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回顾与思考_高考论文

近2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回顾与思考_高考论文

二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回顾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二十年论文,命题论文,高考作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78年高考恢复统考以来,至今已20载。这20年我国变化最大,发展最快,高考作文命题自然而且必然地体现、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印迹。今天,我们回首2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变迁,探求高考作文的特点,进而来透视社会的变化,展望教育的进步,是很有意义的。

(一)

从1951年高校招生开始实行全国统考,到1965年共进行了15 次。 16次语文考试题中(1996年考题已出,因“文革”开始未考),命题作文26次,给材料作文1次;从文体上分记叙文19次,议论文8次。基本上运用传统的命题作文方式,内容上则多与当时的政治形势相联,甚至直接挂钩。1977年恢复高考,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命题,其形式与内容皆与文革前的高考作文相似。1978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和现代社会对当代青年语文能力的要求,1978年以来的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有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

从1978年到1989年的十余年里,高考作文命题努力求新务实,与文革前比较起来,有较大突破。这一阶段的作文命题有两个特点:一是命题与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不直接挂钩;二是打破命题作文的单一模式,给材料作文明显增多,还出现了“一材两题”的新题型,三是文体以议论文为主,考查面较窄,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1990年到199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明显加快,更加符合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其特点为:一、不脱离时事,又不与时事直接挂勾,试题着眼于中学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它们的交结点。命题者一方面努力回避直接涉及热门话题,以防猜题押题;一方面巧妙地与热门话题藕断丝连,联系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反映时代特点、折射社会生活,以检测学生的立场、观点、方法、道德、品质、情操以及思想感情等。二、发展并完善了给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了“一材三题”、“多材多题”的模式,文体限制减少,考生发挥余地增大。两题、多题并举,文体和表达方式多样,扩大了考查面,并且集信息化的内容、生活化的体裁、客观化的题型于一体,顺应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这种命题形式内涵丰富、测试全面、评分可信,因而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三、考查指标趋向综合化、多元化。作文命题注意对考生全面素质的考查,其中尤其注重考查并培养学生的思辩力、想象力和实际交际能力。

思辩力是正确认识事物、深入阐明事理的关键,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九十年代的高考作文题都或明或暗地隐藏着某种事理或哲理。如1990年的大作文要考生就玫瑰园里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发表看法,实际是要求考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那个小姑娘以偏概全、主次不分的错误。1993年的作文要求考生扩写完“梧桐树下”父子三人的对话,实际上要求考生通过对话阐明新旧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出新的事物、新老一代、新旧体制之间发展的必然规律。又如1995年对材料的选择等。这类试题都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强的思辩能力。

想象力是描写的前提,想象力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形象思维能力的强弱,它对记叙文的写作尤为重要。对想象力的考查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如1990年对两个小姑娘的动作、心理和肖像的描写;1991年对圆的想象物的描写;1992年要求选写“运动鞋”、“红雨衣”或“伞下的一对”的心理和当时的情景;1993年要求“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写出人物的神态”;1995年对话的描写;1997年对背同学上学的描写等。

培养学生实用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是语文教学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从国外作文的发展趋势看,作文命题十分注意与现代社会交际相适应。学生走上社会,无论是传播知识、学习经验、交流信息,还是从事社交活动,都离不开口语,离不开实用文。九十年代高考作文命题注意了这一方面,比如1991年要求考生写辩论稿参加辩论,1993年要求考生写一段介绍圆规的说明文,1996年给两幅漫画配说明性文字等等,都注重检测考生的口语能力和实用文写作能力。“广东卷”和“上海卷”在这点上做得尤为出色。

(二)

纵观这20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说年年有新意,届届有变化,但无论是文题的表层还是深层,又都存在着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稳定性与延续性,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指导思想。这种稳定与延续,是中学作文教学趋向明确的一个标志,也就是说,大家对作文命题应遵守的原则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即作文命题应力求做到:

一、“依纲据本”原则。“纲”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又称“考纲”),“本”指全国统编教材。1978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坚持“依纲据本”的原则,命题内容与形式不超出“大纲”和“考纲”的范围,不背离统编教材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看图作文、根据文字材料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改写、扩写等作文练习。”这20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不出以上作文方式。1990年以来,紧扣全国统编中学语文教材单元作文训练要求进行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如1991年的作文要求考生从“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中任选一题,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其中“近墨者黑”直接出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辩论这种形式,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也有专章论及。1992年、1993年、1995年、1997年的作文,都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合理想象,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训练,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写作训练“联想和想象”一节中就有。又如,1996年的作文要求考生对漫画予以评论,这与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紧密相联。1994年作文题《尝试》要求考生所写的内容,也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写作练习”第一题出现过。

坚持“依纲据本”的原则,可以较好的解决“两个有利”的矛盾,对引导中学师生贯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用好课本,扎扎实实有序地进行作文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可写性原则。为了使考生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为了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文风,命题者充分注意到命题内容要适应广大中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普遍的知识结构水平,力求切合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使其在考场上人人有事可叙,有理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以便于考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避免空话、套话、大话。命题者或直接取材于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如1988年的《习惯》,1989年的填报高考志愿,1991年的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1994年的《尝试》,1997年的背同学上学;或取材于中学生在校内外和报刊上都能看到读到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如1990年的玫瑰园的故事,1992年发生在候车亭边的故事,1993年的关于新树皮长出、老树皮脱落的现象,1996年的两幅漫画,1997年的社会调查材料等。对某些与中学生生活没有直接关联的内容,命题者也要从中学生的特殊视角或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的角度出发来设计题目。这20年高考作文,还没有出现脱离中学生实际,使考生无话可说的题目。可写性原则还体现在使考生自由选择的写作角度多。如1988年的《习惯》,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1991年可以任选一题;1992年作文题对最后谁来扫碎玻璃的可能性很多;1996年要求在两幅漫画中选一;1997年对所供材料的取舍也有选择余地。写作思维呈现为开放式,便于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要注意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的实际,培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风。”可写性原则与之是一致的。可写性原则的确立,使高考作文命题沿着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思维规律的正确方向发展。

三、开放与限制原则。高考作文试题的设计,有许多制约因素。过分的开放固然有利于考生的自由驰骋,但却降低了试题的防范性和评卷的控制性;过分的限制固然增加了防范的可靠性和评卷的可操作性,但无疑会给考生以较大的束缚而影响能力的发挥。高考作文题既要有限制、规定的一面,又要有灵活发挥的一面,即限而不死,封闭性(限制性)与发散性(开放性)和谐统一。这种统一主要体现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的限制了内容或中心话题,而表达方式自由;有的限制了表达方式、中心话题,而取材范围自由。正如有的专家所指出的:“提供材料,不太多;限制题目,不太死。”(鲍明炜语)“大多数高考作文题有限制性的一面,又有给考生以灵活发挥的一面。”(章熊语)以1995年作文题为例:虽然这年的作文题不象1988年的《习惯》、1994年的《尝试》那样放得开,但还是相当开放的。这首先表现在材料本身的丰富内涵上,其次表现在角度和论题的自由选择上。小作文虽有5条要求, 但对话的角色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确定,要求多而不死,何况还包含着提示的成份在里面。以另一角度看,开放又是有限度的。大、小作文的基本依据是《鸟的评说》,想象要合理,联系实际要恰当,表达方式、字数方面也有具体要求。超过这个范围之外的想象和议论,都被视为不规范。对写作和评卷来说,这些限制都是必要。可以说,1995年的作文试题给予考生的机会和限制是同样充分和有效的。

(三)

从命题形式上看,全国卷20次作文命题,大小作文按文体(有的题目兼顾几种体裁,分别统计)分为:议论文18次,记叙文10次,应用文2次,说明文3次,按题型分为:命题作文3次,选题作文2次,看图作文3次,给材料作文15次,缩写2次,改写1次,扩写4次,续写1次。 议论文和给材料作文反复出现,命题作文间隔出现。其特点是:

一、两题并举,大小作文兼顾不同的文体、语体。从1983年开始,给材料作文的题数从单一演变为一材多题、多材多题,大作文与小作文文体不同。小作文的出现打破了单一作文的模式,扩大了考查面,与大作文相辅相成。如1990年作文一材三题,由简到繁,先描述后议论,先片断后综合。1992年作文题记叙、议论各半,平分秋色。1993年、1996年题是先说明、后议论。小作文其内容丰富,其目标单一,易于公正、客观地评分,减少了评分中的主观随意性。小作文包括:1.应用文,如1987年写简讯。2.片断练习,包括肖像描写,如1990年对小姑娘外貌的描写;情景描写、场面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如1992年对众人的刻画,1995年写两只鸟的对话;说明文字,如1983年、1996年对漫画《挖井》、《截错了》的说明。3.填句练习,如1990年要求填入小姑娘表情动作的文字。

作文数量的增加,反映了对作文能力考查的综合性。从主要考查一种到多种,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考查常常融为一体,形成多元互补。提供材料,或写两题,或写三题,既可节省卷面文字,减轻考生心理压力,提高考试效率,还可检测多种文体的写作能力,并有利于作文评分的“标准化”,一举数得。可以说这是高考作文题的一大进步。

二、给材料作文备受青睐。在20次命题中,供材料作文多达17次,传统的命题作文只有3次。 命题作文的优点是能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它曾在历代选拔人才中起过重要作用。至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高校招生作文命题仍沿用这种方式。但命题作文也有其致命的弱点。从1978年以来,全国高考统考卷虽然只有3次命题作文, 每次之间又相隔了5年之久,但从阅卷反映的情况看,每次都有押中题目, 写作时背范文的现象出现,表现为一袋或几袋考卷作文内容基本相似。虽然只是个别地方,但也值得注意。这3 次命题作文虽然命题人费了很多脑筋在题目上设置条件,但押中题的现象依然发生了。如果连续几年出命题作文,有经验的学校押中题的可能更大。

相比之下,给材料作文由于取材的广泛性和条件设置的多样性,可以有效地消除押题现象,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而且给材料作文命题灵活,涵盖面广,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多项写作能力,评分标准也比较容易掌握和统一,主观误差相对较小。因此,供材料作文成了20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方式。八十年代初期侧重考给材料议论性作文,从1990年开始注重考给材料记叙性作文(即“情境型材料作文”,亦简称“情境作文”)。这两类作文交替出现,从多侧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基本类型有:

一、寄寓型。指凭借状物或者说故事以表达主旨作文。这类作文在高考中占的比例很大,有“画蛋”、“毁树容易种树难”“挖井”、“树木·森林·气候”、“游泳”、“玫瑰园的花和刺”、“梧桐树下”、“鸟的评说”、“截错了”、“对青少年的调查”等。其特点是题目为考生提供一个范围型的材料(文字、图画或图表),材料中包含了某种寓意,要求考生根据寓意去写作。所运用的材料是名言名句、寓言故事,漫画等,言简意赅,含蓄深刻,富有启发性,能够给人以启迪。这是一种寄托性的隐性命题,常常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物喻人,通过“这一类”联系“那一个”。写这类作文,考生不能停留或局限于材料表层意义上去理解题意,要进行透过表象的深层辩证思维,对照现实,联系实际,去理解它所寄托的本意,并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然后进行扩散性写作。如1990年的作文材料,玫瑰园的“花”暗喻“成绩”、“主流”、“胜利”、“光明”等,即事物的正面;“刺”则意指“缺点”、“支流”、“失败”、“黑暗”等,即事物的另一面。据此,可以认识到文题中蕴含着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认识和对待事物要全面,也就是要求考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那个小姑娘以偏概全、主次不分的错误。相反,如果不理解题目的寄寓性,仅就教育子女爱护花木发一通议论是没有抓住命题的实质的。同样,1993年的作文,捕捉不到寄寓于新老树皮交替这一自然现象中的社会意义,文章的立意肯定是肤浅的。

写作寄寓型作文必须在理解题目上下功夫。理解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解其本义,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其引申义,第三个层次是理解其象征义。如1996年作文题是对漫画进行评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画面的表面内容。两幅画都是反映医疗事故。如果就事论事,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就不够深刻,这是因为只看到了漫画的本义。若想挖掘漫画的深一层含义,就要延伸到它的引申义。思维一且发散开来,就能发现漫画不止揭露医生的渎职,它讽刺了社会上诸如扬短避长,助恶抑善、奖懒罚勤等现象,涉及的问题很广泛。有一位考生写道,看了漫画,他首先想到的是正常手指与畸形手指的不同,“漫画所反映的就是一种去善兴恶的不良现象。”这位考生由漫画的本义捕捉到了引申义,看问题有一定深度,思路是正确的。如果说引申义是由此及彼,即由漫画到社会方方面面组成的一种认识的话,那么象征义则是由漫画引入对时代,对社会,对大政方针的联系,这一个层次是由局部现象升华起来的比较抽象的认识。有个考生写道:“改革的道路是漫画长而曲折的,在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地把那些不适应发展的、落后的因素剔除掉,也就是要把多余的畸形的六指截掉。给六指做手术,保留好的,截掉畸形的,正是改革的目的和任务。而其评判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应当说,这位考生对题意的把握是相当准确的,认识问题的深度又进了一层。

寄寓型作文有一定难度,难就难在它的寓意的隐性。考生如果只凭借猜题、押题,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没有一定的学识和认识水平,作文就只能在浮泛的现象上兜圈子。寄寓型作文由于审题立意方面的制约因素,难度的提高,考查的全面,更能够区分考生的不同等次,减少了直向型作文由于审题立意方面缺少必要的区分度而带来的不足。因此,寄寓型作文更有利于选拔人才。这是高考作文之所以频频采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评论型。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为考生摆出某种情况,而材料本身对这种情况的态度已经明确,在此前提下要考生对此评论。写这类作文,考生无需对材料的寓意或文章的立意做过多的阐释和思考,应集中精力寻找突破口,在联系实际时选准角度,触及本质,评论到点子上。如1985年作文题要求就化工厂不愿搬迁的三条理由写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1987年试题要求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发表看法,即属此类。

三、讨论型。题目就某一问题提供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看法,这不同的看法往往不是A对B错,而是都有合理成分,又都存在着某些不足,要求考生就此发表意见。写这类作文时,考生既要指出其合理的地方,又要指出其不足或欠缺,最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如1984年考题摆出教师和学生对作文教学的两种不同的看法,1989年的“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的讨论,即属此类。

(四)

从命题内容上看,20年高考作文涉及到了十分广泛的领域,体现了思维结构、价值取向从单一、一元到丰富、多元的变迁。这20届作文题按思想内容可分为:哲理10次,做人6次,做学问3次,人际关系2次, 人同自然的关系1次,治国1次。从命题内容可以看出,命题者着意于拓宽考生作文构思空间,讲求作文内容厚实,观点正确、深刻,注重考测学生对小我的自省力和对社会的洞察力。简言之,即注重时代性和哲理性。具体地说:

一、时代性。1978年以来的高考作文与文革前高考作文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作文命题不直接与政治热点挂钩。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更不意味着可以回避时代。恰恰相反,作文题仍旧有着时代感和现实性,根据中学生写作的自身特点,引导他们注意现实,关心社会,通过作文全面地对考生的思想修养、知识深度、智力发展、表达能力作出合理的测试,从而把红专兼备的人才选拔出来。未来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高考作文一般针对两个“实际”命题:一是社会生活实际,一是学生生活实际。二者不能截然分开,都是时代生活的组成部分。如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涉及青年人的忧乐观和人生观问题;1985年给《光明日报》写信涉及到世界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以自然现象喻社会现象,反映的是如何改造社会的问题;1989年通过填报志愿涉及到如何对待前途、理想和事业;1992年涉及的是社会公德问题;1993年“新老树皮”的话题涉及到新老交替、新旧体制的交替;1995年的“鸟的评说”涉及到评价事物的二重标准;1996年的漫画涉及到社会发展中保留与抛弃的问题。这一系列题目折射了时代的变化与进步。如1990年的试题,材料表面上谈的是“花”与“刺”,如果考生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就会由花刺关系联想起变幻的社会生活,考虑到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能主观片面以偏概全,更不能静止地看问题,应一分为二,具有辩证观点,就会敏锐地从花刺关系的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上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主流与支流、光明与黑暗、成绩与失败等。1997年作文题的年度社会背景是:北京大学成立“修身社”、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引起轰动、徐虎等大批英模涌现、《光明日报》开辟专栏纵谈助人为乐……考生若能抓住这一特征,其作文必然能上一个等次。

二、哲理性。1978年以来的高考作文题大多寓含着一定的哲理,考生对题目需要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分析,才能发幽探微,确定题旨。20年高考作文题目大体涉及到如下哲学内容:1980年“画蛋”:基础和提高、简单与复杂;1981年“毁树容易种树难”:破与立、成与毁;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与后、忧与乐、 取与舍;1983年“挖井”:成功与失败;1984年:“中学生与老师的不同看法”: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条件与结果、量变与质变、全局与局部;1987年“游泳”:理论指导实践;1990年“玫瑰的花与刺”:对立统一、全面看问题;1991年“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1993年“新老树皮”:新与旧、破与立;1994年“尝试”:实践出真知;1995年“鸟的评说”:全面、辩证地看问题;1997年“社会调查”:个体与群体……哲理往往是文章立意的关键,是制约文章水平高下的重要因素。比如1988年的《习惯》,表面上是单因素题,如果运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理,立意就高了。1995年“鸟的寓言”,应抓住鸟类互相鄙视的怪圈,所以相互揭短,在于它们没能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还应该进一步挖掘为什么不能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呢?是因为思维方式片面,看不到客观事物的多面性,在对人和对己评价上存在“下意识”二重标准的障碍。所以,应当换一种眼光看世界,不以偏概全,也不以主观否定客观。这篇文章的哲理性就出来了。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相当多的课文,如《劝学》、《拿来主义》、《游褒禅山》等,都渗透了辩证思维的色彩。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往往可以使学生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更深遽的层次,对客观事物做出规律性的思考与认识,从而使其理性潜能和感性潜能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中国语文教学中的“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优良传统,使中学作文教学与哲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学生按照辩证法观察分析事物,表情达意,寓政治思想于作文,这是中学作文教学十分重要的任务。高考作文与哲学的密切联系对促进中学作文教改,培养学生哲学思考力,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导向。

(五)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应注意:

一、采用梳辫子的方法,将统编高中材料中所有的“单元写作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把各册所有的写作训练内容和题目都作归类整理,然后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的思想内容和题型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力求做到稳扎稳打,点点落实,节节过关,不留知识漏洞。

二、作文命题要注意与学生实际接轨,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教师要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从中受到启发设计作文训练题。要举办哲学讲座和指导课外阅读通俗哲学读物,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还应选取蕴含深刻哲理的鲜活材料,要求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审题立意,理解其中的深刻意蕴,写出富有辩证思想的文章。尽可能使文章具有品评历史,剖析现实,展示未来的气魄和成人感。

三、各种文体、各种语体、各种表达方式要全面训练,不可偏废。要让学生巩固强项,突破弱项。对上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型,在训练中均应让学生接触,还须留心近年各级各类考试中出现的新题型。

四、举行班级演讲会或辩论会,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分析说理能力。可选择诸如“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未必成”一类的论题,让学生论争,而后写成辩论稿或演讲稿,把口头作文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以取得相得益彰之效。

标签:;  ;  ;  ;  ;  ;  ;  

近2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回顾与思考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