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至197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_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1956—197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社会发展论文,年中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3)01-0057-07

对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就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是国史和党史研究领域难度较大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由于受比较方法、历史数据等因素制约,目前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十分薄弱。笔者曾经在《中共党史研究》上发表《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一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颖的比较思路,对建国50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量化评估和定性分析,引起了学界同行的关注。鉴于1956年到1978年中国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常常引起政治上的争论,尤为引人注目。所以,本文就这时期作更为详细的比较分析,供研究讨论。

一、比较的方法、内容和国际标准

在国际比较领域,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汇率法、购买力平价法(PPP)、物质生活质量综合指数(COLI)、人文发展指数(HDI)、ASHA(美国卫生协会)指数、社会进步指数(ISP)、现代化国家十项标准、中国社科院社会指标综合评分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通过分析这些比较方法,笔者认为:

第一,反映宏观经济总量的GNP多指标合成,其指标体系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几十年的统计实践检验,在所有估量国家和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手段中,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多指标合成模式。

第二,人文、社会发展多指标合成,由于考虑的出发点、研究的角度不同,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对指标的选择也有差异,但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人文和社会进步的状况。

第三,综合国力评价方法,是一个指标系统总体,能够全面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但影响综合国力的因素很多,评价方法也比较复杂。

第四,国际竞争力的评价自身不属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评价的范畴,但由于国际竞争力是决定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所以,它与未来各国发展水平和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密切关联,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予以关注的评价领域。

基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对中国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应该侧重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既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反映国家实力的增强。为此,科学的方法是选用若干国际通用的核心指标,组成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国际比较。指标体系能够避免用单一指标衡量的片面性,量化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功能,还能反映社会发展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情况,揭示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但是,由于历史上不同国家国民经济的分类和统计体系是有差别的,搜集可比较的指标数据比较困难。因此,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严格的指标体系来进行量化分析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笔者从实际出发,参照前述若干方法,综合各指标体系所涉及的有关指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以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

(一)经济发展水平

我们拟选择国民(内)生产总值(GNP或GDP)和人均国民(内)生产总值两个指标,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两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

国民(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最重要的统计指标,也是联合国推荐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GNP总额的大小与一国经济规模的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密切关联,所以,通过这一指标的国际比较,对于正确反映中国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和地位,评价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收入水平和经济效率上的差距,有十分重要和直接的意义。

人均国民(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国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凡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发达国家,都是人均GNP(GDP)较高的国家。世界银行人均收入分类中的“高收入”和部分“中上收入”的国家都属于联合国分类的“发达国家”。除此之外的国家都属“发展中国家”。所以,虽然人均GNP不能全面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状况,但以人均GNP或GDP的国际比较来反映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可行的。

需要说明的是,衡量或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从GDP(GNP)的角度看,GDP总额即经济规模大,但人均GDP即经济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国家,或经济水平虽高但经济规模小的国家,都不能算是经济实力强的国家。前者如印度、巴西,后者如瑞士、阿联酋,规模大又水平高的才是实力强国,例如美、日等国。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规模一直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GDP(GNP)较低,所以,要全面了解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比较,只有当中国既是一个规模经济大国,而人均水平又比较高时,才能说中国是一个经济强国。

(二)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现代化发展进程,不仅仅是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更深刻的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到城镇社会,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不发达社会到发达社会,等等,这一系列变革的实质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结构转换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又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所以,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经济和社会结构包涵多方面的内容。择其主要方面,现拟就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开放程度、城市化水平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经济结构首先指的是产业结构,即各个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于第一产业发达是农业社会的重要标志,第二产业发达是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而第三产业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所以,通过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国际比较,可以反映中国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程。

与产业结构变革相联系的是就业结构,这是经济结构的又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现代经济的增长,劳动力的流向将发生重大变化: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份额会大幅度减少,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会有所上升,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所以,通过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也可以反映中国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程。

由封闭和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变,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为了就这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我们选择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标。它是指一国进出口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又叫对外贸易系数。一般认为,这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由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国对外经济交流不仅涉及商品的进出口,而且也涉及服务的进出口、国际资本及要素流动等,所以,有学者认为,仅以外贸依存度衡量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是不合理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在当代世界,存在高收入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反而低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情况,所以,对外贸易依存度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但是,外贸依存度仍然可以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参照标准。

从社会结构上看,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城乡结构的转换,即从一个乡村社会转向城镇社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并存的发展中大国来讲,实现这一转换尤为重要。衡量城乡结构转换进程的指标一般是采用城市化水平。目前,关于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常见的有两种方法,即城镇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和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世界银行在其发展报告中是采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计算方法。

(三)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所以,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进行国际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是很多的,如衡量科技水平的有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和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教育发展的成人识字率、中小学和大学入学率;衡量文化事业的人均图书、报纸拥有量;衡量卫生保健事业的平均预期寿命、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等等。我们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尽量通过这些方面的数据来说明问题。

(四)生活水平

影响生活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经济因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因素和自然、历史等因素,都对居民生活水平有重要影响。所以,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标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比较,本文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消费水平侧重于直接反映居民的衣、食、住、用、行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指标,消费结构的比较则采用国际通用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

(五)综合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发展水平在世界的位置,还可以就中国综合发展情况进行国际比较,从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或现代化实现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前述思路与方法,笔者提出以世界银行对各不同发展档次的国家的划分标准为国际参照标准。例如,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1980年人均收入在410美元及其以下为低收入国家,420~1410美元为下中等收入国家,1420~4500美元为上中等收入国家,45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由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银行对这些标准的具体数值不断调整,所以,这一比较方法不仅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和简单明了等优点,而且能够动态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国际上的位次,从而避免了仅仅就发展速度或者某些具体指标与某些国家和地区来进行国际比较的不科学性。

二、1956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国家积贫积弱,民族灾难深重,广大劳动人民政治上深受压迫、经济上深受剥削,长期陷入极度的贫困之中。据统计,1949年,全国人均年现金收入还不足100元,农村居民人均全部生活消费支出仅40元左右,全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当时,全国人口总死亡率高达30‰,婴儿死亡率高达200‰,孕产妇死亡率为1500/10万(妇幼卫生监测点数据),平均期望寿命仅35岁。这是解放初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人民群众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从1949年到1957年,中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改善,中国的国际位次有了较快提升。初步的比较表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水平是当时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与印度发展水平基本相同。

(一)经济发展水平

从经济总量看,据世界银行统计,195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份额为4.7%,大大高于印度所占的比重(2.2%),亦高于战败国日本所占的比重(2.6%),相当于低收入国家所占比重(8.1%)的58%。(见表1)

表1 1955—1980年人口、GNP和人均GNP:份额比例关系和增长

资源来源:《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1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①按时价和当时汇率定值。

从人均水平看,按198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1955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60美元,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同,略低于印度,高于其它低收入国家,但大大低于日本(1600美元)。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时价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是3.2,高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7)和印度(2.3),低于日本7.8个百分点。(见表1)

以上说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国民经济经过几年的恢复和发展,成就显著,经济发展在低收入国家中居于较高水平。

(二)城市化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到1956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同)是14.62%,1960年是19.75%。而按世界银行的统计,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是13%,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和印度相同,低于中等收入国家20个百分点。[1](p.148)

(三)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据世界银行统计,1955年,中国在世界商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是1.4%,与印度相同,低于低收入国家5.6%的平均水平。[1](p.26)

(四)人口素质

据11个省的统计数据,1957年,全部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57.9岁,(注: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第23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另据1983年《中国统计年鉴》这一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57.0岁。)比1949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接近中等收入国家1960年的水平。而1960年全部发展中国家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8岁,低收入国家只有47岁,中等收入国家为60岁。[1](p.24)

(五)综合国力

根据对综合国力素有研究的黄硕风研究员的研究成果,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经历了一个由弱变强,逐步上升的过程。1949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13位,在1962年第一次跌入低谷,到1967年上升到第10位。[2](pp.222~225)据此推断,到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时,中国的综合国力至少会比1949年提升1~2个位次。

三、197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这就是后来我们确认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起点。从这时起,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标志的建国以来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期间长达22年,这是我们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没有自觉其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这期间,也是共和国这艘巨大的航船在风浪中前进,在挫折中奋进的历史时期。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由于旧中国底子太薄,又由于我们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破坏,相当一个数目的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邓小平同志曾经总结说:“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3](P.237)本文的国际比较大体印证了邓小平这一结论。由于资料限制,我们主要依据1980年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起步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居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或稍高一些,比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的国际位次略微有所提高,但是,我们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一)经济发展水平

从经济总量看,到1980年,按世界银行汇率法计算,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22.3亿美元,位于美国(25871亿美元)、日本(10399.8)、德国(8191.4)、法国(6518.9)、英国(5228.5)、意大利(3939.5)、加拿大(2533.5)之后,居世界第8位。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9.7%,日本的24.3%,德国的30.7%。

1980年,按汇率法计算的人均GNP的平均水平,世界低收入国家是410美元以下,中等收入国家是410美元以上,下中等收入国家是420~1410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是1420~4500美元,高收入国家是4510美元以上。中国人均GNP平均水平是290美元,略高于低收入国家260美元的平均水平,大约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0.7%、高收入市场经济工业国的2.8%,高收入非市场经济工业国的6.3%。以人均GDP排序,我国在所统计的125个国家或地区中排第102位。

从表1看,198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55年的4.7%下降到2.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2.5%,比1955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拉大了。

如果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来比较,据世界银行《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1980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是142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5.5%,低于中国4.2个百分点;[1](p.110、11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60美元,(注:世界银行:《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10页提供的数据是240美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相当于美国的2.2%,低于中国0.3个百分点。按人均GNP的绝对值看,1955年印度高于中国10美元,到1980年反而低于中国30美元或50美元。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高于印度。(注:按占美国人均GNP的比例计算,1955年印度低于中国0.9个百分点,1980年只低于中国0.3个百分点,印度的提升幅度快于中国。从这一角度比较,似乎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中国。见表1。)详见表1。另据《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从1955年到1980年,全世界的生产实际增长了两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提高。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高于工业国,但是由于人口的更快增长,限制了他们人均收入的提高。所以,尽管中等收入国家和工业国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但穷国和富国在实际购买力和比较简单的名义收入比较(见表1)这两方面的差距变得更大了。所以,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看,中国经过20余年的建设,虽然在世界低收入国家中的位次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开放程度和城市化水平等相关指标的国际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指标仍然处在低收入国家行列。

1.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看,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所占的比例很高,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所占的比例很低,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见表2。

表2 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构成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14~115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引自《中国统计摘要(1999)》第13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2.就业结构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就业结构十分落后,从劳动力结构水平看,中国表现出明显的低收入农业国的特征,与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见表3。

表3 1980年就业人口的产业构成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

*引自《中国统计摘要(1999)》第34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3.对外经济的世界地位和开放程度

至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加到206.4亿美元,位居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苏联、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沙特阿拉伯、瑞士、瑞典、伊朗、西班牙、波兰、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韩国、丹麦、中国香港、原捷克斯洛伐克、新加坡、尼日利亚、挪威之后的第27位,其中出口额为97.5亿美元,仅占到世界份额的0.75%,居全球第28位,进口108.9亿美元,占世界份额的0.81%,居全球第27位。外汇储备在改革开放之初仅有8.4亿美元。利用外资也十分有限,即使在改革开放的前四年累计利用外资仅有124.6亿美元。(注: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系列统计报告,下载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见表4),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从1955—1980年世界商品出口份额看,中国由1955年的1.4%下降到1980年的0.9%,印度下降的幅度更大,由1.4%下降到0.4%。全部发展中国家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国家上升了1.2个百分点,市场经济工业国上升了1.1个百分点。

表4 1955年—1980年世界商品出口份额

资料来源:《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第26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表5 1980—1990年对外贸易依存度

(贸易占GDP的份额)单位%

资料来源:*《1998/99世界发展报告》第228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2月出版。

**引自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50年》,第364页,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9月版。

其它国家的数据引自《1998年国际统计年鉴》第453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从外贸依存度来看,1980年中国仅为11.9%(世界银行统计数据为13%),大大低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亦低于印度4~5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十分低。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对外开放能力,不仅要看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和出口额与进口额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要看在其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例。表6反映了1978年出口商品结构的国际比较。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比较低,属于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低收入国家。这也是50年代以来中国占世界商品出口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6 1978年商品出口结构比较

(制成品所占份额)单位%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2世界发展报告》第126~127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4.城市化水平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城市化曲折发展,从1958年到1965年,伴随经济建设的波动,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不稳定发展时期。到196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按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下同)达到17.98%。“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后,城市化进入停滞发展时期。整整13年间,城市化水平在17.5%上下徘徊。到1978年,城市化水平仅为17.92%,尚未达到1960年19.75%的历史最高水平。(注:《中国统计年鉴》(1986),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另:1960年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大跃进”盲目招收工人带来的,并不是经济水平上升的自然结果,因而呈现畸形。国民经济经过调整走入正轨后,城市化水平有所下降,到“文革”爆发前的1965年为18.0%。这样看来,即到1978年,城市化水平尚未达到“文革”前的程度。)

据《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1980年,市场经济工业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78%,非市场经济工业国为62%,中等收入的国家为45%,低收入国家为17%,中国和印度亦为17%。按中国的统计,198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19.39%,略高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P.148)

(三)社会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仅就教育而言,从表7中可以看出,1978年前后,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比较发达,小学入学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学入学率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而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成人识字率高于低收入国家,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更低于高收入国家;大学入学率相当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大大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居于低收入国家前列。

表7 改革开放初期教育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

注:小学入学率为小学入学学生数占本年龄组别人口的百分比,中学入学率为中学入学学生数占本年龄组别人口的百分比,大学入学率为高等教育入学学生数占20~24岁人口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54~155页。

就居民的医疗条件和健康状况来讲,中国超过了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大体上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见表8)

表8 改革开放初期医疗卫生和人口健康素质的国际比较

资源来源:《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第150~153页。

(四)人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消费水平比较低。仅就消费结构而言,1978年中国城镇的恩格尔系数为57.4%,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67.7%,[4]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判断生活发展阶段的标准,(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用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作为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中国城镇居民刚刚越过温饱线,农村居民仍然处于贫困线之下。

(五)综合国力

建国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历经曲折。在1960年升至第10位之后,到1970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再次跌入低谷,1978年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开始进一步提升。[2](pp.222~225)

根据中国社科院王诵芬研究员等人的研究成果:1970年,中国综合国力居于世界第10位,1980年升至世界第9位,列美国、前苏联、原西德、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之后,高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这三个国家分居第10、11、12位。[5](p.438)这说明,中国的总体发展实力比建国初期有了很大的提升。

综前所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低收入国家中的位次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比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的位次略有提升,略高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准。与中国发展起点相同的印度,无论发展速度或是发展水平,几十年来都略低于中国。但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逆一步拉大,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了。从经济和社会结构水平看,中国仍然属于低收入国家行列;从社会发展状况看,若干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仍然属于低收入贫困国家;从综合国力看,比建国初期又向前跨越了3~4个位次,进入了世界前10名。所以,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改革开放起步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大体上略高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1982年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也指出,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或地区在各收入组内的前后位置有明显改变,但是,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几个国家从一个收入组别进入另一个收入组别。[1](p.22)中国20余年的的发展变化,大体符合这一总体趋势。而同一时期,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条件优越的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迅速,这就进一步提升了他们在世界上的位置,因此,中国与世界发达水平的相对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标签:;  ;  ;  ;  ;  ;  ;  ;  ;  ;  ;  ;  ;  ;  

1956年至197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_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