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市场波动性的实证研究_国民收入论文

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商品市场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波动形态的测定

系统地研究新中国商品市场波动总体态势,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对波动次数的具体测定。本文根据笔者的研究方法,将1953—1994年中国商品市场测定为10次波动。

商品市场波动是对商品市场上商品供应和商品需求均衡状态的一种偏离,是商品流通规模扩张与收缩的交替出现。流通规模呈绝对下降的波动属于古典波动;流通规模绝对量不下降,相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与下降的交替,这种循环属于增长波动。

一次完整市场波动包括繁荣、危机、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两个阶段和两个转折点。两个阶段分别是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复苏和繁荣同属于扩张阶段,危机和萧条同属于收缩阶段。两个转折点,就是俗称的“顶峰”(波峰)和“谷底”(波谷)。确定一次完整的市场波动,可以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也可以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②]本文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是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从谷底到谷底计算的市场波动,除了起点与终点以及各阶段的排列次序不同以外,与从波峰到波峰计算的市场波动,其本质完全一样,只是计算方法的不同。

为了研究方便,本文还给出几个重要波动术语的定义。波长L是指一次完整的市场波动的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或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的时间长度(一般可用年、季或月来表示,本文用年表示)。

平均波长L则是在一定时期内每次波动平均的时间长度。其计算公式是:

期内市场波动发生的频繁程度,即发生频率,它从时间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流通规模的稳定程度。

波动振幅W(简称波幅),是指流通规模增长水平在某次完整的市场波动中由顶峰到谷底的落差,它是衡量该次波动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是:

W=Y(Pi)-Y(Ti)

式中W为波动幅度,Y(Pi)为波峰时的流通规模水平,一般用增长率表示,Y(Ti)为波谷时的流通规模水平,一般也用增长率表示,下标i为波峰或波谷的序号。

对商品市场波动形态的测定,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考察指标的选择。鉴于统计资料所限,本文选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考察指标,来描述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形态。

在1953—1994年间,通过采用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的测定方法,新中国市场共经历了10次完整的波动(见表1)。在这10次波动中,古典型波动2次,增长型波动8次,波长最长的为7年,最短的为3年,平均波长为4.2年。这42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增长率是10.6%,以此为中值,42年中有16年处于中值10.6%以上,形成高潮期;26年处于中值以下,形成低潮期。还必须进一步分析的是,改革以前1953—1978年26年间,只有3年处于高潮期,23年处于低潮期;改革以来1979—1994年16年间,情况恰恰相反,只有3年处于低潮期,13年处于高潮期。因此,改革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市场波动形态差异巨大。

表1 1953—1994年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形态

波序 年份波型 波长(年) 高潮(年) 低潮(年)

Ⅰ1953-1956 增长型 3 12

Ⅱ1956-1959 增长型 3 12

Ⅲ1959-1966 古典型 7 16

Ⅳ1966-1969 古典型 3 03

Ⅴ1969-1972 增长型 3 03

Ⅵ1972-1975 增长型 3 03

Ⅶ1975-1980 增长型 5 14

Ⅷ1980-1985 增长型 5 41

Ⅸ1985-1988 增长型 3 30

Ⅹ1988-1994 增长型 7 52

10 1953-1994

古典型:2平均

16 26

增长型:84.2

注:本表根据表2计算。

表2 1953—199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国民收入比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国民收入

总额(亿元) 增长率(%, 总额(亿元) 增长率(%,

上年=100)上年=100)

1953 323.325.270914.0

1954 356.18.3 7485.8

1955 364.02.2 7886.4

1956 424.016.5882

14.1

1957 441.64.2 9084.6

1958 481.29.0 1118 22.0

1959 556.515.61222 8.2

1960 595.47.0 1220 -1.4

1961 537.7

-9.7996 -29.7

1962 543.71.1 924 -6.5

1963 544.80.21000

10.7

1964 572.75.11166

16.5

1965 590.13.01387

17.0

1966 632.87.21586 17.0

1967 679.17.31487 -7.2

1968 649.2 -2.41415 -6.5

1969 698.25.51617 19.3

1970 728.84.41926 28.8

1971 776.96.62077 7.0

1972 853.59.92136 2.9

1973 917.77.52318 8.3

1974 967.45.42348 1.1

1975 1046.4

8.22503 8.3

1976 1099.0

5.02427 -2.7

1977 1174.3

6.92644 7.8

1978 1264.9

7.73010 12.3

1979 1476.0

16.7

3350 7.0

1980 1794.0

21.5

3688 6.4

1981 2002.5

11.6

3941 4.9

1982 2181.58.9

4258 8.2

1983 2426.1

11.2

4736 10.0

1984 2899.2

19.5

5652 13.6

1985 3801.4

31.1

7020 13.5

1986 4374.0

15.1

7859 7.7

1987 5115.0

16.9

9313 10.2

1988 6534.6

27.8 11738 11.3

1989 7074.28.3 13176 3.7

1990 7250.32.5 14384 5.1

1991 8245.7

13.7 16557 7.7

1992 9704.8

17.7 19845 14.4

1993 12462.1 28.4 24882 15.1

1994 16264.7 30.5 12.6

1995 20620.0 26.8 7.0

1996 2460019.3 9.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第33、35、611页;《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年鉴(1996)》第42、560页。

注:1994至1996年总量经济增长率以国民生产总值为考察指标。国民收入总额按出年价格计算,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增长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二、波动的表象特征

1.波动的无规则性

前面的考察已经证明,建国以来,中国市场出现了10次完整的波动,每次波动的波长并不规则,平均长度为4.2年。最长的波长达7年,最短的3年。在10次波动中,实际上有4种波长类型(见表3)。其中,波长为3年的次数最多,达6次,波长为5年的2次,波长为6年、8年的分别为1次。由此可见,波长频率极大值是持续时间(波长)为3年的波动。波动持续时间为4年的并不是一极大值。

表3 1953—1994年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频率分布

注:本表根据表2计算。

图1 1953—1994年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频率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市场波动的波长频率分布,未能接近泊松分布曲线,不符合统计离中趋势的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这些分析表明,中国商品市场波动中各种波长的频率分布确实显得十分无规则,每次波动的持续时间具有相当大的伸缩性。波动无规则和伸缩性大,主要是由于外部因素的作用,促使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发生频率加快或减慢。商品市场波动无规则的具体含义是:商品市场上流通规模的扩张和收缩不遵循一个一定的时间轨道,波峰或波谷常常出人意料地提前或滞后出现,市场运行的“随机震荡”很强,缺乏秩序。

2.强波倾向

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波动幅度大,呈现强波倾向。按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由波峰到波谷的落差衡量波动幅度,最小落差为1.1%,最大落差达25.3%(并且出现两次),平均落差也达13.3%(见表4)。

表4 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波幅

注:本表根据表2计算。

前面还谈到过,改革前后的波动形态差异巨大。就波动幅度来说,这种差异似乎令人惊异不解。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国策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程度大大增强,波动幅度明显下降。然而,中国商品市场运行则不同,1979年以来稳定性程度反而下降,波动幅度明显上升。1953—1978年这26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平均增长率为6.4%,所经历的7次波动的平均波动幅度为11.3%,两者的比率是0.57;1979—1994年这16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平均增长率为17.5%,所经历的3次波动的平均波幅达18%,两者的比率是0.97。这说明实行新国策以来,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大大加快了,同时波动幅度也明显上升。这种强波倾向阶段性转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改革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统制经济体制,政府对物价、消费品市场供求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市场发育被严重束缚和扭曲。改革以来,政府对物价、消费品市场供求的管制放松了很多,价格逐渐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市场各种主体活力大为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迅速增长,但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尚未到位,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各种摩擦因素不时地冲击市场,导致了流通秩序混乱,这样波动幅度也随之上升。

还可以将改革以前26年间分为两个不同时期来考察。1953—1969年期间经历了4次波动,平均波动幅度为17.6%。1969—1978年期间经历了3次波动,平均波动幅度仅为2.9%。这两个时期是以1969年那次波峰为界,姑且将1969年以前称为第一时期,1969—1978年称为第二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是实行统制经济体制,为什么波动幅度相差如此之大?这是因为第一时期历经了几次巨大的政治动荡,主要是1958年的大跃进以及后来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第二时期虽然有过1974年的“批林批孔”和1976年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等几次政治运动,但其破坏力相对第一时期的政治动荡来说毕竟要小得多。因此,第二时期波动幅度大幅度下降。

这样看来,1953—1994年的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其实可以按照波幅的大小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改革前两个时期和改革后时期,权且称之为第一、二、三时期(见表5)。这样分期,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强波倾向的阶段性转化特征。

表5 中国商品市场波动三个时期的划分

时期年度 波动幅度(%)

第一时期

1953—1968年 17.6

第二时期

1969—1978年 2.9

第三时期

1979—1994年 18.0

注:本表根据表4计算

三、商品市场波动与国民收入总量波动的对比分析

为了对比分析中国商品市场波动与总量经济波动,很有必要对同期1953—1994年间的总量波动形态作一描述。与对商品市场波动形态的描述一样,对总量波动形态的描述首先也有一个指标选择问题。总量波动可供选择的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社会总产值(GSP)和国民收入(NI)。我国正式统计刊物没有提供GDP的资料,GNP的记录只是从1978年才开始,因此GDP和GNP两个指标都不能使用。GSP的正式统计资料相对说来比较齐全,但是GSP包含相当大的重复计算成份,用以测定总量波动,准确度不高,也不宜选用。因此,剩下的可供选择指标只有国民收入NI了,NI能基本上克服上述三个指标的缺陷:(1)从1950年开始它就有口径一致的记录,因此时间序列数据最齐全;(2)重复计算的成份相对于GSP来说要小了些;(3)基本接近国际通用的GDP指标,便于进行国际比较。鉴于国民收入NI具有的上述三个优点,本文选用NI指标来描述国民经济总量波动形态。

根据历年国民收入NI的环比增长率,通过采用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的计算方法,可以测定总量经济的增长经历了10次完整的波动(见表6)。这10次波动中,古典型波动3次,增长型波动7次,波长最长的为8年,最短的为2年,平均波长为4.2年。以平均每年增长率(1953—1992年)7%为中值,1953—1994年42年中有25年处于中值以上,形成高潮期;17年处于中值以下形成低潮期(高潮期、低潮期不同于每一次波动的扩张期和收缩期)。以10年为一个观察期,总量增长势头量糟糕的是60年代,竟出现了2次古典型波动,5年时间负增长;70年代也相当糟糕,出现了一次古典型波动,其余年份增长率平缓;50年代和80年代相对来说较好。以改革前后两个时期来考察,总量增长大起大落的年份主要出现在改革以前时期。改革以来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有所提高,不仅没有出现古典型波动,而且几次波峰年份(1984—1985、1988、1992年)的峰值也明显低于改革以前时期的波峰年份(1958、1965—1966、1969—1970年)。

表6 1953—1994年中国总量经济波动形态

注:根据表2计算。

对比分析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形态(见表1)和总量波动形态(表6),容易发现两个形态大体上相吻合,同期都出现了10次波动。以历次波动的波峰、波谷出现年份来看,商品市场和总量经济的10次波峰年份有6次重合(1953—1956、1966、1975、1985、1988年都是市场波动和总量波动的波峰年),商品市场另有两次波峰年份滞后于总量波峰(1959和1980年为市场波峰年份,1958和1978年为总量波峰年份),两次波峰年份超前于总量波峰一年(1969和1972年为市场波峰年份,1970年和1973年为总量波峰年份)。商品市场和总量经济的10次波谷年份中,有5次重合(1957、1961、1974、1976和1986年都是市场波动和总量波动的波谷年),商品市场另有4次波谷年份均滞后于总量波谷一年(1955、1968、1982、1990年是市场波谷年份,1954、1967、1981和1989年是总量波谷年份)一次波谷年份1970年则出现了混乱,畸形地超前于总量波峰(1972年)两年。商品市场和总量经济的波峰、波谷都完全重合的有3次波动,即第2次波动(1956—1959年、波峰年份1956年,波谷年份1957年)、第7次波动(1975—1980年,波峰年份1975年,波谷年份1976年),第9次波动(1985—1988年,波峰年份1985年,波谷年份1986年)。综合对比分析10次商品市场波动和10次总量波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商品市场波动或者和总量波动重合,或者滞后于总量波动1年。这里的重合和滞后主要是就波峰和波谷出现年份而言。出现异常的是1969—1974年间商品市场的两次波峰和两次波谷年份,与总量波动无规律可循。这6年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相当平稳缓慢,而同期国民收入增长则出现了两次明显的波谷年份(1972和1974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分别为2.9%和1.1%)。撇开这6年不计,其他年份商品市场波动与总量波动或重合或滞后于一年,说明了总量波动形态决定着商品市场波动形态。一般来说,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势头好,就会带来商品市场的繁荣,反之商品市场就萧条。商品市场状况如何,正好是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反映。总量增长势头状况有时当年就在商品市场上得到反映(即商品市场波动和总量波动的波峰或波谷年份重合),有时滞后一年在商品市场上得到反映(即商品市场波动的波峰或波谷年份滞后于总量波动一年出现),但是不可能超前在商品市场上得到反映,因为是总量波动决定商品市场波动,商品市场波动是对总量波动的综合反映,而不是相反。1969—1974年间商品市场波动和总量波动之间的这种反映出现了混乱、无规律可循,那完全是来自经济系统以外因素的干扰。

商品市场波动具有纵向的无规则特征和横向的强波倾向特征,同样,总量波动也具有这两个外在特征。

(1)纵向的无规则特征

前面的考察证明了自1953年中国总量经济出现了10次完整的波动,每次波动的波长不规则,平均波长为4.2年。在这10次总量波动中,有4种波长类型(见表7)。其中,波长为3年的有4次,波长为2年、7年的分别有2次,波长为4年、8年的分别有1次。由此可知,频率极大值是持续时间(波长)为3年的波动,波动持续时间为4年的并不是一极大值,仅出现了1次。

表7 1953—1994年中国经济波动的频率分布

注:根据表2计算。

图2 1953—1994年中国经济波动的频率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总量经济波动的波长频率分布,未能接近泊松分布曲线,代表平均持续时间(约4.2年)的波长,其频率不是取一极大值,而且离平均持续时间越近,频率取值并不见得越大,越远,频率取值也不见得越小。这表明中国总量经济波动中各种波长的频数分布显得相当无规则。

联系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波长频率分布,容易发现商品市场波动和总量波动的波长频率分布都未能接近泊松分布曲线,两者在波动的无规则性方面是很相似的。

(2)横向的强波特征

总量波动不但波长的频数分布显得相当无规则,而且波动幅度大,呈现强波倾向。按国民收入增长率由波峰到波谷的落差衡量波动幅度,最小落差为5.9%,最大落差达51.7%,平均落差为15.3%(见表8)。以1978年为界作为改革前后时期来考察,改革以前时期波动十分剧烈,其间所历经的7次波动平均落差达18.9%,高于全时期的平均落差(15.3%)3.6个百分点,并且其中3次波动的落差都在20%以上,实可谓“大起大落”了。改革以来时期波动幅度明显下降,所历经的3次波动平均落差为7%,低于改革以前时期波动的平均落差11.9个百分点,也低于全时期波动的平均落差。这再一次说明实行改革开放新国策以来总量经济增长的稳定程度确实有所提高,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起大落。

表8 1953—1995年中国经济总量波动的波幅

注:根据表2计算。

联系中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强波特征,又很容易发现商品市场波动和总量波动横向的共同特征都是波动幅度大,呈现强波倾向。但是,两者又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波动幅度阶段性差异。改革以来,总量波动幅度明显下降,而商品市场波动幅度较之改革以前却反而上升了。改革以前总量波动幅度大于商品市场波动,改革以来商品市场波动幅度则明显大于总量波动。这种差异转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80年代中期以来流通领域的混乱所致。

* 此文系我博士论文《转轨时期的中国商品市场波动分析》中的第五章。

注释:

①刘易斯:《增长与波动》,华夏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第6页脚注。

标签:;  ;  

中国商品市场波动性的实证研究_国民收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