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减压疗法在护生临床实习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论文_罗巧艳,钮丽美,张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7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3)

【摘要】目的:探究和讨论正念减压疗法在护生临床实习职业倦怠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实习的6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人,对照组护生每周定期集会,但不采取任何干预,干预组采取正念减压疗法。都在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对他们护生工作中产生的疲倦感评价。结果:8周后干预组护生情绪低迷、去人格化倾向评分降低,自我成就感评分升高,职业倦怠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生实施正念减压疗法对护生缓解职业倦怠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正念减压;护生;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344-02

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是在197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马萨诸塞州医学院的荣誉学博士卡巴金教授以“正念”为核心概念建立的一种关于压力管理的心理治疗方法。MBSR以正念禅修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正念指不予添加任何判断和抵抗而全身心地关注自身的体验,是一种平稳、不被干扰、警觉和清晰的清醒意识状态[1]。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自我成就感衰减、在长期奉献中索取过多心理能量而产生极度的身心疲惫和情感衰竭的综合征[2]。有研究表明,护生在实习的中后期存在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导致其实习质量严重下降,而且对其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消极的影响。目前,正念减压疗法作为个体干预措施,在国外针对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进行了许多循证研究[3]。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为此,我们对正念减压疗法在护生临床实习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实习的本科护生共计60人,均为女性,年龄19~23岁,实习时间都是10个月。对比时间:对照组: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31人。观察组: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实习护生30人。两组护生资料在性别、年龄、社会、家庭环境等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1)对照组护生在实习期满5个月,护理部将组织护生每周定期集会,自由讨论话题,不限制讨论主题,时间2h左右,依常规不进行任何干预。(2)干预组护生实习期满5个月将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每周一次共8次培训,每次培训进行2小时左右。具体干预内容如下:第一阶段(第1周)聘请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辅导以便护生更好地掌握正念减压的有关知识。第二阶段(第2周、第3周)教授参与者懂得了自我认知,当出现消极情绪时,学习觉知事件、想法和感受之间的联系。让其对事件正确认识并接受。第三阶段(第4周~第8周)带领大家进行一定的练习,包括全身扫描、正念冥想、意念导引、逐渐放松肌肉、腹式呼吸等。随后,让培训内容融入到平时作业中,指导其将训练的所有方法学有致用,护生腾出时间在完成家庭作业的同时,还要每天进行身心锻炼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懂得正确对待其内心思想,学会用乐观向上方式以清除之前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1.2.2评价方法 借用西方学者2000年编制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NBS)评价,采用由上海复旦大学唐颖等[4]译成中文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的简版。此量表包含83个问题,第一部分18个问题,反映被调查者的信息,第二部分65个题目,包括5个方面:护士工作环境(角色模糊、与死亡和痛苦的接触、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负担)倦怠构成(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减低)、坚强人格(成就感、挑战性、自我控制)、应对策略(寻求支持、逃避、直接面对)、倦怠结局(生理心理状况)。本研究参照叶志弘制订的国内护士职业倦怠常模的诊断标准为参照[5],就是把情感耗竭维度(emotional exhaustion,EE)分数≥27分,去人格化维度(depersonalization DP)分数≥12分,个人成就感维度(lack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PA)得分≤24分作为参照标准。

1.2.3资料收集方法 量表发放时间都会在实习最后一周由护理部统一发放,实习护生当场填写当面收回,共发60份,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100%。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护生情感枯竭、去人格化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自我成就感评分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1)。

3.讨论

3.1 实施正念减压疗法可以削减护生的职业倦怠感

职业倦怠能持续存在它是一种慢性应激反应,会引起人类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长期倦怠会产生不利的行为反应,错误率增加,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因此,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护生的职业倦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正念减压干预,干预组护生热情高涨、去人格化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自我成就感评分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通过正念减压干预,护生在遇到压力的时候可以发现自己的消极心理,通过正念减压疗法可以减轻压力,从而更从容应对,因此,减少了护生的职业倦怠的发生。

3.2 如何预防和避免护生职业倦怠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护生是临床护毕业后的护理质量理队伍的力量之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实习质量,能够间接导致其日后护理事业发展的顺利与否。护生在实习期间有职业倦怠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如果能够积极地加以干预,把危害减少在最低程度内,促使他们的身心良性发展,成功完成实习任务,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成凯,徐春霞,陈思,等.正念减压疗法对护士职称考试前焦虑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1):172-174 .

[2]王君俏,黄燕华.护士工作倦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22):15-17.

[3]张丽华,向莉,邓先锋,等.正念减压干预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3):954-956.

[4]唐颖,Eva Garrosa,雷玲,等.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简介[J].中国职业医学,2007(2):151-153.

[5]叶志弘,骆红,姜安丽.杭州地区护士群体职业倦怠常模与诊断标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7-209.

论文作者:罗巧艳,钮丽美,张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正念减压疗法在护生临床实习职业倦怠干预中的应用论文_罗巧艳,钮丽美,张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