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高要区城区市政道路设施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_李建洪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市政工程管理所 广东高要 526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基础性设施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城市市政道路设施的维护量也在逐年增加,本文介绍了高要区城区市政道路设施现状,分析管养难度大的原因,根据多年的市政工作经验,对市政道路设施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法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要;市政道路设施;管养难度大的原因;分析;措施

1前言

高要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达1620mm,特别汛期4-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按水文年统计)。由于集中汛期的水量多以洪水的形式出现,故城区市政道路防洪防涝的工作量大。肇庆市高要区市政工程管理所,属财政差额预算拨款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跟许多发展中城市,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高要区市政道路也承负着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交通流量大幅增加、交通供求矛盾日益加剧等多重压力,财政养护资金投入相对滞后,虽然目前建设养护管理等多项工作能按时完成,但也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市政道路设施养护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2当前的市政道路设施现状

2.1市政道路设施的基本情况

肇庆市高要区市政工程管理所管辖的高要城区的道路交通受地形所限,城区北面临江,南面背靠群山,面积狭小,容易造成内涝和积水问题,对道路养护不利。中心城区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管养的道路47条,总长度45.45千米,道路总面积151.3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面积87.5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63.8万平方米。

2.2现有道路等级及管养体系

管养的47条道路中,其中主干道9条,次干道24条,支路14条。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第3.5.2条关于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见表1.1)的规定,将道路分类统计和分析。

据统计,超期服役道路中,主干道1条,次干道3条,支路2条。超期服役道路长度占总道路长度的13%,面积占总道路面积18%,比例均比较低,往往很多道路非但未能超期服役,未达到设计年限就提前淘汰了。东西走向贯穿城区的有四条街道,分别为南兴路、府前大街、湖西路及沿江路,而连接国道324线、省道272线、273线的过境路只有南兴路与湖西路(湖西路分时段限行)允许大货车通行,主干道南兴路2007年建成通车,至今11年,不足15年,路面病害严重,2018年重新升级改造。府前大街定为严管街,严禁一切大货车辆通行,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12年,病害较少,路面状况良好,而沿江路同样也为了确保堤围安全禁止1.5吨以上货车行驶,2011年建成通车至今已使用7年,没有破损维修记录,行车使用效果较好。高要城区24小时允许大货车往金渡方向行驶的只有文峰路,文峰路的通行能力已达到极限,2011年建成至今仅7年,已破损不堪,多次修补路面都无法满足日常通行需要。因此,超负荷行驶是影响道路寿命的重要原因。

3市政道路设施存在的问题

高要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是造成管养难度大的外部因素,但现有的建设和管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却是主要原因。

3.1地质较差,超负荷行驶雪上加霜

由于高要城区道路地质状况较差,道路路基很多是淤泥和砂结构,再加上城区没有专门的过境公路,日常途经城区的大型超重运输车辆较多,导致城区主要道路长期遭受超负荷辗压而破损严重,如湖西路2016年底完成升级改造后限制大型车辆通行,道路相对保持完好,但2018年以来,许多超限超载大型货车在该路段通行,湖西路逐渐出现了破损、龟裂现象,城区南兴路、清平路、文峰路、和平路、锦纶街等道路也因同样原因破损严重,制约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以及影响了城区投资环境。

3.2设施的建设标准低

早期市政道路设施建设的标准低,缺乏超前意识,导致城区路网“先天不足”。大部分采用设计车速40公里/小时,设计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结构。如上述提到远未达到使用年限的南兴路2007年升级改造时就曾因设计标准高,建设资金大而不得不多次优化,降低建设标准,从而大大缩短了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给后期管养带来较大压力。这个事例在高要区市政道路建设中并非个案。另外,市政设施维护管理数量、面积与投入的维护管理人员(目前整个城区负责巡查的人员不足20人)、养护机械和资金比例严重失衡。由于投入的市政设施维护方面的人员和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各项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养护很难得到及时维护,破坏设施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设施的维修尤其是道路的维修工作跟不上就会降低道路通行能力,进而造成较大面积的破损路面,如此恶性循环。

3.3市政道路管养欠科学

近年来,我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压力比较大,为了有效降低PM2.5和PM10颗粒物含量,而采取连续不断的道路洒水降尘,进行扬尘污染源管控。路面洒水频率过高,导致路面长期处于湿润状态,水渗透路基,加快了路基不可逆转的损害。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与市民实际生活需要有较大差距。目前还有部分道路及居民区没有配套公共停车场,占用道路建设的临时路边停车位既影响道路使用功能,还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

4应对措施与建议

4.1加快城区过境道路建设

加快城区过境道路建设,更好地发挥城区道路交通疏导作用,有效缓解城区道路交通压力。同时,配合阅江大桥的开通,加快高要大道、新兴江大桥、江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

4.2加强建管结合,优化道路环境

建立专职巡查人员和专职养护维修人员的良性互动、联动机制,第一是明确专职巡查人员职责,确定巡查范围和项目并规定巡查频率,如发现设施缺失损坏现象,及时报告处理并按照规定做好巡查记录。第二是明确养护维修人员在接到工作任务时,限时按质完成抢修任务。加快推进高要沿江风光景观带项目和高要城区整体城镇化建设升级改造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同时,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途经城区的运输车辆的治超查处力度,严格控制大型货车的通行线路,制止超限大型货车通行,禁止大型货车在新建或新改造完成的道路上行驶,有效减轻道路承载负荷,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优化道路交通环境。

4.2设立道路设施专项资金,提高道路设计标准

政府设立市政道路设施专项养护资金,报经人大审议,列入同期年度财政预算,划归城市管理部门专款专用,用于城区市政道路的管养。及时对损坏的道路进行修复,以及对淤积排水管、渠进行清淤疏通,确保道路设施的完好,降低路面积水发生率,以提高和恢复整个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同时,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标准进行市政道路的升级改造和新建工程建设,抓好高起点规划,落实高标准建设,促进高效能管理。

参考文献

[1]梁咏诗,高晓松,魏宏.浅析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5):18~19.

[2]兰青格勒.浅析市政道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15):292~293.

[3]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6.

[4]肇庆市城市规划设计院,高要市南兴路雨水管渠实施的建议,2011.

论文作者:李建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  ;  ;  ;  ;  ;  ;  ;  

肇庆市高要区城区市政道路设施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_李建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