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工程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导流部分的技术实施,无论是施工步骤还是施工内容都是相当严格。其中导流施工技术,以其具有的较强的导流效果和较高技术要求,在保证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应用
一、导流施工技术简介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往往在河道之中,在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做好施工的规划工作,保证施工技术具有足够的可行性。导流施工的目的在于控制和引导水流,施工过程中流水应该绕过使用地区,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一方面可以避免施工内场地被积水渗透,同时也能规避汛期对工程的影响,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导流施工技术涉及到的门类非常广泛,在施工开始之前应该结合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以及当地的地势和水文情况来确定选择何种施工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导的问题有工程的难度系数、调蓄功能以及周围的环境和周边的生态环境等等。在坝址确定之后才能开展明渠布置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建设厂房,保证水利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的考虑因素
施工人员在修建水利工程时,需要按照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特点来设置一些必须设施对施工地的水流情况进行有目的引流,为了保证施工技术的顺利完成就需要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技术来对施工地进行改造,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通常包括施工的截留环节、施工的基坑排水环节以及下闸蓄水等操作,施工人员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对上述的施工操作过程以及步骤进行合理的安排,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述施工步骤的影响。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步骤的安排,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通常水利施工导流技术在施工中要注意落实以下几个方面:
1、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勘查施工地,也就是选址过程,这是水利施工技术的一地个阶段,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勘查施工地的地质条件以及地形,另外还需要考察施工工程量大小以及施工导流的施工方案的制定。
2、在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地的位置以及枢纽的布置进行合理的规划,当前一个施工步骤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就施工地的导流以及明渠进行合理的布置。
3、施工人员在上述两个施工步骤完成后,还需要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对施工过程的施工周期以及施工时间的分布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施工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的时候还需要对施工导流时段进行合理的划分。
4、除了上述因素外,施工人员还需要考虑施工的地形特点以及地质情况,另外还需要对施工的航线特点以及施工的下游供水等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
三、导流施工技术设计的范围
问题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保证整个导流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水流进行引导。因此,在方案的设计和布置过程中,首先要考虑考整个方案设计的实际性,是否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根据相关的项目。导流施工技术的目的是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防护,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导流施工过程涉及的因素较多,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因此在进行施工设计之前要对整个施工地势进行全面的勘察和分析,明确整个水利工程附近的建筑物分布情况和其他建筑的分布情况,结合具体的分析结果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与此同时,很多水利工程施工现场附近可能存在很多居民,也许在建設过程中会涉及相关的搬迁交流等,因此制定导流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分析,从而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保障水利工程的有效进行。
四、导流施工技术的类型和应用方式
导流施工技术,使用的范围较广,以水利工程为例,这项技术在工程中面临不同情况时需要有不同使用方式。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分析,确定具体应该使用何种类型的导流技术。根据地形,水文状况,地质条件等因素,可以将导流施工技术分为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又可以将这2种方法进行具体划的划分,具体划分如下。
1、全段围堰法
全段围堰法是一种通过将河道全段一次性拦截,然后进行导流施工的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河床狭窄,水流较急,基坑作业面积不大的施工环境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适用于两岸平缓或者有较为宽广的滩地上,就是在河岸或滩地上修建流水渠道,并在河道需要导流的地段修建两道横向围堰,将这两道横向围堰修建在水利工程的上下游,防治水流进入这断河道,让其通过河岸或滩地上的水渠下泄流水。
1.2隧洞导流
隧洞导流比较适合导流量不大或河道两侧地形比较陡峭的施工环境,但在使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周围环境。要考虑地形因素,尽量直线修建隧洞,如果修建时有需要转弯情况,转角的角度需要小于60。,转角位置的隧道半径是直线区隧洞半径的至少5倍,需要注意的是除转角处以外的隧洞都需直线修建;要选择地质良好的区域,隧洞修建时要避免与岩层、断层和破碎带平行,两者的倾角、夹角都要大于45。最后隧洞进出口与河道夹角不能过大,与河道上下游围堰坡脚距离要超过50m。
1.3涵洞导流
涵洞导流主要适用于河道水流量较小或进入枯水期时,这时期河道水流对工程的影响较小,可以在河流的下游修建挡水围堰建筑物,引导河道水流在通过涵洞后朝下游流动,在修建涵洞时尽量直线修建,有助于减少淤泥、渗漏等情况,确保河道流水通畅。涵洞疏导的灵活性较强,使用方便,有益于减少工程施工成本。
1.4渡槽导流
渡槽导流适合使用在枯水期或水量较少时期建设的小型工程中,其主要使河道内的流水通过由桥梁、隧道或沟渠等组成的输水系统,越过河流,道路,建筑,公路等障碍,并将之引向设定好的地点。这种方式常用在调水、灌溉、排水工程中。
2、分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也被称为分期围堰法,是一种在工程量大,河道较宽时,不可能同期进行施工时,进行分期导流的方法。
2.1底孔导流
底孔导流一般发生在分期围堰的一期工程之后,就是用混凝土建成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底孔,并把这些底孔当做排水通道,让水流通过底孔流到下游,在需要时进行封堵,适用于修建高坝,但这种方式在疏导期又有被堵塞的危险。
2.2缺口导流
缺口导流适用于汛期河流暴涨,遭遇洪水等突发状况,这种状况会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正常开展。为了保证工程可以正常施工,在建设时常会预先留好缺口。修建缺口不能忽略施工状态,建筑泄洪能力,建筑结构的影响,在水位回落,汛期结束后就可以补全缺口。
2.3疏齿导流
疏齿导流与缺口疏导相似,就是在重力式混凝土水利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预留疏齿状的缺口进行过水,在水利工程建筑体升高时,使河水交替通过缺口导向下游。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导流施工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对于优化工程成本与施工工艺具有积极作用。为了促进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必然要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其实际效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世锋.浅谈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23):127.
[2]孙海燕.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29):22.
[3]许朝会,孙凡永.浅谈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0):6-7.
[4]于春红.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11):103-105.
[5]吴玉凯.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46):205-206.
论文作者:郭生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围堰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河道论文; 水利论文; 隧洞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