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马溪蓉,黄华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层级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本次研究中的86例产科病房患者均选自我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基础管理,观察组予以层级管理,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工作效率、护理操作、配合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管理中中采用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管理质量。

【关键词】层级管理;产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228-02

医院主要科室之一为产科,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需要为产妇提供安静的病房环境,同时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将满足患者的相关护理需求,将护理风险降低,可提升整体护理水平[1]。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层级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内容作如下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本次研究中的86例产科病房患者均,年龄跨度22~37岁,(30.3±1.0)岁为平均年龄,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数据并无显著差异。我科共有护士34人,其中n4 3人,n3 11人,n2 10人,n1 8人,n0 2人。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基础管理,采用流水线式分工护理模式,分为白班护理人员、责任护理人员、主班护理人员和副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多对一护理,护理内容为感染产妇和非感染产妇分别治疗,制定产前、产后护理计划,讲解计划生育相关内容,指导产后选择节育措施,产后观察产后出血、恶露性质情况,确保产妇的休息。

观察组予以层级管理,大致内容分为:

1.2.1分层标准。依据护理人员自身学历、工作时间以及职称进行划分,分为n0级护理人员、n1级护理人员、n2级护理人员、n3级护理人员和n4级护理人员。n0晋升n1为工作1~5年护理人员,或者工作1~3年护师;n1晋升n2为聘任护理人员后工作时间大于5年,或者聘任护师后工作时间大于3年。n2晋升n3为聘任主观护师后工作时间大于3年,或者聘任专科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大于5年。n3晋升n4为聘任副主任护师后工作时间大于2年。

1.2.2划分职责。n0级护理人员熟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技能,并正确评估护理程序,对护理问题进行及时判断。而后落实护理人员自身职责,确保分级护理工作的实施。n1级护理人员了解专业知识、操作技术等,熟知国内专业护理发展情况。n2级护理人员在护士长和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临床护理,采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依据分级护理要求予以患者全程连续护理服务,并且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n3级护理人员对重症患者护理和护理会诊进行负责,可对重病患者进行抢救,并且可讨论疑难病例,承担会理会诊内容,可了解新技术,且讲课能力良好,可进行教学任务,同时了解中医护理理论,采用护理程度制定护理计划。帮助护士长制定病房护理计划,可参与到病房管理工作中。n4级护理人员能够组织危重患者进行专科会诊,并予以护理查房,可以独立且正确评估专业疑难以及复杂的护理问题,可依据护理专业知识完善技术内涵,从而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讲课能力良好,可帮助护理部进行晋级业务考核以及培训,制定疑难病症护理计划,对于护理缺陷问题可提出原因并予以整改。

1.2.3层级管理。n0级护理人员在上级护理人员以及护士长指导下能够完成临床护理,正确书写护理记录,并了解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认真完成各项护理工作。n1级护理人员通过上级护理人员指导,可执行科室常见护理操作,并了解岗位职责,正确完成护理工作。同时可依据责任制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和患者交流良好。n2级护理人员在上级护理人员指导下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且实行,评估患者健康情况,正确书写患者病历,带领下级护理人员完成护理技术以及业务。同时可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提出预防方法。n3级护理人员可在上级护理人员指导指导下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带领下级护理人员熟练常用护理技能,实践新护理技术,并参与病房管理。n4级护理人员能够指导下级护理人员采用护理程序,制定护理常规并实施,同时具备教学能力,可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指导病房质量改进。

1.3 评估指标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管理质量,即工作效率、护理操作以及配合程度,分数和评估指标呈现正相关性。

1.4 统计学数据

文中护理质量评分经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算后以计量资料呈现,t值为检验指标,两组数据通过对比以P<0.05为差异,说明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工作效率、护理操作以及配合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通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由表1可知。

3.讨论

层级管理为医疗服务改革产物,以资历、能力以及经验角度出发,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不同层次,而后制定护理规划内容,确定护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职责以及范围,使得护理更加精细化以及全面化。临床研究证实,和基础护理模式相比较而言,层级管理主要优势如下:(1)可加强护理人员自身责任感,将工作积极性进行激发,对护理人员功能作用进行充分发挥;(2)高层级护理人员具有带头作用,能够帮助指导低层级护理人员。产科病房中护理管理工作主要是介绍分娩相关知识、提升疾病认知,并增强饮食以及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诊断以及检查。可有序开展护理工作,确定管理目的,进而将护理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永鑫.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383-384.

[2]葛军.产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层级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母婴世界,2015(14):362-363.

论文作者:马溪蓉,黄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层级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马溪蓉,黄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