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武臣艳

浅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武臣艳

铁力林业局职工医院 1525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并在此段时间内,选取健康体检者25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对比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疗效确切。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est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25 case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from February 2015 to May 2017 in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served as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this period,25 health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tested for the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and compared the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mortal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Results the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Conclusion the test of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is effectiv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est;chronic heart failure;early diagnosis;diagnosis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若未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而在治疗前实施一项正确的检验方式,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1]。本文旨在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并在此段时间内,选取健康体检者25名,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1.97±2.84)岁。Ⅱ级心力衰竭8例,为Ⅲ级心力衰竭7例,Ⅳ级心力衰竭10例。对照组男12名,女13名,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2.47±1.81)岁。两组性别差异、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在入院后第二天取空腹静脉血2 mL,取全血做标本,且均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并检测其体内红细胞分布宽度。

根据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分为>14.5%组、13.1%~14.5%组、<13.1%组,对患者进行6~12月的随访,记录三组患者死亡率,并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观察组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比

两组经相同检验后表明,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之间的关系

分析可知,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力衰竭按程度可划分为4级,Ⅰ级心力衰竭:活动量不受限,在正常活动下不会引起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Ⅱ级心力衰竭:活动量轻度受限,正常活动下可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但休息片刻便可缓解。Ⅲ级心力衰竭:活动量受限,走小段距离即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心悸等症状。Ⅳ级心力衰竭:

休息时都可并发心衰症状,此类患者应卧床休息[2]。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上常见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心功能障碍而诱发的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残率高、病情重等特点,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等,对此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一项良好、有效的检验方式可评判患者预后和病情恢复情况,促进患者康复[3]。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其可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主要病理机制为:(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造成白细胞介素6等含量提升,从而导致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损,抑制红细胞生成素合成,最终增加红细胞分布宽度,(2)慢性心力衰竭可激活迷走神经,造成肾血管收缩,影响骨髓内红细胞生成,导致出现贫血现象,从而增加红细胞分布宽度。同时红细胞分布宽度适用于检测各类心功能疾病,是目前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除此之外,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可有效预测患者恢复情况[4-5]。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

综上所述,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疗效显著,其可有效预测患者恢复情况,所以其检测方式值得在临床被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社盈,唐爱国,杨 俊,等.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12):1657-1658,1662.

[2]张平安,魏新素,吴 刚,等.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6):709-710.

[3]陈建辉,肖 妮,周 军,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临床作用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61-62.

[4]缪亚梅,金 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3):145-146.

[5]王 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医药,2015,43(9):1018-1021.

论文作者:武臣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浅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观察论文_武臣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