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是生产力之父--兼论生态优先律_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学是生产力之父--兼论生态优先律_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是生产力之父——兼论生态优先规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生产力论文,之父论文,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为了人类第三个公元千年的辉煌,作者从全新的视角对人类文明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深刻反思后发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然归宿,同农业文明取代原始文明和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是历史的必然一样,生态文明即将也必须取代工业文明;而文明作为经济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都有与自身相适应的生产力系统。建立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是工具生产力系统,而植根于生态文明的是也只能是生态生产力系统;在生态生产力系统下,生态的生产力之父地位得以确立,并为人类所认同;正因为这样,生态价值至高无上,生态利益是人类超越一切的最根本利益,生态应该也必须优先,生态优先规律是(或应该是)生态生产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一、将人与自然截然对立起来,从而导致生态劣化并最终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传统工具生产力理论,及将人与自然有机统一起来,内涵天人之约,从而有利于生态优化,并最终使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新生产力观——生态生产力观的二元价值取向

在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中,人类崇拜自然力,并构筑了以原始劳动为基础的蒙昧经济大厦;在工业文明中,人类似乎成了自然界的主宰,对自身的崇拜取代了对自然力的崇拜,并构筑了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经济大厦;在生态文明中,人类转而追求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由此构筑的必定是以知识价值为支持系统的生态经济大厦。

1.在生产力运行史上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视自然为敌的自然观,最终将人类导入生存困境。

什么是生产力?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中,人们大致都对生产力界定如下:生产力就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以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这种纯粹从经济视角出发的工具性界定不仅未把生态系统纳入生产力的视野,反而视自然界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把人类摆在了自然界征服者的地位,认为发展生产力的活动是也仅仅是人类向自然单向索取的运动。一部(迄今为止的)生产力运行史,实际上不过是一部悲壮的天人“斗争”史!在较量中,虽然人类有时也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从根本上看,人类同自然界的较量没有也不可能有最终胜利者。终有一天——接近“地球生态极限”的一天,自然界会对藐视它的人类亮出“黄牌”,甚至以自身固有的抗争方式对人类的所有胜利行使“一票否决权”,无情地出示“红牌”。而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这一天即将来临!

2.人类与自然的“天人之约”——一种新的生产力理论呼之欲出:使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在空间上优化、时间上无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力观。

为了迅速关闭被工业文明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使人类走出日趋严重的生存与发展困境,必须按“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决定人们行为价值取向的基本理论范畴——生产力。为此,作者构建了将生产力置于生态文明全新视野之下的生态生产力观。生态生产力理论认为,所谓生产力,就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以使人类与自然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和谐运作、持续发展和价值最大化的能力或趋向。

二、生态生产力观认为,生态生产力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元始地位——生态系统不仅孕育了生产力系统本身,而且决定着生产力系统能否继续存在和以什么状态存在(即存在和运行质量),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生态是生产力之父

1.优化的生态系统不仅孕育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从而创造了生产力系统,而且提供了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元动力”,甚至优化的生态本身就是巨大的生态生产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因而,保护和优化生态系统就是保护和优化生产力。

所谓优化的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循环都是按最优的自然法则进行的,在这种生态系统下,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能量能够达到最优的动态平衡,各种自然资源的再生与循环按自然固有的法则顺利进行。

2.劣化的生态系统必然破坏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环境,削弱直至吞噬生产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劣化的生态本身就是巨大的负态生产力,使人类陷入可怕的生存危机,因而,破坏生态系统就是破坏生产力,破坏人类的生命线,是对生命世界的最大犯罪。

所谓劣化的生态系统,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局部或大部由于人格化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致于整个生态系统或其子系统不能按自然的法则进行循环,丧失了天然的运行规律,内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受阻。

三、既然生态是生产力之父,生态利益是人类超越一切的最高利益,生态系统的综合状况决定生产力系统的运行走势,因而,生态就应该也必须优先,生态优先规律不仅是生产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而且必然也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神圣的最高法则

1.生态利益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的利益不外乎三个层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个层次的效益在人类的利益结合体中各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生态效益是指在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同时保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保持生产力的可持续运行能力,以满足全人类的整体和长远需要的效益。由于生态效益代表的是全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因而它必然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压倒一切的根本利益。

2.生态应该也必须优先。由于生态是生产力之父,生态利益是人类的最高利益,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把生态利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的完美统一和动态平衡。而统一的基础是生态优先。为此,必须对人类的一切活动进行生态论证,将保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既然生态是生产力之父,生态优先规律是生产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我们必须尽快走出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固守的关于生产力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培育构筑在生态生产力基础上的生态文明新观念,切实保护生产力之父——生态。

1.走出工具生产力的误区,尽快构筑无害增长的生态生产力大厦。工具生产力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把人类引进了危机四伏的生态陷阱。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遵循生态优先规律,构筑生态生产力大厦。

2.走出“先污染、后治理”、“先治穷、再治污”的认识和实践误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观念。“先污染、后治理”的要害在于没有搞清为谋求暂时利益而获取的那点微不足道的有限“所得”与为此而付出的生态系统劣化的不可估量的无限“所失”之不可比性,更低估了生态系统的难以再造性和治理、恢复生态系统的艰巨性。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而不顾一切地急于脱贫,到头来不仅不能真正脱贫,反而会陷入难以自拔的贫困——生态贫困。

3.走出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和“人定胜天”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尊重多样性的物种生存权,走向以生态为中心的“天人合一”、“天人相依”的至高境界。高居自然之上盲目创造人类的福利条件,试图统治自然的方式已被证明是人类灾难之源。

4.走出任何形式的经济建设压倒一切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培育生态压倒一切的新思维。

5.走出从人类社会内部的封闭循环中界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形成在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开放循环中界定主要矛盾的新观念。

6.走出在狭隘的政治圈子里审视人权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开辟生态文明时代人权新视界。

7.走出保护生态系统是各国内政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养成“地球村”意识。我们共享同一个地球,一国生态系统的破坏,必然也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危及的将是全人类的利益。

8.走出科学技术万能的认识误区,进入师法自然、顺应自然新境界。

生态是生产力之父。新千年的曙光已经烛照大地,正在饮鸩止渴,仍然陶醉于在与自然界的较量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人类,应立即无条件停止对大自然的无理征服,高度关注生态优先规律,对一切活动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生态账,而且首先要算生态账,不要为了些微的蝇头小利而蚕食人类自身的生命线。否则,几百万年积累下来的人类文明成果就会被日益劣化的生态系统所葬送,历史的悲剧、生产力的悲剧就会再在我们这个几经磨难的星球上重演!

标签:;  ;  ;  

生态学是生产力之父--兼论生态优先律_生态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