期喂养量;如多于喂养量的1/3,则减量或停喂1次。如胃液中含较多血液、胆汁时,需禁食并查找原因。如不耐受则胃内有潴留,应给予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促进胃肠动力。如鼻饲量加至每次15~20ml,生命体征平稳、反应良好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每3h1次,每次5~10min,促进胃肠动力和功能成熟,尽早经口喂养,促进体重增加。

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有无呻吟及三凹征等。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每1h记录1次;注意观察患儿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双肺呼吸音、胸廓起伏及腹部情况,有无前囟紧张、烦躁不安、嗜睡等内出血的早期表现。同时注意观察呼吸困难及呼吸窘迫有无改善等。

2.结果

本组54例ELBWI痊愈出院30例,放弃治疗15例,死亡9例;出院标准为呼吸平稳、体温正常、神经系统稳定、进食正常,体重>2000g。

3.讨论

由于ELBWI胎龄小、全身各器官发育不完善,特别是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能维持肺泡处于膨胀状态,以保证足够的功能残气量,容易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与胎龄呈负相关。正确的护理策略是成功的关键,包括体温管理、呼吸管理、合理喂养、预防感染、合适体位等。由于ELBWI不能有效地控制正常生理和行为反应,无法适应环境的刺激,故护士在观察评估早产儿生理反应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监护环境和护理活动,尽量减少给患儿带来的有害刺激,以增强生存能力,提高存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陆丹芳,童笑梅.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状况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388-391.

[2]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75-773.

[3]宋燕燕,赵小朋,陈燕霞,等.超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抢救转归分析.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23-25.

论文作者:朱晓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论文_朱晓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