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初探论文_朱卫刚

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初探论文_朱卫刚

朱卫刚(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0)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教育工作者、家长与学生都关注的焦点。文章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与教育呈现的问题出发,在高职文化建设背景下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生 就业压力 文化建设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关注,教育部门也加强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许多高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断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也逐渐开展了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在高职院校中效率不高。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与教育呈现的问题出发,从高职心理教育教学方面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思考。

一、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中呈现的问题

1.学校自身重视不够。虽然在目前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都是在口头上注重,但是在实际上却忽略了教育,呈现出工作乏力等状况。由于教育工作不到位,因此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依然呈现出许多问题,甚至还能够发生恶性的事件。有些教师对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这样描述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到位,甚至被挪用,工作人员不到位或者被调到其他岗位工作,教室不能被落实或者被占用的情况屡见不鲜。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是为了减少与预防学生们的心理状况,但是实际上只有等学生们心理出了问题,出了一些严重事件,学校的领导才会重视起来,教育工作才会有效地开展。

2.课堂中现代化教学手段难以有效运用。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际的教学手段也不断更新,传统教学中的粉笔与黑板逐渐被新的投影仪所替代,而传统的教案也被幻灯片所替代。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却过分依赖多媒体,这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变成了幻灯片课件的展览会,让学生忙着抄笔记而难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

3.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单一。知识理论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们学习的基础,但是我们如果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教授理论知识内容,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学单一,难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上课积极性。在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一般都是以老师教学为主,学生们的参与程度并不高。

4.对学生评价注重知识型考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日常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考核方法并不一样,但是对学生们的综合成绩的评价构成却有着一致性,也就是学生们的日常成绩加上期末成绩。而这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内容只是对学生们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了解,并不能够掌握他们实际生活中掌握知识理论的情况。

二、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1.教师要调整教学目标。西方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我们实际教学的目标应当具有三个领域,也就是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与技能领域。所以我们在制定高职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就不能只是从认知的角度去考虑、只是让学生去掌握理论知识,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只是局限在理论知识层面,而是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增强情绪领域的教学目标。比如我们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调动起学生们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激发与保持住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并且能够将这种开心的情绪延迟到课堂外的生活与学习之中等。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情绪领域的目标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实现的,如果我们从认知层面与情绪层面的教学目标只是浅层次目标的话,那么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学习之后,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们运用自身学习的知识来调整心态,这才是最核心的目标。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有很多,例如《大学生心理学》等,而多种教材中的内容侧重点也不相同,有些教材注重理论性,有些教材注重课堂的设计活动,还有些教材分成了教师与学生的两个版本。但是课本毕竟是已经编好的内容,有着较大的普适性,因此对学生的针对性就不强了,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情况就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多去选择一些教材,并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院校的实际特点,让学生能够在积极愉悦的心情中体验学习。

3.转变实际教学方式与手段。我们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掌握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是讲授心理健康理论,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在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让高职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只有让教师与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互动才能够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最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当前多媒体教学是教学中难以缺少的工具,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信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设计课件过程中要认真设计、合理运用,尽可能地多给学生留一些课下思考的时间,并且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过分地去依赖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杨春萍 刘峰 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2]银星严 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

[3]艾军 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5)。

论文作者:朱卫刚

论文发表刊物:《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6

标签:;  ;  ;  ;  ;  ;  ;  ;  

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初探论文_朱卫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