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下的词汇和语法教学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在情境中教学词汇和语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语法论文,词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的词汇语法课往往是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在此次新课程教研中,笔者经专家多次指导和自己多次试讲发现,恰当的情景设计能很好地完成词汇语法课型,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高一英语》第一模块Unit 1 Lesson 1 A Perfect Day?笔者经过四次试讲,总结出在情境教学中开展词汇语法综合课的方法。以下为笔者第一稿设计和最后一稿设计的对比和反思,其中第一稿设计是新课程实施前的教学设计,最后一稿设计则是笔者在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经多位专家指导,并在课堂中试教之后总结出的设计方案。

二、情境中的词汇语法教学

1.创设合理的情境,增强课堂的整体性

本节课的话题是谈论生活方式。以下是两次课堂设计的图示(见右图):

[第一稿设计]整节课按词汇和语法分为两个部分,由一个神秘人物Mr.Secret贯穿整节课。在课的开始笔者设下悬念:Mr.Secret是干什么工作的?他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学生要根据词汇和语法知识对Mr.Secret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发散思维,学完每一个环节都要回到对Mr.Secret的描述上。虽然这种处理方式较为新颖,但内容较多,步骤繁琐,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学生学得并不轻松。

第一稿设计

最后一稿设计

[最后一稿设计]创设一个话题情境——People's Lifestyle,让学生先谈论自己的生活方式,引出表达生活方式的词汇,然后再借助此话题引出表达生活方式的常用时态——一般现在时,最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表达生活方式的词汇和语法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人或动物的生活方式。整节课以谈论人的生活方式为主线,串接情境、词汇和语法,学生置身于熟悉的话题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探究和归纳,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创设合适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词汇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以Lifestyle为话题,尽可能多地说出表达各种生活方式的形容词,既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下两版设计就体现了笔者在词汇教学方面的变化:

第一稿设计

最后一稿设计

[第一稿设计]该设计的不足之处是话题不明显,教师限制过多,师生一问一答,不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

[最后一稿设计]突出主题,让学生围绕此话题写出尽可能多的词汇,并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发散性思维。

[第一稿设计]要求学生描述Mr.Secret的生活方式,但学生从来没接触过有关此人的信息,如果仅根据人名(Mr.Secret)猜测其生活方式,学生可能会无从入手。学生的课堂表现也说明此环节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最后一稿设计]待学生在笔者提供的情境中学习了相关词汇和语法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感兴趣的某个人或动物的生活方式,学生就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描述了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方式,如:an FBI agent's lifestyle,a doctor's lifestyle,a teacher's lifestyle,my father's lifestyle,my pet dog's lifestyle,a football player's lifestyle,a singer's lifestyle等。以下为一位学生针对此话题的习作:

My Cat's Lifestyle

My cat has an easy lifestyle.Every morning,she gets up late.Then she goes out for a walk.She usually has lunch at about 11 o' clock.Then she goes to bed again.Sleeping takes up most of her day.She often gets up again when I get back home.Then she plays with me.I usually give her some water and add some food.In the evening,she always hangs out until 9 o' clock.She usually goes to bed again at half past 9.

She has a relaxing and easy lifestyle.Every day,she looks very happy.So I think she likes her easy lifestyle very much.

本篇习作介绍作者家的宠物猫的生活方式,构思新颖,结构清晰;正确运用了课上所学词汇,如a relaxing and easy lifestyle,get up,go to bed,take up等,并补充了一些有关此话题的词汇,如hangout等。

在最后一稿设计中,笔者围绕本节课的话题,为学生提供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从以上习作也可以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很到位,较好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3.在情景中讲解重点词汇,突出层次性

(注:在文章中take up的意思是“占据时间”。)

[第一稿设计]所举例句并没有提供丰富的情境,而且各语境间相互干扰,比较混乱。在处理这一词组时,笔者未对take up在课文中的意思加以充分解释就补充了该词组的第二个意思“占据空间”,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该词组在课文中的意思,反而越学越糊涂。另外,在填空练习中,只是要求学生将take up填入空白处,并没有讲解其正确用法。由于前面的环节对该词组的处理不到位,虽然之后也提供了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但学生仍然错误百出。

第一稿设计

最后一稿设计

[最后一稿设计]笔者充分利用情境,层层铺垫,让学生明白所学词组的意思:利用文章的情境鼓励学生猜测take up的含意(use up time);然后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提供与本课主题类似的情境:watching TV和much of the day,促成学生成功输出:Watching TV takes up much of the day;接下来为学生提供了与话题相关的情境,但稍稍提高了难度,不直接给出主语doing的形式,而是给出一个动词词组do housework,学生能正确模仿上句写出:Doing housework takes up much of the day.最后,笔者进一步提高难度,但仍围绕话题询问学生:What takes up most of your time?这样的教学设计完全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take up造出不同的句子。

对比第一稿和最后一稿设计可以看出,词汇教学要有层次、有梯度;要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归纳和总结;要尽量将所学的词汇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由浅入深;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上下文语境中发现、探究和归纳词汇的含义。

4.在情景中组织词汇教学,更具延伸性

[第一稿设计]沿用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即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讲解词的用法,学生忙于将教师所讲的内容记到笔记本上,然后进行机械操练。这种词汇处理手法使所学词汇没有系统性,学生很容易遗忘;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丧失学习词汇的兴趣。

[最后一稿设计]根据课文的话题设计了Word Bank和Branch Bank。Word Bank就是将同一话题下的单词收集到一起。本节课Word Bank所收集的词全部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词。例如,与lifestyle有关的形容词relaxing,busy,exciting,peaceful等,以及动词词组get up early,bring back,complain about等。Branch Bank收集的是与生活方式关系不大的词(如switch词组),但都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词都放在Branch Bank里,教师可以更加透彻地进行讲解。从第一稿和最后一稿设计可以看出,在情境中记单词摆脱了生搬硬套的学习方式,而是通过理解记忆单词,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

5.在语境中检测词汇

教师要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如何在情境中检测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笔者也做了尝试。

[第一稿设计]直接让学生翻译句子,如:他关掉电视以后,就去睡觉了。

[最后一稿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语境选出正确选项。例如:

When he switches off the TV,he__.

A.goes to bed B.continues to watch TV

第一稿设计只是沿用了传统的直接翻译手法进行词汇检测,单调且交际性不强。最后一稿设计对词汇的检测强调交际性,学生要想得出答案必须先理解switch off的含义,之后根据生活经验才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在情境中检测词汇实现了“语境化”词汇教学,真正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6.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语法,更具探索性

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的能力。笔者在讲授语法时注重在一定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稿设计

最后一稿设计

[第一稿设计]直接给出一般现在时的两种用法和例句,学生只是简单地进行选择和填写。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机械地教,学生机械地学。

[最后一稿设计]先提出问题:What tense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 person's lifestyle?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一般现在时的例句;之后,教师进行引导:This lesson tells us about two persons' lifestyles.Would you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find out what tense is mainly used to describe a person's lifestyle? Would you please give us an example?

对比第一稿设计中的教师指示语“In this unit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the present tense.Look at the two usages and match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see which one goes with the first usage。”可以看出,最后一稿设计将生活方式作为情境,学生借助教师的问题主动思考、发现、归纳、分析语言现象和总结语言规律,有利于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实践后的感悟

在一个月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受了新课程理念的洗礼,再三修改本节课的设计,力求探索出词汇语法教学的有效课型和模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有了许多体会和感悟:

首先,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要切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只顾场面的热闹,而是要重视合理形式下的内容,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其次,要重视情境在词汇、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但要考虑到情景的恰当性。恰当的情境能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融词汇与语法的课型既要重视情境中的学,又要重视情景中的用。为了突出新课程理念,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在语言输入阶段投入很大精力,利用情境激活课堂,而实际上语言输出阶段更需要恰当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会用所学语言。

注释:

备课组成员:马淑英(海淀区选修学校),王玉萍(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王阳(中国矿院附属中学),张文涛(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马德玲(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标签:;  

语境下的词汇和语法教学_创设教学情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