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述论文_闫俊州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述论文_闫俊州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迅速,无论是生活用车还是货运车,其运行数量急剧增加,给道路桥梁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作为道路桥梁施工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道路桥梁路基路面一旦出现沉降,影响运行质量的同时,容易引发各种交通事故。良好的路基路面施工,不仅增加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为行车提供了安全和高质量的运行环境。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路基路面的沉降,保证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本文详细分析了引起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交通道路的发展,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已经成为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但是现今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搭板断裂和桥头跳车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会使人们的行车安全得不到保障,对高速道路的总体印象下降,因此研究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迫在眉睫,道路施工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道路桥梁沉降段的施工处理,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提高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通行的安全性。

1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沉降的危害性

作为交通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道路桥梁工程发生了路基路面沉降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及车辆的出行便利,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速度,危害着汽车的行驶安全,不仅如此,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路面沉降问题,还会造成桥头跳车的现象发生,引发大量的交通安全事故,给人们的人身安全和经济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对汽车的性能造成损伤,同时也会对道路桥梁的自身结构造成伤害,破坏路桥工程的结合缝,降低路面的平整性和行车的舒适性,正因为道路桥梁工程中路基路面沉降问题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危害性,对其进行相关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2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2.1桥头搭板与桥梁伸缩缝之间连接问题

造成两者之间连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于桥头因为自然或者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沉降以及桥头和桥面的填土是不是能够有效的链接,可能会存在部分异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发现,在桥面经常会有阶梯状的缝隙或者裂纹在连接处出现,进而影响驾驶员在行进过程中的速度,以及行驶体验感。当存在这种情况是,如果路经的有大型的卡车或者汽车,其自身的重量会使道路桥梁承受很大的重力压迫,可能会对道路桥梁自身的结构造成损伤,会出现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

2.2路桥结合处地基的处治效果不达标

根据有关研究显示,道路桥梁工程中出现桥头跳车现象最关键的一点原因就是因为桥梁工程的引导地基下沉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桥梁地基的结构设计并不合理,很多情况下都并没有按照道路桥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施工,对于引导地基的处治效果是比较差的,地质钻孔会很少,钻孔的深度也不够,不能够识别出地基软土层的位置,不能够科学地分析出桥梁地基的软土结构,因而也就不能对桥梁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建模和防治,在恶劣的雨水天气环境下,会使得桥梁软土地基的沉降程度加剧,最终造成桥梁路面的不均匀沉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搭板设置

当下,高速道路搭板是避免沉降最常见的方法,其主要机理是通过搭板来分散台背处不均匀的沉降量,使柔性路堤产生的较大沉降过渡至桥台上,减少纵坡高度差的目的,只要将坡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能够很好地防止“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很难把控施工质量,搭板的设置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沉降,其主要表现:(1)由于搭板底部填充度不佳,负载过重,很容易断板;(2)搭板端部应力集中,容易引起更大的沉降幅度。有研究指出,桥头通过搭板设置和其他方式的组合,尤其是在台背填土高度大于3m时,能够很好地减少沉降,避免桥头跳车。

3.2地基处理

为避免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应对桥背位置上的软基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结合地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为根本目标,改善地基综合性能,减小桥台和路堤产生的沉降差,防止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同时避免错台等问题。若高路堤修筑于深厚软基层,因填筑了部分填充材料,所以软基会产生侧向挤动力,增大了对基桩施加的压力,最终导致桥台发生转动。以上现象都会对伸缩缝及支座造成破坏,甚至使路面出现破损,影响行车安全。为避免产生非正常位移,首先要使用轻质填料,其次要尽量提高地基的刚度,最后可采用基桩限制地基的移动。对于沟壑地段而言,考虑到其有着很高的含水量与孔隙率,所以可以和黏性土进行换层,相比之下黏性土强度很大,孔隙率低,且压缩性很小。换土的实际深度根据软层厚度确定,对于一般的黏土,需在开挖之后进行翻晒,以降低其含水量。若填土的实际高度在4m以内,则可将开挖深度选定为0.6m;若填土的实际高度在4m以上,则其开挖深度一般都超过1m。在对黏土进行开挖翻晒之后,即可对其进行回填并碾压成型,预留0.6m左右的深度回填石灰土并进行压实。若道路在雨季施工,黏土无法进行晾晒,含水量难以达到施工标准,此时可采用石灰土进行回填,预先铺设在路基下部的石灰土可形成一条渐变带,从而有效防止沉降变形。

3.3台后填筑施工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台后填筑施工能够有效地解决路堤的沉降问题,因为路基沉降与路基结构变形以及路面压缩是路堤出现沉降的主要原因,而台后填筑施工可以有效的解决此问题。再具体施工过程中,对于填筑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填筑材料的类型,而且要保证质量,这样才能够确保填筑施工的质量,进而降低路堤沉降发生几率。如果填筑材料选择不当,例如选择轻型材料,就会使原有的沉降作用降低,如果选用压实材料就能够加大压缩密度,从而有效的降低变形问题,所以,台后填筑施工一定要合理的选择填筑材料。

3.4排水施工

对于天气气候比较差的地区,大量的雨水、污水渗透到桥梁工程的路基路面中,进而造成沉降路段问题的出现,对此,在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中,需要设计相应的排水施工作业,像是排水管道还有排水沟槽的设计一定要保证数量,尽量避免已经发生了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路段又堆积了大量的雨水,防止沉降问题的加剧,不要让路基混凝土结构被泡在雨水内,必须提高路基路面的施工高度,避免道路桥梁路基工程发生坍塌等危险事故。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道路桥梁工程中出现的桥梁路面沉降以及桥头跳车等问题,对于沉降路段的施工,必须根据实际的路段沉降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施工人员的不懈努力,相信在以后的施工建设中能够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梁延青.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7,(04):189+193.

[2]路涛.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研究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125-126.

[3]廖艺.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田.技术与市场,2015,(08):105-106.

论文作者:闫俊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述论文_闫俊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