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市场空间的重要突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_农村基础设施论文

扩大内需市场空间的重要突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_农村基础设施论文

拓展内需市场空间的重要突破口——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需论文,突破口论文,基础设施建设论文,农村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有两个重要因素一直起着驱动力的作用,即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和不断扩大的海外市场。然而,近年来情况有了变化。目前国内消费需求出现了日趋萎缩的势头,东南亚危机已造成我国出口下滑。在目前条件下,我国更大规模扩展海外市场,以争取更多发展空间的策略还难以实现。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把着力点放在拓展内需市场空间上,加大国内消费启动力度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国,我国国内可开拓的市场空间很大,问题在于能否选准拓展方向以及如何开拓。如果把拓展市场方向瞄准潜力巨大的农村,大力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并与满足城镇高层次消费有机结合起来,将会给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开辟广阔的天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差不多10亿的农村人口。然而,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拓。资料表明,现在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80年代中期城镇居民的水平,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断层”。如果能够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使农村居民消费能及时填补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后留下的市场空白,10亿农村人口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怎样才能有效地启动农村消费?笔者以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投入是关键。因为目前落后而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实际上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产生制约农村消费需求各种因素的根源所在。

首先,落后而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着农村现代产品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较为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是现代消费的先决条件。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还缺乏必要的现代消费条件,道路、供电、供水、通讯、电视信号接转等设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是许多家电产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摩托车、家用电脑等难以较大规模进入农家,农村继城市家电热后,没有随之兴起家电热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拓展农村现代产品消费市场,必须大规模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其次,落后而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只是工业品下乡的需要,其实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就农业本身来说,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薄弱,许多地方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没有明显的改变,农业现代化进程步履艰难。同时,不少农村受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电力短缺等要素的影响,不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不通畅,造成周期性的积压,而且当地资源也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乡村工业发展慢且层次低、效益差。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水平及其购买力密切相关,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第三,落后而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着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在现代流通中,对潜在市场的开拓,必须有比较完善的销售服务作后盾,即能够及时而有效地为消费者提供诸如新产品宣传、送货上门、上门安装、维修、技术咨询等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而这些只有较为发达的流通体系才能做到。从目前的农村流通体系状况看,显然远不适应现代大流通的需要。以往一直作为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的供销社系统,在实行承包、租赁、拍卖或“社有民营”以后,许多地方已经“线断网破”不成体系,经营网点和人员流失严重,在农村市场的主渠道功能日趋萎缩。而大量新兴的农村个体商业,虽然可以满足农民的一般消费需求,却因分散、实力弱、素质差而无力开展系统的商业服务,所以在现代流通中只能起辅助作用,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农村流通体系的这种状况,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市场销售规模的扩大。可见市场开发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流通体系的发达程度。因此,改变目前农村流通体系的散乱状况,重新规划和构造功能比较齐全、适应大流通需要的现代流通体系,已成为有效开拓农村市场的迫切要求。然而,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必须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先行条件,尤其是农村消费分散的特点,又加大了农村流通网点建设的成本和难度,因而在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情况下,任何构建现代农村流通体系的尝试都将难以奏效。

以上所列举的几个方面,已足以说明造成农村有效需求不足的症结所在。应引起重视的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当前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直接需要,更主要的是可以对拉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产生连锁效应。一是规模效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社会公共工程,因而所需的投入也是巨大的,这将较大规模地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特别是相关产业产品的需求。二是长期效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的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可以在较长时间里持续消化目前已经形成的过剩生产力,同时又可以为长期经济发展蓄养后劲。三是乘数效应。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必将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扩大农村购买力,增加对工业品的需求,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从我国的现实条件来看,要在短期内大规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恐怕还难以做到。但如果把它作为近中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一套可行的政策,并分步加以实施,则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首先要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基础设施发展思路进行适当调整,实现两个重点转变。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转为向农村倾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以水利设施建设为主转向生产、生活设施综合配套发展。根据调整后的思路,重新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包括一些重要的专项计划,如农村道路建设计划、农村供电计划、农村通讯计划、农村供水计划,等等。

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问题,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能否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便成为全部问题的关键。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制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已不再是资金短缺的障碍,而是大量的富余资金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问题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吸引一部分社会闲置资金投放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可供选择的思路是:(1)明确界定农村基础设施的性质,即公益性的,有偿使用的。 这种性质的潜在意义在于,农村基础设施作为社会公共事业,政府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动用公共资金给予必要的资助。同时,为使社会投资者获得投资收益,增强再投资能力,使基础设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对使用者收取服务费用。(2)实行企业化经营形式。(3)采取除政府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地区给予财政资助外,还应鼓励多渠道投资的多种筹资方式。一是设立专项投资基金;二是发行项目建设债券;三是通过在建项目公司上市定向募集资金;四是鼓励公共事业单位和企业参与投资和经营;五是有些项目还可以实行当地农民劳动投入、土地占用和相关企业物质投入折股合作经营,等等。

总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目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农村劳动力低廉这一难得的机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仅可能会成为启动国内有效需求的重要突破口,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也将会是持久的、不可估量的。

标签:;  ;  ;  ;  

扩大内需市场空间的重要突破--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_农村基础设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