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观念的价值内涵与培育路径_精神文明论文

文明观念的价值内涵与培育路径_精神文明论文

文明理念的价值意蕴和培育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蕴论文,路径论文,理念论文,价值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5)10-0047-004

       文明是现代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表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无论是公民还是民族,心中都怀有一定的价值企盼。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之间冲突和交融并存的现代化进程中,文明的理念越来越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凸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文明理念日益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于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和阐释中,已然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价值理念。

       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与野蛮状态相对立,文明意味着开化和进步。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相对应,文明表征着人类进化的一定阶段和历程。与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文明代表着样态各异的文化存在体。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文明承载着人们美好的理想追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理念,它既具有人类文明所蕴含的一般内容,又具有社会主义制度和运动所赋予的特质。

       从一般意义上说,文明是同一定的国家或民族相联系的社会进步状态。对文明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特定主体的利益诉求,构成了一定社会主体前进的力量。由于文明同一定的国家、民族、社会、公民等主体的发展状态相联系,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对于国家或民族而言,文明既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也是一种外在的形象;对于社会而言,文明既是一种温馨的氛围,也是一种清新的风气;对于公民而言,文明既是一种高雅的品质,也是一种得体的举止。

       要理解社会主义的文明理念,必须首先了解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础上的文明观,了解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文明的历史进程。

       一、文明是人类追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文明观念虽然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和人生的向往,但它却是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进程的理解之上的。翻开一部文明史,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无一不是一定社会的农耕、工艺、科学、艺术、思想、制度、行为的演进或变化的历史。

       一定的文明观同一定的历史观相联系。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文明是标志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社会历史范畴。社会进步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进程中所取得的对人类自身具有积极意义的成果的不断增加或积累。文明的发展是同物质生产方式的进步和社会形态的变化紧密联系的。在历史上,曾经相继出现过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等文明时代。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曾经把人类历史分为三个时代:以采集天然物为主的“蒙昧时代”,以驯养动物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野蛮时代”,以提供剩余生产物并开始积累财富为标志的“文明时代”。恩格斯肯定了这种历史划分,认为真正的文明时代开始于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阶级对立和阶级产生以后的阶级社会。奴隶制文明是真正文明时代的开端。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如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都在奴隶制社会产生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奴隶制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封建制文明比奴隶制文明前进了一大步。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比奴隶制生产关系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这一时代的科技教育文化也有了较大发展。例如,在中国诞生了四大发明。虽然这一时期的封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反理性、反民主、反人民的特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统一安定的需要,并在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具有历史进步性。此外,劳动人民群众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的各种美德传统,等等,都构成了这一时代思想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是私有制社会中文明发展的高峰。资本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产力,开辟了世界市场,促进了科学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提出了反映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和适应反对封建统治需要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但是应当明确,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1](P193)这三个时期的文明都是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劳动人民虽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却不能公平、自由地享受这些文明成果。

       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结束了文明在阶级对抗中发展的历史,为文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社会主义文明是比资本主义更高阶段的文明,这不仅表现在要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而且表现在要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并使这些文明成果最大限度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毋庸讳言,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现实中的社会主义都不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实现的,因而在这种条件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艰巨、道路曲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这一“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应当充分吸收和利用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全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促进社会主义文明更好更快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文明,同历史上各个阶段的文明成果有着继承关系,但同时也存在本质的不同。特别是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决定的生产关系和思想体系同以往私有制社会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和思想体系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另外,以往私有制条件下文明的发展往往是通过阶级对抗来实现的;而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要求在消除阶级对抗、实现社会和谐中实现社会进步。

       社会不断进步,文明不断发展,这是人类历史的必然趋势。当人们认识和把握了这一趋势,就会形成对文明的自觉向往和追求。

       需要指出的是,文明不是抽象的。当我们从社会发展过程和现实生活中来理解一定社会的文明时,就不能仅仅看到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状态的方面,还要进一步理解文明所具有的社会制度属性。要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之间存在的制度性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既指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又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与未来共产主义文明之间的本质区别。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P35-36)资本主义文明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抗基础上的,建立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制度基础之上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名言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用来说明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生。随着资本主义文明所赖以生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发展和加剧,资本主义就会陷入“社会上文明过度”的危机,即一方面工业和商业太发达导致物质财富太多,另一方面又陷于“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的困境。[2](P37)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基础上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社会。根据《哥达纲领批判》对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的划分,社会主义文明应该是共产主义文明的低级阶段,是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抗和剥削制度的文明,是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新型文明,是向共产主义这一更高文明状态迈进的文明。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念的内涵及其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始终贯穿着文明的理念。这种文明理念,既是对中国道路及其实践进程的反映,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发展。

       文明理念始终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其内涵也随着社会实践的展开而不断丰富。在当代中国,文明理念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并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两个基本内容。社会主义不仅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先进的精神文明。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特别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它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应该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先进,这才称得起社会主义,称得起先进的社会制度。”[3](P200)“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4](P367)这里所说的精神文明,主要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社会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会都是畸形的,不可能健康发展。一部人类发展史,是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深刻体会到的社会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

       其次,建设“文明”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始终把建设文明国家当做自己的价值诉求。毛泽东在革命年代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5](P66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党的重要文件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这一重要目标多次被提及。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上述情况看,“文明”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文化的进步,或者说是精神文明。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建设中,“文明国家”的内涵很丰富,不仅限于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还体现在其他领域或方面。

       再次,文明理念是一个包含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性范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化,文明的内涵也在丰富和发展。一是表现在突破了仅仅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认识,提出了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重要概念;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提出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等。二是把文明建设同行业和区域建设结合起来,提倡文明司法、文明执法、文明行医,提出建设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口号。三是把文明建设同社会救济、社会援助等社会事业结合起来。“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法律规范和道德风尚。”[6](P107)“对残疾人这个社会脆弱群体给予帮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6](P648)文明社会应该充分体现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由上可知,不能仅仅从“精神文明”含义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文明理念的内涵,而应该从更宽广的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和价值诉求去理解文明的价值意蕴。

       三、培育文明理念的基本路径

       文明理念的树立或养成是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要确立正确的文明观。即全面认识文明发展的特点,把握文明发展的规律。文明作为标志社会进步状态的概念,具有科学的维度和价值的维度。从衡量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角度看,文明蕴含着社会发展进程的规律和客观水平,与物质生产这一社会基础相联系,具有客观的尺度;而从一定社会主体的需要看,文明的确又是一个价值范畴,反映人们的愿望,与一定的精神文化特别是价值观相联系,具有主体的尺度。如同对社会进步的评价既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又是一个价值的问题一样,对文明的评价也包含着科学因素和价值因素。文明发展包含着科学与价值的矛盾。例如,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总是与人的发展相一致,如果前者的发展或运用不当就会给人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过度开发或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物质财富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的增长;等等。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另一方面要看到并非物质文明必然带来精神文明,物质富裕并非必然带来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把是否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文明与否的根本标准,即作为检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社会制度、社会风气是否文明的根本标准;要自觉地认识和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二,要在民众中灌输和培育文明意识。文明意识的培育要落细落小落实,需要接地气,在民众中扎根。文明意识关乎民族的精神状态,关乎民族的兴衰成败。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一度领先世界、盛极一时的民族和文化衰落了,有的甚至消失了。中华民族正是凭借伟大的民族精神,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这种精神正是文明的精华。当代文明意识包含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当这些精神融入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就会迸发出极大的活力,成为推动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公民的文明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影响自己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民族的形象、国家的形象。公民的文明素质提高了,就会促进社会文明风气,提升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第三,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培育和践行文明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伟大民族复兴之“中国梦”的重要方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就是建设文明国家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激发和提高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文化观念、文化活动、文化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创新性,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只有亲身投入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才能更好地体悟文明理念实现的过程,加深对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进程的理解。

       第四,要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联系中开拓文明的视野。人类文明进程中始终存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矛盾。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既要牢记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不忘民族文化的本,又要适应现代化进程的新变化和新时代的需要,返本开新,实现对传统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扩展、世界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在本民族文明和世界上其他文明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各种文明应该而且可以长期共存、求同存异,在比较和竞争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7](P258)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是当代中国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动力。

       在今天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我们也要看到,在文化交流中还存在着思想观念的交锋,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也要做到抵制错误思潮。

标签:;  ;  ;  ;  ;  ;  ;  ;  ;  ;  ;  ;  ;  

文明观念的价值内涵与培育路径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