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措施分析论文_黄鹏

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措施分析论文_黄鹏

江西瑞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水分和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国家经济和群众生活都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视以及投资力度,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需要恢复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水土保持防治及治理是保障工程可靠、经济、高效的重要基础,只有水土保持工作做好了,才能有效发挥水利防洪工程的作用,保障工业、农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有序进行。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建设;水土保持;措施

1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属于水土流失问题相当严重的国家,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张和人口急速增长等问题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很多地区的江河湖泊都出现了上游水土严重流失的情况,上游的水土流失直接导致下游湖泊干涸或者断流,影响居民生活,制约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我国水土流失的类型主要包括风力侵蚀、水力侵蚀和风水共同侵蚀三种,虽然我国疆土面积广阔,但是人均可用耕地范围确并不理想,我国目前仍然属于农业大国,因此水土保持工作直接关系民生。中国的经济水平正以非常快的速度迎合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而经济和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是否能够可持续利用,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配置管理,投资建设等众多方面,水土流失问题直接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成果,使沟渠,水库和人工湖等水利工程设施发生淤积现象,影响水利工程的储水量和储水能力,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调节能力,无法发挥水利工程配置水资源的功能,影响水源的利用率。

2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危害

2.1破坏生态环境

水土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已经逐渐趋于减少,人类在注重经济利益的时候,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方法不对、加上过度的开垦与破坏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给大自然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威胁,所以经常会发生旱涝洪灾害,导致土地被冲毁,耕地被大面积的破坏与减少,加上水土流失致使土壤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丧失,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如氮、钾等大量减少,另外,还会引起大量泥沙下泄淤积堵塞,对水利工程造成极大破坏,上游洪量增大时,易发生洪灾。最后的结果就是土地资源匮乏,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土壤的恶化还会导致水利的阻塞使得航运受到阻碍,对交通十分不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生态功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2.2影响抗洪排涝

众所周知,在水利工程中,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防止洪涝灾害,一旦出现差错,就会发生水土流失的问题,最后就会致使水利的排洪能力受到威胁。由于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土与石头,然后这些东西全都堆积在一起,就会导致泥土淤积问题,加上人类对松散裸露土地过于严重的开挖,严重影响了水利的排洪能力。如果遇到一些天气不好的日子,比如暴雨天气,这时候的水流中会带来更多的泥沙,泥土淤积量会比平时多更多,最后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水利工程的下游,导致下游河床提高,过水面积缩小,严重影响水利排洪功能。

3水利工程项目中水土保持工作具体措施

3.1水土保持设计分区

基础工程:水利工程建设中最主要最重点的工作就是做好基础处理,只有基础工程满足相应的强度,才能使建筑发挥其功效,为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做出贡献。在进行基础开挖工程过程中,施工人员要认真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区域,防治区域的规划需要按照当地的地貌和水文条件,并且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具体实施,并且合理的安排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科学设置排水沟,减少其他工作中的治理问题,提高科学解决的方案。岸墙工程:水利工程中特有的墙岸工程,由于其特殊的建筑构造和所处的环境,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开挖和填筑等工程手段去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实际操作中,将草皮等绿色植被种植于靠水的一侧,即可以起到绿化建筑物的功效,也有效的防止了墙岸工程施工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现象。为了更好的避免水土流失,增加植被对土地的抓力,在岸墙周边区域种植草木。保护周边植被的生长,使其形成绿色保护带。堆渣场:考虑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根据大坝的类型选择土料的类型,并且要结合当地地貌进行料场的选址,综合所有工程建设因素来挑选合理的堆渣场位置。根据以往工程经验,需要设置截水沟或者采取堆砌沙包等措施达到拦沙效果。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竣工之后,需要对堆渣场进行绿化处理。具体包括修整土地外貌、施肥促进土壤肥等措施。建设施工地区:在建设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排水沟的建设工作中应该对水土保持中的水土流失问题展开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工程竣工之后,可以建议对空闲土地进行相应的绿化处理。这些措施应该是建设施工设计中的防止水土流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时道路建设工程: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期间所需要的道路工程,处理的方法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措施:第一,对建设竣工的公路两侧排水沟进行清淤处理,确保排水沟畅通,发挥其主要作用;第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在公路两侧补种适合当地气候的植被绿化,这样不仅解决了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有效的形成了绿色保护带,为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临时施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伴随着临时工程的出现,在项目竣工后,相应的临时建筑物也会被拆除。然而这些临时建筑物也会对当地的水土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为了解决相应问题,我们需要在临时建筑物所占区域种植一定面积的绿色植被,增加土壤的抗水土流失能力,大大减少了临时建筑物所造成的负面效果。

3.2加强水土保护意识

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具有相当高的水土保持意识,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质量保证措施和运行管理措施,不能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环境的平衡,将水土保持理念灌输到工程设计的各个专业当中,充分意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有效的防治手段。施工生产生活区布置应当集中,尽量减少对地表的破坏,水利工程建设完工后应当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整治,第一时间内拆除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建筑,对施工中产生的垃圾弃土等设置防护措施,杜绝表土迁移造成污染,对临时占用区域应当尽快恢复绿化,及时有效的杜绝人为对环境的伤害,确保土地的生产能力得到最大最快限度的恢复。

4水土保持的发展意义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切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都离不开水的供给,是一切生产生活的必要基础。水土保持应当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以小流域山,水,田,林综合治理,以县区为单位制定全面综合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退耕还林是改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是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步骤,必须创造条件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整体规划和综合治理的战略部署,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结语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这项重要基础设施。水利工程有灌溉农田、防洪抗旱、发电的功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土保持工作对水利工程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保障人们生活与发挥水利工程施工工作有效性的关键。因此,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做到结合实际情况,从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尹平艳.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应对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1):106.

[2]李薇.松溪供水工程水土保持设计探析[J].山西水利,2015(05):27-28.

论文作者:黄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水利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措施分析论文_黄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