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行体系下提高地区电网事故处理措施研究论文_苏华

大运行体系下提高地区电网事故处理措施研究论文_苏华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平凉供电公司 甘肃平凉 744000

摘要:本文对大运行体系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大运行体系实施前后事故处理的方法,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电网事故处理的有效措施,使新调控模式下调控系统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关键词:大运行体系;事故处理;集中监控;安全

引言:电力安全是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在大运行体系下,正确高效地处置电网事故,彰显着电网调控人员的处置能力和水平。随着大运行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强电网事故处理措施的研究,有效提升电网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尤为重要。

一、电网大运行体系概念

电网大运行体系指的是对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的业务进行有效整合,对调度体系功能结构进行调整,并对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进行创新和优化,将输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和电网调度业务进行有效融合,进行一体化调控,从而实现各级调度运行一体化操作。当前新形势下,要提高电网安全系数,合理利用电网资源提升电力企业竞争力,电力企业必须在大运行体系下坚持集约高效发展,调整企业内部运作架构,进一步优化管理电网调度和设备资源,使电网设备运行管理和电网调度能有机融合,从而实现电网调度和电网资源配置的一体化发展,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营水平。

二、大运行体系电网事故处理

传统的电网事故处理一般采用变电站集中监控模式事故处理。在变电站集中监控模式下,变电站的监控和操作任务由电网集控中心或各巡维中心共同负责。当电网运行发生事故时,由于地调与监控分离的原因,所以变电站信息要经集控中心传输给地调,对信息进行汇总和甄别判断。当电网事故涉及到多个集控中心设备时,集控中心电话汇报地调事故信息时,一旦出现电话占线,会延误信息报送时间,调度员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故障判断,从而延迟处置措施。尤其是当电网事故等级较大时,监控中心一方面要向省地调汇报,还要向下面各变电站通报信息,在接受多个事故信息的上传下达时,有时会形成信息的延迟和疏漏,影响事故的高效处置。

而大运行体系介入后采用调度控制中心+运维站“调控一体”模式,电网调度与变电站监控有机结合,调控中心增加地区监控班,除了负责原地区电网调度以外,还要负责监控该地区所辖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视频、安全消防信号监控,电网事故和异常信号的在线及后台的分析和判断。同时还要及时跟踪监测变电站的设备故障、电网特殊状态下的故障设备隔离、电网转电操作、拉闸限电、开关遥控操作等。采用“调控一体”模式处置电网事故的优点是:①变电站监控和电网调度有机结合,一旦出现事故,监控员第一时间获知事故信息并汇报调度员,调度员第一时间可以全面、准确掌握变电站信号,一旦出现可以问题立刻通过后台进行分析判断,随时反馈,从而能快速高效的判断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②在出现变电事故时,调控中心直接将操作指令下达给监控员,减少中间环节,简化了事故处理程序从而加快事故处置。③当出现变电事故需要紧急操作时,调度员直接给监控员下达操作指令,可以通过数据的采集与监控,及时对电网进行故障设备隔离和转电操作,避免事故扩大。节省了地调对故障的判断、处置的时间;同时,地调对信息的获得变得更加直接和丰富,减少了对故障判断的遗漏和误判。

三、大运行体系下提高电网事故处理的有效措施

一是要加强事故前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电网事故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要时刻高度警惕,做到防患于未然。防范措施根据电网的不同运行方式,采取的预防措施也不尽相同。首先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预防措施是:①对地区电网的“假双回”、“串供”等结构性缺陷要加强全面排查力度,对每一次排查结果要有记录,要科学制定相应的事故预案措施。②要不定期开展静态N 一1 扫描,排查电网运行的薄弱环节,并制定各类限电和停电事故预案。同时要根据监测和检查的事故发生的预估程度,必要时要制定详细的地区重、特大典型事故预案。③各类预案制定形成后,要采用多种方式对调控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并加强日常工作的监测培训,能准确判断和分 析危险点,提出有效管控措施并严格落实。其次,在特殊运行方式下的预防措施是:①当因为检修、技改等原因而电网不能正常运行时,调控中心要提前介入,对特殊运行方式下的事故风险要做出预警和分析,制定事故应急处置的预案。②针对一些电网薄弱节点,要加强反事故演练,要利用调控平台进行准确校核,调度员在对突发严重事故要做到波澜不惊、处置要胸有成竹。③要及时检查电网运行的各个环节,检修时要向各有关部门下达特殊方式风险预警,调度员必须在确认各部门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后,才能对设备进行停电检修,减少因检修带来的安全风险。④在调控一体模式下,巡维中心所辖变电站数量多,调控中心要有序安排维护,避免巡查劳动强度过大或集中维护带来的人员紧张和精神疲劳,从而减少次生隐患。

二是要强化调度、监控有机结合。大运行体系下事故处理时,各级调度机构要在工作中加强细节管理,宏观把控。要明确事故处理的第一责任人,和各调度、监控员的职责分工。监控人员要全面负责向调度员报告事故时间、开关跳闸状态、设备主保护和重合闸动作情况和事故下潮流状态的监视。调度员要根据当时事故状态,果断采取处置方案,指挥运维站、县调、配调、电厂或监控员进行故障隔离和事故处理。并做好事故信息的记录、发布巡线指令、联系下级调度对象进行事故处理。只有明确责任分工并有机合作,才能确保事故处理的及时和稳妥。同时,要定时清理和检查维修电厂设备,减少因设备老化而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漏电、放电现象。

三是要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监控。要对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的进行全方位专业培训,掌握事故特点和事故处理方法,还要强化监控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感,确保业务熟悉、持证上岗,能高效调控协调作业,切实提高事故综合分析和处置的能力。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设备监控信号,对监控系统进行信号筛选过滤,减少事故情况下冗余信号,及时快速地进行事故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要密切跟踪倒闸操作的过程,及早发现信号缺陷,努力保证事故和异常时信息准确。

四是要加强事故后总结分析。事故排查处置后,要及时开展事故分析评估报告,对较大或典型意义的事故,要根据事故发生的情况、影响范围、设备和负荷损失及各方面的应急响应、事故处理过程,调控管理人员要完成事故分析评估报告,梳理经验和不足,作为以后的经验指导和日常培训资料,以便在以后类似事故中借鉴经验。调度员和监控员要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找出事故处置中的不足,并加强学习和补救,逐步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抢险排险能力和积极应对突发严重事故的处理能力。

总结:通过大运行体系介入后采用调度控制中心+监控“调控一体”模式,电网调度与变电站监控有机结合,使调控人员的电网事故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今后,调控中心也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加强事故的排查和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潘玮明,王双寿.提高地区电网事故处理效率方法的探讨[J].电力与电工,2012,04:48-50.

[2]刘涛,米为民,陈郑平,林静怀,蒋国栋,王智伟.适用于大运行体系的电网模型一体化共享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01:36-41.

[3]肖辉耀,周日进.大运行模式下电网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178-179.

[4]章龙.探讨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控运行的安全风险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4,10:108+107.

[5]赵艳.大运行体系下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90-91.

作者简介:苏华(1973-),女,汉族,甘肃宁县,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网调度工作。

论文作者:苏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

标签:;  ;  ;  ;  ;  ;  ;  ;  

大运行体系下提高地区电网事故处理措施研究论文_苏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