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加坡产业持续扩张的因素分析及启示论文

促进新加坡产业持续扩张的因素分析及启示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 陈才建

摘 要: 新加坡的产业2017年起持续扩张,迅速从2015年的萎靡不振中恢复元气,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与新加坡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有关之外,还与其背后准确地把控产业政策,成功地实施产业转型、“全商务”产业链、很强的技术和商务创新能力以及优质的产业园区服务是分不开的。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准确定位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关键词: 新加坡 产业 扩张 因素 启示

作为新加坡经济主要组成的产业曾经在2015年面临严峻挑战,据统计,2015年4月份新加坡的产业产值同比下降8.7%,是2013年2月以来最低的月份。新加坡的生物医药业和电子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尤其以制药业为最为严重,其产值下降了38.0%,从此,新加坡的产业走向衰退。

然而,仅仅是过去一年多,在2017年12月26日,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于公布了有关数据,称新加坡的产业产值在电子产业的带动下连续16个月上涨,其中,11月份的产值同比增长了5.3%,而10月份的产值则增加了14.5%。如果除去生物制药业,11月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3.9%。尤其是以电子工业增速最大,达27.6%的同比增长,电脑周边产品、半导体消费者电子品和资讯领域增幅最大。

此外,2018年1月3日,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SIPMM)发布数据表明,新加坡10月份的采购经理指数受非电子类产业行业的带动提高到52.6,这表明新加坡产业经济已连续14个月扩张。

面对新加坡产业如此迅速扭转萎缩局面而走向持续扩张,我们就有必要对新加坡的产业进行一番探讨。

1 新加坡产业现状

1.1 新加坡宏观经济现状

新加坡经济自2013年以来,GDP增速一直下降,从5.0%下降到2015年的1.9%,2016年稍微有所提升,达2.0%(如表1所示)。其他指标还好,如2%左右的低失业率,呈现正值的CPI,没有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压力,PMI在增长,无内债和外债的担忧,也没有不可控的系统风险,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许多政策和方法都还没有使用。

从企业层面看,他们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趋势持谨慎态度,普通老百姓的消费也趋于保守。新加坡的宏观经济总体上来说是出于稳健的增长。2018年1月2日,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公布了相关数据,2017年其GDP同比增长3.1%,超过了以前的预计。

表1 近期新加坡主要经济指标

1.2 新加坡产业构成

根据新加坡贸工部数据显示,新加坡2015年产业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4020亿新元的20%。新加坡产业主要包括:电子工业、石化工业、精密工程业、生物医药业、海事工程业。其中,电子工业、生物医药业、石化工业在产业中占比较高,分别占2015年产业总产值的26.7%、19.9%和14.8%。

新加坡2015年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有两家企业榜上有名,其中一家就是排名第453的全球著名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供应商伟创力集团,其总部设在新加坡,业务包括通信工程、手机电路板设计、物流和汽车配件制造等。

2 新加坡主要产业分析

2.1 石化工业

虽然新加坡自然资源短缺,但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世界航运的交通枢纽,这既方便了它利用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石油资源和原材料来发展自己的石化工业,也方便了它建设规模庞大的炼油基地,以便炼好的成品油运送到世界各地。其主要的石化基地位于裕廊工业区,该基地拥有完善的物流服务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基础设施。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使裕廊镇管理局更具市场化的运营,以对市场及经济发展趋势快速反应,目前该局更名为JTC集团,以便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吸引和留住全球的各方面人才等方面更加灵活。

许多世界著名的石化公司前往新加坡投资,如美国的埃克森美孚、日本的三井化学和住友化学公司、荷兰的壳牌、法国的雪佛龙—德士古石油公司以及中国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目前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炼油中心。

新加坡的化学工业总产值在2013年达到971.1亿新元,占产业总产值的33.4%;就业人数2.49万人,占产业就业人数的6%;增加值为39.8亿新元,占产业增加值的6.9%。生产石化、石油产品以及一些特殊化学品。

新加坡虽然滴油不产,却是亚洲石油定价中心,原因就在于新加坡是唯一具备金融中心与炼油中心双中心的亚洲城市。连伊朗这个世界产油大国的成品油都从新加坡进口。新加坡拥有三个世界最大炼油厂之一的厂子,其年炼油量可达1亿吨。该基地的乙烯年产量可达到中国的1/3,而氯丁橡胶产量却比中国还多,中国还需要从新加坡进口氯丁橡胶。

2.2 电子工业

电子工业是新加坡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新加坡是世界第二大半导体生产中心,仅次于中国台湾的新竹,其知名企业新加坡特许半导体是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公司,其著名的企业伟创力是世界五百强。

苏州绿地中央广场1#地块项目为高层住宅项目,项目用地面积37259.20m2,建筑面积119000m2。项目于2013年3月立项、2016年10月竣工。项目设计时,充分采用了适用于住宅建筑的绿色生态和建筑节能技术,采用绿色建筑系列软件进行项目室内外风、光、热环境的模拟计算,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方面进行调整,达到了绿色建筑二星级指标要求。

2.3 生物医药业

新加坡是亚洲的生物医药中心,生物医药是新加坡需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总产值236.8亿新元,占产业总产值的8.2%;就业人数1.67万人,占产业就业人数的4%;增加值117.9亿新元,占产业增加值的20.5%。全球医药巨头、世界顶级的前十制药公司均有在新加坡建立投资数亿美元的大型工厂。新加坡的生物医药工业园主要有大士生物医药园和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

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一位叫张蹇的人手持旌节率队出了长安西城门。见惯了冠盖云集的喧闹长安城,也许并没太注意到这队人马,更没料到享誉世界的丝绸之路将从这队人马的脚下开始,以丝绸搭桥直抵罗马。

2.4 交通运输设备业

2013年新加坡交通运输设备业生产总值321.7亿新元,占产业总值的11.1%;就业人数11.14万人,占产业就业人数的26.8%;增加值97.7亿新元,占产业增加值的16.9%。

新加坡岸外海事工程的主要供应商和建造商是吉宝集团(Keppel Group)和胜科海事(Sembcorp Marine)。新加坡还占据了全球钻井平台行业7成市场份额,与钻油船占世界主导地位的韩国共同站在了海上钻油业设备的产的前列。

以上四个新加坡的主要产业的占比,如表2所示。

新加坡还是世界上航空发动机的先进制造基地,空客A380和波音B787所使用的RD900和RD1000航空发动机也在新加坡制造,年产量达250台。

新加坡著名企业新科宇航公司就是生产航空发动机机身、叶片、起落架等部件,而且还是世界最大的飞机维修公司,并在中国的上海设立了分厂,使中国大飞机的维修实现本国化。

第一,继续增加对科研投入。我国科研的投入对GDP的占比虽然逐年增加,但力度还不够,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需要继续增加,不仅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投入,同时也要注意向企业特别是有项目需求并且有科研基础和能力的企业倾斜,而且国企、私人企业也要同等对待。

3 新加坡产业迅速恢复增长的政策因素

新加坡的产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扭转其萎缩的状态,实现连续十几个月的扩张,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益于上文所述其良好的产业基础外,更得益于新加坡及时的产业政策导向。

各个企业每一项制度的实施无不存在着风险,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现象,应当考虑周全。企业在实施制度的时候,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其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从而制定出相应地正确地解决对策,为企业获得更大利益。其次,企业应当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应收账款的完整体系,如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应收账款的责任制度、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来有效防止不良应收账款现象的发生,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利益。最后,应当组织专业的力量来规避风险,对已完成的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实时督促应收账款的动向,从而保障应收账款能够按期归还,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3.1 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

新加坡政府对世界的经济趋势把握较为准确,每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新加坡政府都非常有紧迫感,都能积极地应对,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制定新的发展政策,实现经济顺利地转型。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发展方向起着很大的引导作用。

新加坡灵活运用各种经济措施如税收、财政、金融、提高工资成本等杠杆来调节产业发展的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些经济措施的成功运用的关键是能正确地把握其经济脉搏。

如在 新加坡要发展本国工业的时候,采取了 制定进口配额的政策来保护本国企业;在 需要鼓励本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时候,就经济制定了帮助企业出口的政策,如所得税减免政策、取消出口配额的政策等;在 促进企业向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时候,就 出台了企业技术培训基金的政策,要求企业按其工人最低工资的1%上缴到基金,政府运用这笔基金支持企业对员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培训费用,以使企业使用掌握高技术的人才,从而促使整个企业迅速转型或升级。

此外,由于新加坡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劳动力的缺乏,其在世界产业上的成本已经没有优势,也必须探讨商业模式的转型,如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以及物联网的应用,进行产业升级。新加坡政府意识的这点,也在努力使产业往创新方向发展,使新加坡的产业以最少的人力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表2 2013年新加坡主要行业对产业总值的占比

如2017年12月15日,美国电子巨头惠普公司于2018年推出金属3D打印机和经济型全彩3D打印机,并正式启动了总投资高达7400万美元的首座亚太—日本地区先进制造中心,该中心就位于新加坡国家增材制造创新群园区中的。同时,新加坡政府业利用各种资金对企业的转型或升级予以支持,如2016年制定的“研究、创新和企业(RIE)2020计划”,就是把先进产业作为新加坡的重点发展领域,为此,新加坡将投入总额为32亿新元以实施该计划。

3.2 总部基地的建立

新加坡的经济平均增速曾经在70年代超过10%,主要贡献者来自欧美和日本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但是,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等高附加值的部门却在其母国,新加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只是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经济发展没有强有力的后劲。

因此,新加坡政府提出“全商务”产业链的概念,意在不仅使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留在新加坡,其上游的产品设计和研发以及其下游的产品销售均搬迁到新加坡,使其包括总部在内的整个产业链均在新加坡运营,使在新加坡的产生的利润几何级增加,从而使新加坡的产业由“制造基地”向“总部基地”转型。

2013年电子工业的总产值是808.6亿新元,占产业总产值的27.8%;就业人数7.64万人,占产业就业人数的18.4%;增加值174.7亿新元,占产业增加值的30.3%。主要产品有:计算机外部设备、半导体、数据存储设备、电信及消费电子产品等,硬盘的产量曾为世界1/3。

为此,新加坡出台了商业总部计划,对在新加坡注册的跨国公司和企业或将其总部搬迁到新加坡的公司进行奖励,并提供商业、技术和专业化的服务,帮助它们在新加坡开展业务,同时,利用它们跨国公司的身份从新加坡为基地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此计划确实吸引了许多欧美特别是日本企业到新加坡发展,如著名的佳能、富士、夏普、美能达等日本公司在新加坡设立运营总部,涵盖的行业包括了工业电子设备、集成电路制造、计算机、和特殊化学产品等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使新加坡的产业实现了一次顺利转型。

3.3 技术创新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至今已有52年,经历了几次成功的经济转型,平均每10年一次,在每次转型中,知识和技术都作为主要因素起到了驱动的作用,如从劳动密集型到技能密集型再到资本密集型的经济,直到90年代的技术密集型经济、知识密集型和现在的“智慧国”型经济。

2)对A平台粗过滤器反洗排海阀进行开关测试,发现执行机构开关正常,但是粗过滤器压力基本无变化,怀疑排海阀执行机构与阀门之间的键槽脱开,退出粗过滤器后对阀门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恢复粗过滤器系统。对粗过滤器出口水质进行V30化验分析。化验数据基本无变化(表5),排除此阀门对注水水质影响。

第二次测试:用户在8901下面进行激活,同时激活在 SGSN1上,由 8901->8902进行 TAU测试,用户业务中断,看到的现象为:在源MME向目标MME发送relocation req后,等待10s,没有收到response消息,之后又重新发起hand over流程,与此同时SGSN上有对应SGSN1和SGN5之间的gtpc断链告警。

翻转课堂是将学生掌握知识的作业过程转变为课堂交流学习成果、从事科学实验、项目协作探究、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翻转课堂模式强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本身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课程为例,介绍如何将启发式翻转课堂引入教学过程中。

无一不是科学知识和技术作为强大的推动力而实现经济的转型。在知识密集型阶段,新加坡的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额等经济发展指标以及国家综合竞争力以及国家创新能力都使新加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表明, 新加坡发明创造的领域还是比较集中在几个领域的,而且发明人也是集中在一些个大型企业。这说明了这些一次次的技术发明创造支撑了经济的成功转型,对企业和政府的决策者们的要求都很高,需要对经济的运行趋势有很强的掌控能力和判断能力。

特别是政府作为技术创新的推动者是不可缺少的角色。比如,在转型到技术密集型时期,新加坡政府为此投入了60亿新元来执行新加坡科技发展规划,以建设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因此,政府的政策和投入不可或缺。

首先,新加坡在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把控前沿科学技术领域方面有着较强的准确性,结合自己国家的实情和优势作出了一系列的决策,在技术密集型阶段就曾经提出过科研努力的方向,如清洁技术、水处理技术、先进服务业等,比如在最近的“智慧国”规划中,就提出了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高科技领域的重点科研创新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为此实施建立了优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这也给其他行业如产业、金融、贸易等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化的便利,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其次,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和资金,虽然也有私人单位和企业的支持,但由于技术创新结果的不确定性,其投入的资源和资金就不一定有回报或回报周期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针对学生的差异,作业设计必须精心考虑,因人而异,分层设计,使得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训练,使其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此外,新加坡为了保护企业实现自主创新,颁布了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为企业的产品、服务或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

唐玉烟将脚下的地面清理出一块,叠放了一些干草,坐到了青辰的旁边。她将竹叶刀拿在手上,不时地朝着洞外的岩鹰瞄上几眼。

3.4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产业的冲击也非常巨大,其上游的供应商、产业本身的各部门以及其下游的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会被电子商务的兴起而打破其经济利益也随之重新洗牌。产业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赢得自己应得利润和提供客户更好的服务,这就需要生产企业积极探讨在新形势下商业模式的创新。

由于这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的出击,一批电脑及附件产业、世界石油巨头相纷纷入驻新加坡,建立起了包括航空工业、自动化机械和精密仪器工业,使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为此,新加坡制造业联合会在新加坡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创新和生产力研究所”,专门研究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帮助新加坡企业提升效率、创新改革,应用全新的收入模式。从而帮助新加坡产企业摆脱成本上升、效益低迷的困境,以增加其产品或服务的产值。

事实上,新加坡产业对商业模式创新也非常渴望。据新加坡产业联合会的调查,表示需要创新并提高生产率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的新加坡生产企业达92%,但表示他们能够熟知并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这一理念的企业只有6%。

因此,在这方面还是政府作为主要的来源。如新加坡政府的特设机构—— 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由新加坡总理亲自担任主席,负责制定国家的科技发展计划并监督实施;内阁相关部门在此计划指导下作出经费预算和监督管理。再有就是负责经费的拨付使用的政府机构,技术创新的资源和资金的拨付对象并没有限制是公有单位还是私人单位。

3.5 园区建设及管理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产业园的建设,因为他们意识到政府需给企业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服务,减少企业因为水、电、道路、物流等方面不便而造成的成本增加,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为此,新加坡政府开展了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计划的大规模产业园区建设。早在新加坡独立后不久的1968年,便以财政部牵头成立了裕廊镇管理局,其主要职责是执行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负责新加坡所有的产业园区的规划、园区的水电及道路的建设、各种工业标准厂房的建设和出租和以及日常管理工作,提高优质的投资环境。该局具有高度的自主权,可以直接审核、批准园区内项目的落地,发放居民居住证,营业执照、税务、经贸管理等手续在该局都可以完成,同时它还要负责对外招商的职责。

随着园区的发展,新加坡于1991年推出了填造裕廊岛工程,即通过填海工程把新加坡裕廊的七个小群岛连成一片建设成为产业园,号称为“新加坡一号计划”。该工业园被规划为石油化工基地,其码头、输油管道、集中物流、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均由政府出资建造,使企业降低了各种建造成本。因此,该基地吸引了许多世界级的石化巨头的入住。现该基地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全球最具规模的石化生产基地,新加坡的石油化工及其相关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

4) 遥控停车。当主机运行、控制部位在集控台时,将集控台上的车钟手柄扳至停车位置,系统向电喷控制系统发出停车指令,由电喷控制系统控制主机停机。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了科技型社会,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迅速激增,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了减税涉及的重点对象。以宁波普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从2017年至2018年5月止,总共享有了99.17万元的减免税款,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为69.52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款29.75万元。对于注册资本为150万人民币的企业,这个减免力度是相当大的。因此可看出高新技术企业是减税的重中之重。正如马云所说,只有技术的发展,才能推动我们赢得利润和胜利。

4 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启示

4.1 坚持技术创新道路,全面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截至到2011年,新加坡在科研设计方面的费用约占GDP的15%,已经达到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标准。近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得以长足的发展,高铁技术、量子通讯、天眼、大飞机、蛟龙下海等,但在民用产品技术诸如电脑芯片、手机芯片、操作系统等方面也还落后于人。企业的技术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有待提高。因此,我国应继续坚持技术创新道路,全面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向高端产业靠拢。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综上所述,新加坡产业的构成及其主要行业还是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基础。这为它抵御风险、狙击经济衰退和实现产业的顺利转型,从而实现迅速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2017年新加坡产业能迅速从衰退中恢复增长的物质因素。

第二,努力培养高科技人才,造就一支掌握前沿高新技术并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科技队伍,为技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放疗设备准备 术前1 d检查治疗机头能否升降操作,手术床前后升降移动是否灵敏,照明设施能否满足手术需要,电源插头是否安全够用;手术当日晨由放疗科技术人员对直线加速器进行工作测试,正常后方可接患者入手术室。

第三,完善现有的政策体系,引导和促使我国的科研资金和人力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各种资源发挥它们最大的利用价值。

第四,构建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和投融资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其新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型提供专业服务。

同时,也要注意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制定政策或立法以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

4.2 正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符合发展方向的产业政策

新加坡战略腹地小,自然资源匮乏,但新加坡政府对每次经济转型,在把控世界经济趋势和科技发展的方向的同时都能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制定出符合发展方向的产业政策,才有了当今产业的长盛不衰。

我国也应该明确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出台符合我国国情的和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的产业政策,根据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具体情况,对全国的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集中优势,重点发展符合本地资源和发展方向的产业。对此,我国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制定如土地、财政、税收方面的政策以明确和鼓励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型。

在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方面,也要对有限的资源和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劳动密集型等低附加值产业逐步退出市场,将有限的资金、让更多更具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高新产业发展起来。最后,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方面,要与产品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协调,以引导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的转型。使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与企业的微观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一起促进产业的转型和发展。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招商引资

积极鼓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配合产业园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以及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如供水、供电、供暖系统的建设、公共住房、公共交通、深水港口、地铁、高铁、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通讯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形成发达的立体交通、物流和通讯网络。

在此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首先,各地的招商部门要经济培养一支精干的招商队伍,网络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吸收具有各类专业知识特别是具有产业背景的专家进入招商队伍,以保证对所招商项目的研究有深度和准确的把空控,使之成为政府部门在国内外都赫赫有名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对当地的优势了如指掌,还必须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广博的专业知识、并且通晓国际规则,具有敬业、务实、勤奋、高效的素质。

其次,政府必须正确把握世界、我国和当地的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计划和政策,对产业的发展精准定位。重点引进那些适应时代和当地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潮流的项目。特别要重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引入。以此来带动相关行业的其他企业跟进,形成产业集聚,实现规模经济。

4.4 创造极具吸引力产业发展的软环境

除了上文提到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以外,促进产业升级还要创造一个具有很大吸引力的软环境,即在政府运作、文化、制度、思想观念、道德、法律等因素加强建设。

首先,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前面也已经提到,政府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它的运作是否高效、它的工作人员是否廉洁、它的服务是否热情和到位直接关系到技术创新是否能顺利开展、关系到产业转型是否成功,关系到高新技术产业是否能顺利入驻政府所在地等一系列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高效运作、公正廉明的政府。

其次,建立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我国要转变政府职能,由管治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同时,规范和简化创新项目和产业升级项目引进的审批环节,对一些项目,可以上门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无论是在房建施工还是在路桥施工中,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出了是满足未来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需求外,还是为了满足现在及将来人们对居住、出行时间及空间安全的要求。所以,项目施工的出发点都是在保证用户使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的,因此必须具有很高的安全与质量针对性。施工现场的材料验收不但有利于城市建设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住户满意度的提高无论是施工项目方和业主方,都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反推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和良性发展。

最后,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满足产业升级换代对人才的需求。任何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合格人才的努力,要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培养人才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说,需要对现有企业人员的培训提供资金的支持,并形成制度予以保障。

医院供应室具有科室的特殊性,主要负责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疗物品,如:无菌器械、敷料和一次性无菌物品的清洗和消毒,同时也承担着医疗器械的回收工作。通常情况下,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好坏与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其不仅会对院内感染的质量控制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危及[1]。为此,本院对持续性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现报告如下。

为了使企业培训员工提供资金和一些奖励资助,新加坡政府专门成立了技能发展基金。这项基金已经使许多新加坡企业从中获益,他们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得以大大提高,为企业创新和转型提供了人才的保证。

在社会层面,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除了注重知识技能教育之外,还要注重思想道德的教育。同时,注重优质环境的创建和保护,使整个社会处于文明、和谐和积极向上干事业的格局,形成一个利于产业调整、转型和升级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光耀.经济腾飞路:李光耀回忆录[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2]汪祷,于银杰.新加坡的产业发展特色[J].亚太经济,2004(1).

[3]冯邦彦.香港与新加坡产业结构及经济政策的比较研究[J].学术研究,2001(7).

[4]Fadhil Dulaimi.M,Ling Y Y F,Ofori G.Engines for change in Singapore’s construction industry:an industry view of Singapore’s Construction 21 report[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4(39).

[5]汪祷,于银杰.新加坡产业发展特色[J].亚太经济,2004(1).

[6]赵超.新加坡产业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区域经济,2010(4).

[7]赵玲玲.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11(8).

[8]杨建伟.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回顾[J].城市观察, 2011(1).

[9]李晓娣.新加坡产业结构转换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2006(4).

[10]于文轩,吴进进.反腐败政策的奇迹:新加坡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公共行政评论,2014(5).

[11]陈胜才,高勇.新加坡廉政建设的经济与地理因素分析[J].学术论坛,2009(12).

[12]刘旭颖.新加坡制造业迎风而行[N].国际商报,2015-06-03.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298(2019)01(a)-196-05

DOI: 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01.196

标签:;  ;  ;  ;  ;  ;  

促进新加坡产业持续扩张的因素分析及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