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普外护理中96例分析论文_薛小兰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人民医院 730299

摘要目的:了解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普外护理96例的用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中96例常需要做常规手术后的病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8例,试验组采取人性化普外护理(两种护理方法的结合),对照组选择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后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评分,住院时间用统计工具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6.14%,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6.14%,对比两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住院时间短,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普外护理应用于临床病人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 普外护理;效果;满意度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患者对自己手术后的护理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1]。在患者被主治医生实施普通临床外科手术时,他们常会因环境的陌生和各种检查导致了患者本身的不安全感和消极的情绪[2]。普外护理是病人及其家属都很关心的,它关系到病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还与治疗费用相挂钩,由此可见普外护理是当下医学科研人员的重要研究任务[3]。为了让患者消除这些消极的情绪,较大的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从而使护理事业能够更完善地发展,人性化护理成为了患者所更需求的[4]。用患者更需要的人性化护理模式来替代老旧的常规护理方式,从而使普外科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这里研究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们医院需要普外护理的病人96例,具体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则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普外科手术的病人。所有术后患者都需要普外护理,并且实验是在患者和患者的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完成的。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8例,试验组48例。对照组病人的年龄平均为(51.7±5.3)岁,平均生病天数为5天到15天;试验组病人的年龄平均为(51.1±5.6)岁,平均生病天数为4天到15天;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普外护理。

试验组:对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病护环境护理

患者的病情与心情会因为患者的就医环境如何而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医院要为患者提供卫生、安静的就医环境。病房里的环境应十分整洁,温湿度调节成患者所适应的程度,保持经常性的通风换气、定期进行消毒,令患者感到非常的舒适。在进行手术时使仪器保持静音,轻拿、轻取、轻放医用器械,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睡眠环境。手术完后,在患者醒来时,在病房中播放一些轻音乐,使环境更加舒适。

1.2.2人性化心理开导护理

患者一般都会有不安全感和焦虑等消极心理,对患者实施积极的并且带有正能量的心理开导,目的是为了让患者的种种消极心理得到削减或削除。医护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与不同需求,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打开患者的心结,使其内心的种种消极情绪及时得到缓解,并对其心态进行调整,让患者带有希望的在舒适的病房里生活。护理人员要怀着真诚关怀的心去呵护患者,亲切热情的与其沟通,使其感到家人般的关怀与温暖,从而将消极情绪予以消除。将患者所患疾病的性质、治疗方法和治疗成功典例等相关内容通俗易懂地向其讲解清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从而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帮助其早日康复。

1.2.3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具备良好形象的护理人员是人性化护理的首要条件,良好的护理人员形象可以使患者的心情开朗,从而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治疗。这要求护理人员在谈吐、举止、言语等方面要加强自我修养,要做到关怀患者,体贴患者,照顾患者,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让患者把医护人员放入朋友这一角色。护理人员应积极听取患者的意见并对护理方法进行不断改进,针对不同的患者要做到适宜不同患者的不同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真正为其提供高质量的人性化护理服务,进而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与满意度得到提高[5]。

1.3评价疗效标准

病人满意程度、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概率。让病人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进行打分,总分是100分,80分以上是满意,分值≥60分为比较满意,分值小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统计工具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围术期护理服务对外科手术疗效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之前临床护理根据工作经验和患者实际状况对其提供常规护理[6]。有学者提出,由于普外科手术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因不了解病情、过度担心疗效、不信任医护人员等因素,产生相应消极情绪而影响其治疗的配合和积极性,对其手术效果也将造成一定影响[7-8]。只有适当的护理才能够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他的寿命[9]。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了解到,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该组患者对护理的感受满意度较低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偏高。人性化普外护理是无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得出的新型护理理念,近年来它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选择人性化普外护理对病人进行护理是十分有研究价值的。经实验结果表明,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心情愉悦,让患者更加愿意配合治疗,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率,经研究表明试验组经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该组普外科手术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该组患者所得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试验组。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的治疗费用,而且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深度钻研。

参考文献:

[1]徐磊.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6(24):275.

[2]杨桂华.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 (下旬版),2015,8(2):246.

[3]周比舞.舒适护理在普外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31(11):1815-1816.

[4]王玉红.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4,4(13):26-28.

[5]吴晓娟,王玉英.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221-222.

[6]刘红梅,姜南,车晓杰.人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29(2):145-147.

[7]朱艳.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3(21):2532-2534.

[8]李冬梅.人性化护理在普外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114-115.

[9]曹琼芳.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04(09):952-953.

论文作者:薛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护理运用于普外护理中96例分析论文_薛小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