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胆道狭窄患者的护理论文_罗巧丽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措施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胆管恶性梗阻治疗的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在内的全方位护理,对患者实施护理前及实施护理后的VAS、SDS及SAS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取问卷方式让家属对护理认可程度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实施护理后VAS、SDS、SAS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后家属满意者增加31例,一般者降低12例,不满意者降低19例,护理后家属认可度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措施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效果有影响。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射频消融;护理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在十二指肠镜的视野观察下,把造影管从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插入胆管和胰管,进而使十二指肠的X线影像及乳头形态可以被直接观察到,此项技术可用来观察肝管、胆管、胆囊及胰腺的病变情况[1]。ERCP是一种侵入性的微创手术,是我国治疗肝、胰、胆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侵入性,经常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因此在运用ERCP时,护理工作的进行对患者十分重要[2]。此次研究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胆道狭窄患者的护理进行讨论,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胆管恶性梗阻治疗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术的治疗。选取80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45.1±7.9)岁。病因包括胆总管结石17例,化脓性胆管炎46例,其他17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右上腹疼痛及出现黄疸现象等。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

患者在术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首先护士应做好患者的术前检查工作,帮助患者完善缺少的检查项目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肺功能、血液淀粉酶、血胆红素水平、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并在检查过程中做好患者的辅助工作[3]。其次,应提醒患者保持术前六到八小时的空腹状态,以防止胃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堵塞内镜腔道或妨碍观察视野而对操作造成影响,甚至引起误吸发生窒息现象。为松弛平滑肌并有效控制胃肠的蠕动,在手术前10到20分钟内应给予肌肉注射肌松类药物,以使乳头插管操作顺利进行[4]。最后,由于实施手术的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手术的效果存在未知与担心,患者及家属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及心理负担,因此需要护士进行耐心的讲解。护士应针对患者及家属的担心内容,例如手术的原理、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认真负责的讲解,同时还要对手术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过程进行说明,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1.2.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进行中护士也应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操作,首先应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保持患者俯卧,在患者的右侧肩下放置斜坡垫,使患者的头偏向右侧,以在保持患者正常呼吸的条件下避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操作时在透视下形成重影[5]。并且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患者持续吸氧,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低氧血症及心律失常现象。除此之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及面色,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防止患者呼吸道阻塞,保持其呼吸道通畅。若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持续不断下降,应及时退出内镜,并保持患者平卧,以防止患者发生严重后果。同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护士应努力配合医生的操作,首先注入少量的造影剂确定发生梗阻的位置,将导管注入梗阻部位以上的胆管内,吸出淤积的胆汁,再注入造影剂进行明确的诊断。当确定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后,应用导丝超选技术,送导丝越过狭窄部位后留置导丝并退出导管。应注意的是,留置导丝时,医生与护士外拉及内插导丝的步调应保持一致,以避免导丝在乳头处弹出[6]。

1.2.3术后护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及腹痛的症状,并观察患者皮肤瘙痒、黄疸等的消退情况,密切关注患者粪尿颜色的变化。同时,由于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细菌等微生物侵入人体,因此应防止患者胰腺炎、胆管炎及脓毒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射频消融技术的应用,患者可能出现胆道穿孔及出血,因此需要护士的随时检查及护理[7]。

1.3评价标准

对患者实施护理前及实施护理后的VAS(视觉模拟评分法)、SDS(抑郁自评量表)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比较分析,分数越高就表示患者的心理状况越差。同时采取问卷方式让家属对护理认可程度进行评分,共分为3个选项: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VAS、SDS及SAS变化情况

实施护理后患者的VAS、SDS、SAS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结论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是一种新兴技术,也是目前治疗胆道狭窄的主要手段,而护理作为临床诊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过程中,具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作用[8]。本次研究表明,在实施护理措施后,患者的VAS、SDS、SAS值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实施护理后家属满意例数明显升高为54例,一般及不满意患者例数均明显降低,护理后家属认可度明显提高,因此说明,护理措施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效果有影响,护理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多文.内镜移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护理配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3):119-120.

[2]胡祝女,宋勤,戴顺姿.护理程序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4):172-174.

[3]王书智,吴军,王淑萍,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胆道狭窄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44-46.

[4]李雪敏.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8):622-624.

[5]吴莉君,聂占国.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并发症及护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2):151-153.

[6]石荣霞.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212-213.

[7]陈涛,张炳印,汤礼军,等.治疗性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3):245-248.

[8]陈凤琴,张竞秋.专科护士在ERCP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6):779-781.

论文作者:罗巧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下射频消融联合支架置入治疗胆道狭窄患者的护理论文_罗巧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