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史金艳

(乐至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至 6415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2个护理单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个护理单元,并分为观察组(品管圈管理护理)和对照组(传统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效果,实施前后效果比较等情况来总结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效果,实施后效果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方式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管理水平,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020-02

品管圈(QCC)主要是指在同一个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近或科室相同的工作人员,为了共同的工作目的而自发组织的一个小团体,共同解决工作问题,提高工作业绩,提升管理意识[1-3]。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中,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效果显著,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2个护理单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个护理单元,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品管圈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组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6人,护士10人;教育程度: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8人,中专学历7人;年龄20~30岁8人,31~35岁7人,36~40岁3人,40岁以上2人。

对照组护理工作人员中主管护师6人,护师8人,护士8人;教育程度: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7人,中专学历9人;年龄20~30岁6人,31~35岁7人,36~40岁4人,40岁以上的5人。

两组护理人员职称、学历、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其中圈长1名,副圈长1名,护士长2名,圈员16名。根据护理的具体工作性质,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分为3个品管圈(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管理、护理效果和病危患者护理管理)。根据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质量标准,利用奖惩机制,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奖惩,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观察组在活动的前期,圈长对3个品管圈的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结果来制定相应管理策略,根据圈长制定实际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与实施,及时与圈长沟通交流,配合完成工作。3个品管圈要定期通过工作会议与全组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意见交流,共同探讨工作时出现的困难,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护理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效果[4-5],实施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进行对比,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以下)三个等级的评分进行比较,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 /n×100%。

对品管圈实施效果前后按时完成、目的达标、项目探讨、效果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效果比较分析,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模式在不断转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要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医、护水平。现代护理学正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护理人员不仅要完成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还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的安全,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6]。在实施品管圈活动时,护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务分配和管理调动,护理人员要充分具备判断能力及敏锐的思维能力。若护理工作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做好应对处理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护理质量主要在于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参与度,有利于护理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7-8]。品管圈通过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各项护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使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充分的了解,提高工作绩效。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相互协作,参与到管理过程中,使每一位成员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在品管圈中,圈长、副圈长根据具体的护理工作情况,制定规范的衡量标准,设立奖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圈员应多与护士长进行交流沟通,护士长配合圈长工作,根据圈长制定实际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与实施,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全组工作意见交流,探讨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品管圈活动的顺利进行与质量保障。同时,护士长应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支持圈内各项工作,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28-130,133.

[2]郭云霞,孙红霞.建立品管圈创新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109-2111.

[3]李青,刘琼.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新疆医学,2015,(7):980-981.

[4]王艳梅,王科.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22):323-324.

[5]谢文芬.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医学信息,2015(41):61-61.

[6]闵丽华,温贤秀,李蓉等.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4(04):69-72.

[7]王红梅,余玲,杜小花,等.产科优质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6):162-163.

[8]林莉珍,罗丹华,李立青.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7):171-173.

论文作者:史金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史金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