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_黄强

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_黄强

广西双桓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建筑行业应用的测绘技术也越来越先进,GPS技术就是一种广泛应用且发挥价值优势的测绘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研究成果,探讨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实践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GPS测绘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工作;实践应用

测绘技术是我国建筑工程应用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建筑工程实施的前提,测绘前期的精准度与科学性很大程度决定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给建筑测绘和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而GPS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贴合现代化建筑建设的需求,满足社会市场的发展需要,因此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1.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1.1测量的精准度较高

过去传统的建筑工程测绘工作中,工作人员通常应用布置控制测量网的方式进行工程测量,由于控制测量网密度非常高,又受到现场区域范围内遮挡物、设备精准度以及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不稳定且通常不高。当前的建筑工程对精准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只有应用GPS技术,通过地球卫星对目标区域数据进行采集,确保误差在0.1mm左右的精准度,才能更好地控制测量点,做好后续的静态测量工作,其准确性高得多[1]。另外,数据信息还能直接通过传感器传输到计算机上,避免人为的信息传输和操作过程中发生问题的过程。

1.2工作效率提升

传统测绘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测绘工作中时,要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工作人员在特定待测位置布置较多的控制测量点,加以设置、测量、读数与核算,步骤较为复杂,需要较多时间和经济上的成本,而且还无法避免出现各种误差过大的情况,无法真正满足测量要求。在测量时经常出现重新测量的情况,又进一步增加成本的消耗。GPS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缩减控制测量点数量,尤其是在地势平坦的待测区域,该技术的辐射半径可达5 km,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建筑工程测量所需要的时间成本[2]。而且GPS测绘技术可以确保每次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降低重测事件的发生概率,从而有效提升了建筑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3中间环节无需校核

传统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更多依靠人为读数的方式统计控制测量点的相关数据,为了确保数据有效且准确,工作人员还需在得到测量数据后进行多次的校核。比如借助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点数据采集时,会通过测量前视镜与后视镜的方式来统计数据,如果数据差异性较大,表明数据存在问题需要重新检测,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GPS测绘技术的应用,测量过程可以直接跳过校核的步骤,只要初始状态下相关仪器设备精准度、摆放位置满足应用要求即可,在施工工期较紧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节约大量的测量时间,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1.4简化操作步骤

传统建筑工程的测绘工作多应用全站仪、锚杆、棱镜、直尺等测量仪器,测量工作开始前需要进行调试精准度等相关工作,操作步骤多而复杂,工作人员需要准备的事项多,还要进行各环节的专业培训,以确保反复程序的顺利推进[3]。GPS测绘技术与计算机设备进行串联,其自动化检测水平较高,在开展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时,可以自主完成待测区域的测量工作,而对于检测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从而节约了建筑工程检测工作开展的人力成本投入。

2.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实践应用

2.1定位技术

GPS静态定位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环节主要发挥的作用是完成精密控制网的完整布置,从而达到实时监管建筑工程推进过程发生形变问题的目的,还能及时修正发生的各种偏差,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更顺利,施工效果更可靠。同时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对建筑工程的示意图比例进行调整,使其可以满足目前建设进程判断的应用需求。除此之外,在定位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待测区域的任意位置进行定位测量,且测量精度也可以满足应用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GPS测绘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同设备之间的测量精度等级存在差异,需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来进行选择,以提升测量数据的适用性。

2.2定线测量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开展的基础便是完整度与准确度较高的定线测量技术,在传统测量过程中,需要多人合作来共同完成这一测量工作。而GPS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由一人自主完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确定起始桩点位置,定线测量过程中,会对所有待测点进行编号,在输入相应参数指标后,设备便可以开始测量工作,此时关联的显示屏上面便会显示出实际测量数据,校对两组数据之间的偏差值,即使在校对过程中,出现参数输入不准确或误差较大的情况,能够在人工调试的基础上对其加以调整,确保整个定线测量的准确度[4]。

2.3控制测量技术

建筑工程在设计规划阶段中要求测量人员对作业区域进行测量,得到相关数据,同时测量建筑周围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的情况,结合得到的结果确定该区域建筑所产生及其受到的影响,从而可以提前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可靠性。应用控制测量技术后,能够对待测区域进行模块化处理,借助GPS测绘技术快速采集相关信息,缩短了勘察期与设计期之间的时间差,有效提升了工作开展效率。

2.4放线测量技术

放线测量技术是与定线测量相对应的应用技术,该技术贯穿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工作,在开展测量工作时,其主要考虑的问题为测量精准度与建筑工程空间布局问题。GPS测绘技术可以辅助该工作的顺利推进,将测量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满足放线测量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放线测量过程中,需要对测量结果的记录格式进行统一,以便于后续数据计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3.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的优化要点

3.1GPS技术应用层面的优化

在工程测量过程中需要基于基准点精度进行复核起算,与常规仪器进行工程控制测量一样,需要保证起算点和观察点的位置分布合理。为了减少GPS测量误差,主要的解决方法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测量过程中尽量避免并清除各种遮蔽物,二是采用科学合理的途径加强信号抗干扰的能力,或是加强GPS信号的强度。尽管GPS高程测量具备一定的精度,但是由于GPS测量的控制点必须使用常规仪器进一步进行水准检验,才能更好地保证测量精度满足城市测绘工程建设标准。

3.2工作人员层面的优化

长期的实践发现,城市测绘数据发生误差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为的失误,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非常重要。首先相关企业应定期开展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积极引进和推进规范测量操作规程帮助测量人员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其次,对于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量的人员,可以通过制定并贯彻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减少测量人员在使用GPS技术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可能性;最后,应合理细化测量工作步骤,并设定明确的测量计划和测量目标,保证测量工作严格按照测量流程和制度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GPS测绘技术已在建筑行业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市中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建设工作对GPS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结合建筑测量工作及GPS测绘技术的功能优势才能最大程度保证精准度和人工、资源、时间上的成本。工作人员需更系统地展开专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挖掘该项技术的应用价值,使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海霞.浅谈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屋舍,2019,11(22):79.

[2]徐勇.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2):88.

[3]刘琳娜,王鑫.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思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2):84.

[4]王权.信息化背景下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与信息化,2017,11(3):45-46.

论文作者:黄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GPS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_黄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