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替酯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防治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熊芳

岳阳县鹿角血防站 湖南岳阳 414100

【摘 要】目的 探讨马洛替酯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防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马洛替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感纤维化指标变化及门静脉内径、脾长径及厚度,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内径、脾长径及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P<0.05),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马洛替酯能有效改善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指标,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马洛替酯;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rlowe for ester used in advanced schistosomiasis merge clinical effect in prevention and cure of liver fibrosis.Method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our hospital of 4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chistosomiasis combined liver fibrosis as the research object,by using random Numbers a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24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therapy,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Marlowe for treatment.Observe and record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liver function index and liver fibrosis indexes fibrosis index change and portal vein diameter,spleen length to diameter and thickness,compar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liver function and liver fibrosis index,portal vein diameter,spleen was obviously improved the length to diameter and thickness,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 0.05);2 months 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83.3% in patients with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54.2%(P < 0.05),has not been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Conclusion Marlowe for est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merging advanced schistosomiasis liver fibrosis indexes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less adverse reaction,high safety,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Marlowe for ester;Advanced schistosomiasis;Liver fibrosis;The curative effect

作为我国常见的传染性寄生虫疾病-血吸虫病,一旦发展到了晚期,往往会出现大量血吸虫虫卵沉积现象,尤其是发生在肝脏时不仅会导致肝脏出现明显的体积增加,而且还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形成肝纤维化,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此我科室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开展了利用马洛替酯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防治中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参照《血吸虫病防治手册》中关于血吸虫诊断标准[2]确诊,且均为晚期患者,同时伴有肝纤维化临床指征。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马洛替酯治疗。两组患者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已排除因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炎患者、酒精性肝炎或药物性肝炎患者、因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所致的肝纤维化患者。对照组男17例,女7例,年龄26~65岁,平均(35.6±6.8)岁;观察组男15例,女9例,年龄25~63岁,平均(34.8±6.6)岁。两组患者在以上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针等药物治疗,同时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干预,有条件患者可适当补充白蛋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马洛替酯(生产厂家: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618;规格:0.1g/s)0.2g治疗,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

1.4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生化试验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生化试验及免疫法测定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及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olⅣ)、层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等肝纤维化指标;采用超声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门静脉内径、脾长径及厚度。

临床疗效评定:以患者临床症状、脾肿大显著改善并减轻,肝功能等指标均恢复正常视为显效;以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等指标、脾肿大有所改善或减轻视为有效;以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未有改善甚至恶化视为无效。临床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或%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指标也差异明显,且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均<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均<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两组在治疗中、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n(%)]

3讨论

晚期血吸虫病最主要的致病机制是由于其虫卵造成的门脉高压症,并因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综合症,临床上目前多以药物杀灭血吸虫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值得注意的虽然寄生虫感染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然而其导致的肝纤维化仍然处于进行状态,如不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则会导致门脉高压症的出现。并且临床动物研究[3]也指出作为血吸虫晚期预后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门脉高压,其高低程度与门脉血管的管径之间呈现正相关,这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门静脉内径为(15.4±1.0)cm和(15.3±1.1)mm,但是给予马洛替脂的观察组治疗后管径显著减少至(13.1±1.1)mm,而对照组并未出现显著差异。而且随着门静脉压力的下降,也使得脾脏的负担下降,因此厚度变薄,这与肖海青等[4]的研究结果相近,充分说明马洛替脂在治疗晚期血吸虫合并肝纤维化方面有着显著疗效。

而通过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我们也能够清楚看到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在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比较上,观察组更是高达83.3%,远高于对照组的54.2%。我们分析这是由马洛替脂的药理机制所决定[5]:该药物不仅能够阻止纤维母细胞发生过度移动,从而降低肝脏内胶原纤维含量;而且还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的肝功能的恢复,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进一步的环节。更为关键的是该物质还能够减少病灶区的炎性渗出,对预防肝脏纤维化和防止胶原纤维沉积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马洛替酯能有效改善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指标,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隆鹏,曹文富,唐书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4):355-356.

[2]雷正龙,张利娟,徐志敏,等. 2014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5,27(6):563-569.

[3]黄红,康毅,黄旭平,等. 马洛替酯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Smads蛋白表达的影响[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5):525-529.

[4]肖海青. 马洛替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82-82.

[5]欧阳青兰. 马洛替酯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防治中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9):54-55.

论文作者:熊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马洛替酯应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合并肝纤维化防治中的效果观察论文_熊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