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污染风险评价的耕地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布局研究论文_吴镜明

基于污染风险评价的耕地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布局研究论文_吴镜明

肇庆多源地理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肇庆 526040

摘要:在征用耕地的过程中,一般都要对耕地表土进行剥离再利用,这种剥离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这属于征地管理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土壤保护的具体措施。通过表土剥离再利用可以使表层土壤还原为农业用地,这样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物质能量的循环再生。本文阐释了耕地表土剥离的概念,并且对基于污染风险评价的耕地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布局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耕地表土剥离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污染风险;耕地;表土剥离;布局研究

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就是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研究。面对日益严峻的耕地保护形势,在征用耕地的过程中如果经常会因为举措不当造成对耕地的破坏。毁坏宝贵的耕地层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违背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国家的很多文件和工作会议中都提到了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为了确保耕地资源的合理化使用,在建设用地和开采用地的过程中,对适宜跟踪的土地要进行剥离再利用,在剥离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污染风险评价。使得耕地资源能够合理、安全、高效的被运用。

一、表土剥离概念

表土指的是地球经过长时间的风雨积累在地表形成的肥力较强的土壤。这种土壤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并且一般只能够用来耕种,进行农业发展【1】。因此它也被称为“耕作层”。这种耕地层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破坏将永远无法挽回。表土剥离指的是在建设用地或者开采用地的时候,对于能够用来耕种的土地要进行剥离,进行土壤改造以发展农业,在改良土壤的过程中要进行污染风险评价以确保粮食耕作用地的需求及粮食安全。

二、土地污染风险评价

由于很多因素导致一些耕地和农田遭受大面积污染,比如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土壤肥力减弱。单位和企业在农田和耕作区域胡乱堆放施工垃圾,排放工业污水对土地造成污染。同时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大量农耕土地闲置荒芜。生活性污染以及工业污染都对土地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在进行土地剥离再利用的时候首先就要对土地的状况进行污染风险评价,对适合剥离的耕地进行再利用,对污染严重的土地进行改良。

三、耕地表土剥离存在的问题

(一)对资源保护不够到位

农业耕地一旦被其他建设用地或开采用地占领,这些征用就要支付相应的补偿。然而政府部门对于占用耕地的补偿标准考虑的相对要少。对于耕地的生产价值和区位进行补偿,这是政府部门所考虑的补偿因素。然而这种考虑是欠缺的,同时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农业耕地有着潜在的价值,这是非常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政府应该想方设法进行保护,对于征地的补偿标准相应也要提高。耕地的潜在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不仅仅影响着粮食产量,同时也推动着民生大计的发展。

(二)法律法规不够全面和完善

对于占领农业用地的单位和企业,县级政府职能部门便可以要求相关企业和单位将所占用土地还原为农业耕作用地。但是《土地管理法》里对此规定并没有做强制性要求,政府部分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层层阻碍,影响了农业耕地的还原再生【3】。

(三)规划内容不够健全

表土剥离再利用涉及很多内容,这些内容互相关联,环环相扣。因为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另外加之工程量巨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所以必须对表土剥离区进行划定、对于施工方案进行选择,对于工期进行预算,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高效分配人力物力。只有这样,才能对耕作用地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表土剥离技术落后,剥离标准难以规范

表土剥离的技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对于庞大复杂的表土剥离过程缺乏技术支持。没有合理化的技术标准将会导致表土剥离的混乱,阻碍发展农耕用地的进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基于污染风险评价的耕地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布局研究

基于污染风险评价的耕地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布局研究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首先对土地进行污染风险评价

由于天灾以及人为原因可能导致土地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人类活动的进程造成了土壤的退化。工业和生活的污染地土地造成伤害。在进行耕地表土剥离时要针对性的进行利用。首先对土地进行污染风险评价,适宜剥离的优质土壤必须加以保护利用【4】。对污染严重的土地进行改造处理或者土壤改良,综合分析土地的受污染程度,合理剥离和利用表土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二)提高民众保护土地的意识

媒体传播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为了加强民众对保护农耕土地的意识可以选择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宣传保护农耕土地的重要性。宣传的同时还要加快基础农田建设水平。对于报破坏耕作层的违法行为,提倡民众进行监督并且实行奖惩制度,严厉打击破坏农耕用地的违法行为,对举报违法活动的人员进行奖励,切实保护农耕用地建设。禁止任何法律法规除外的企业和单位私自占领农耕用地,对于污染农耕土地的相关单位进行处罚并追究责任。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城市的发展速度,避免城市的过度发展对农业用地造成不利影响。

(三)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占用耕地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明确责任。对于占用优质农田的单位必须缴纳更多资金。对于征用单位所占耕地符合剥离条件的都必须进行剥离再利用,对于符合剥离再利用的土地都要进行开发利用而不仅仅局限于耕地。对于违法违规占用基本耕地和农田的必须严厉惩处,决不姑息。如果相关企业和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表土剥离,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对其进行整改处理。对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要追究相关刑事责任。总之,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相关单位的活动,制约相关企业的行为。

(四)表土剥离程序标准化、技术规范化

目前,我国的表土剥离和再利用没有一个标准的规范程序,相关单位无法遵循规范要求。另外表土剥离再利用还缺乏相应的技术保障。制定相关程序和技术标准已经迫在眉睫。由于目前的技术标准和剥离程序没有一定的普适性,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和耕地表土剥离的再利用,必须对相应程序进行规范。对此国外已经有了很成熟的做法可以共我们借鉴。在具体的流程上,要明确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和技术规范。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十分充分,而后面的剥离,存贮和再利用必须依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合理运用和进行。在经济方面,建立健全相关资金制度,国家投资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对表土剥离和再利用所需费用进行合理预算【5】。在技术手段上,要提高技术标准,规范技术操作,开发新型技术提高表土剥离的利用率。

五、结束语

由于我国呈现人多地少的局面,所以必须实现农耕用地的可持续发展。表土剥离再利用是实现农耕用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国家投入了很多精力和资金用于土地的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实现农耕用地的需求,确保农耕用地粮食产量。但是由于技术缺失、资源保护的不当、法律法规的不够健全导致表土剥离再利用的进程十分缓慢。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农耕水平的高低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发展水平。因此国家应该花费更多时间投入到农耕土地的回收利用上,切实做好土地的表土剥离再利用工作。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刘新秋,冯喆,左宏亮.征地中的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1,02:63-67.

[2]王帮胜.浅谈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低碳世界,2016,09:93-94.

[3]李胜涛,蔡五田,张敏,刘雪松,张超宇.我国土壤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水专学报,2010,02:120-123.

[4]刘新卫.国内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研究与实践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6,02:172-176.

[5]张涛,刘鹏.对耕作层土壤剥离的思考[J].资源导刊,2015,06:20.

论文作者:吴镜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基于污染风险评价的耕地表土剥离与再利用布局研究论文_吴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