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论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邵国锋[1]2008年在《零售业电子商务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零售业的运作模式和运营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我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下,国外的先进大型连锁企业进入了我国的零售业市场,给我国的传统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地位已日益突出,它可以为零售业采购、成本控制等许多方面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利用网络服务实现信息交流,可以极大的节省零售业在各个运转环节中的时间和费用。相比国外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先进的零售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我国的零售业在各个方面的劣势非常明显。本文就是基于此研究背景,对于我国的零售业电子商务体系进行探析。论文分析了我国传统的零售业存在的不足,以电子商务基础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零售业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零售业的体系进行研究。从总体上提出了零售业电子商务的整体框架,并从零售业电子商务的技术及环境体系、应用体系和平台间的信息整合叁个方面详尽的论述了该体系的组成部分;其中应用体系中包括了零售业供应链体系、零售业订货系统、网上零售系统和零售业客户关系管理四个方面,文中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应用体系从整体框架和具体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有关的设想。希望本文能对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的研究有所启发。

唐业富[2]2008年在《B2B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竞争一体化和用户需求个性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现代市场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基于全球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研究B2B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管理及其实现策略和技术对企业合理应用电子商务,利用供应链协同管理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B2B电子商务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系统论、协同论、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理论和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B2B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管理内容及其实现策略和技术进行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全文共六章,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B2B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基本理论,对电子商务概念、电子商务模式、系统与系统工程以及协同论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结构模型、供应链管理的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对B2B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新发展和B2B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电子商务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比较,提出B2B电子商务供应链具有较高的柔性,能为顾客提供较完善的服务。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电子商务与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系,并从战略层协同、战术层协同和操作层协同叁个层次上,对B2B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叁部分对B2B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及技术实现进行探讨,从B2B电子商务供应链硬协同和软协同两方面,提出了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网络和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供应链合同制定和供应链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对SAP R/3系统进行分析,并模拟了SAP R/3系统的实现过程。第四部分对供应链协同管理应用的典范“宝洁—沃尔玛模式”案例进行分析,认为该案例对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有助于国内企业领导层认识实施B2B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管理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

马学梅[3]2014年在《论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金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市场金融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成为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在研究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金融时很多都是环绕资金流以及产品信息,忽略了终端客户,到目前为止对于供应链金融还未形成明确的概念,在研究中往往是通过多个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讲述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分析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类型管理和融资,重点讲述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金融创新,实现线上交易担保和商机扩展,同时具有价格发现机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张百鹏[4]2012年在《论电子商务在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卓越的供应链管理。在电子商务时代,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同时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电子商务将会变革供应链的管理模式,让供应链产生革命性的发展。本文以我国的食品工业企业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传统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阐明电子商务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积极影响,最后探讨电子商务运用于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几种模式。

乐冬[5]2012年在《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不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消费、制约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因素,作为新兴交易模式的电子商务未能在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切实厘清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特点,深入剖析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建立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农产品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里的运用,是以农产品生产为核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化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电子支付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农产品电子商务主体包括实施主体和支持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客体即为农产品。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主要有七种代表性模式,即:(1)目录模式;(2)信息中介模式;(3)虚拟社区模式;(4)电子商店模式;(5)电子采购模式;(6)供应链整合模式;(7)第叁方电子交易市场模式。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信息人才缺乏、网络诚信与网络安全形势严峻等外部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低、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认识不足和农产品保鲜与物流发展不成熟等内部问题。生鲜蔬菜是是一类质量要求严格、保质保鲜困难、易损耗、物流存储资产专用性大的大众消费农产品,既具有一般农产品的共性,也因其鲜嫩依附性具有明显的个性。生鲜蔬菜电子商务运作机制的解决对所有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业务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采用SO及ST战略开展生鲜蔬菜电子商务具有可行性。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生鲜蔬菜电子商务运作,必须坚持农民增收原则、市场化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导和推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降低农产品营销交易成本和创新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模式为目标。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生鲜蔬菜电子商务的实施主体包括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生产和加工)、统筹城乡信息平台以及消费者,其中统筹城乡信息平台是电子商务供应链的主导者;支持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金融保险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食品认证机构等。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生鲜蔬菜电子商务供应链系统,由实施主体和支持主体所构成,从供应链环节上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包括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主体和消费者。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生鲜蔬菜电子商务的运行机制,包括发展机制、组织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四个方面。从发展机制来看,要合理选择生鲜蔬菜电子商务供应链节点成员,建立合理的供应链合作模式。从组织机制来看,生鲜蔬菜电子商务供应链组织包括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以及平台本身,要努力培育壮大组织成员。从利益协调机制来看,要在坚持保护农民利益原则、利益共享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和利益透明化原则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利益制衡机制和利益诉求机制,在供应链各主体之间建立畅通的利益诉求通道,公平合理的进行利益分配,实现供应链的协调发展。从风险防范机制来看,要建立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契约风险和利益分配风险的防范机制。生鲜蔬菜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壮大需要四项机制的共同协调运行。

田茂礼[6]2010年在《论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决策者关注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新模式。本文在电子商务供应链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和解决途径。

侯喆[7]2012年在《外贸B2C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中提出2008年经济危机导致的全球贸易壁垒加强,传统的大宗跨国贸易受阻,这为外贸B2C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物流作为B2C电子商务的实物载体扮演着交易中的重要角色。通过对以往国内外失败和成功案例的分析发现物流已经成为关系到电子商务生存的重要因素。随着外贸B2C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现有的物流模式无法满足其业务需要,主要问题表现在物流模式单一、配送成本高、缺乏资源整合成为制约我国外贸B2C发展的瓶颈。本文将通过价值链角度分析外贸B2C电子商务物流的需求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把供应链理论作为为战略思想结合第叁方、第四方物流以及虚拟供应链的战术思想,从运输方式选择、仓储管理等物流关键节点入手找出适合我国外贸B2C发展的物流管理模式,塑造一个能够满足客户价值并实现企业价值双赢的B2C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杨磊[8]2002年在《论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文中指出贝才外兰图乡麦卜j区j吕Ma绢良 ④ed=4Atte-we--SL论文回目:论电子商务供应憧口理主口词:电子商

桂晓苗[9]2013年在《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2006年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以来,我国网购规模逐渐扩大,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掘到了第一桶金。电子商务在社会经济中的巨大作用也引起了众多传统厂商的关注,他们要么授权代理商开办网店,要么自己架设电子商务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服务。从而形成了B2B、B2C、C2C、B2G等多种电子商务形式。而每种电子商务形式都形成了围绕着电子商务产品的“卖家——平台——买家”或“卖家——买家”这样的链条。随着电子商务链上的节点数量越来越多,一方面节点之间的功能开始出现分化,各个节点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采取协同合作;另一方面节点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节点之间为了自身利益而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同时由于节点之间的协同竞争带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一方是协同合作无以为继、草草收场,一方是假货横行、买卖双方叫苦不迭。因此需要厘清电子商务协同竞争机制来保证电子商务的协调、和谐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经济活动是网络信息活动的一部分,电子商务中的链式关系是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了指导个人、社会组织在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信息管理及相关学界已将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引入网络信息活动领域,研究网络信息生态链问题。用信息生态学研究电子商务协同竞争机制,指导个人和社会组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协调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将生态学与信息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电子商务研究领域,开展电子商务生态链的研究。从协同竞争机制入手,力求从内涵外延、影响因素、具体作用、博弈模型四个方面揭示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机制,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机制的研究体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章,探讨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基础理论。定义了电子商务生态链的概念,分析了电子商务生态链的长度与宽度、电子商务生态链的结构,以及电子商务生态链的运行过程,并对电子商务生态链的类型进行了划分。第3章,探讨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基本理论。主要讨论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内涵与外延,着重分析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形式。第4章,探讨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影响因素和规律。讨论了电子商务生态链资源的状态和节点电子商务生态位、电子商务生态链的长度与宽度、节点的战略因素、电子商务产品的特性,以及电子商务政策制度等因素对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影响。并总结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规律。第5章,探讨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具体作用。分别分析了电子商务生态链中,单纯性协同、对抗性竞争以及既协同又竞争对电子商务产品供应商、电子商务服务商和电子商务产品消费者不同的作用。第6章,构建了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演化博弈模型。主要通过博弈论相关理论对电子商务生态链同级节点之间、不同级节点之间以及链与链之间的协同竞争演化博弈进行研究。通过博弈结果提出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的战略选择。第7章,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陈丽娟[10]2016年在《论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商务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中基于一定技术基础的商务运作方式和盈利模式。提高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企业应深化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关系,促使各个企业实现共赢;转变供应链管理方式,实现"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零售业电子商务体系研究[D]. 邵国锋.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 B2B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与应用[D]. 唐业富. 江西理工大学. 2008

[3]. 论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金融[J]. 马学梅. 电子商务. 2014

[4]. 论电子商务在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 张百鹏. 商场现代化. 2012

[5]. 基于统筹城乡信息平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 乐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6]. 论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管理[J]. 田茂礼. 中国商贸. 2010

[7]. 外贸B2C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D]. 侯喆.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8]. 论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D]. 杨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

[9]. 电子商务生态链协同竞争机制研究[D]. 桂晓苗.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10]. 论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供应链管理[J]. 陈丽娟. 北方经贸.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论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