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审题能力的培养四步走论文_刘辉

小学数学低段审题能力的培养四步走论文_刘辉

刘辉

(四川省武胜县城南小学校武胜638400)

这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小学低段的数学教学,发现大多数学生很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但在实际操作和解题时,却不尽如人意。深入分析,是不是学生的粗心、毛糙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毛糙的背后显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而审题又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从低年级开始,教师一定要对症下药,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动口读题,说清题意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读题习惯的养成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

首先,训练学生读题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教师可以进行范读、领读,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像老师一样,把句子读连贯、读完整,把各种语气读出来,努力读出问题的情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训练学生独立朗读的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连续重复,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习惯。教师可以采用各种读法相间的方式来进行读题的训练;并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让他们感到读题是一件很开心的事。然后,训练学生养成默读题目,并能自觉地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这一阶段的训练低年级也只是起点,它还将要贯穿于往后中高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发展。最后,培养学生说题的习惯。“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通过说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动眼观察,深入理解

低年级的教科书中在解决问题的这部分知识中都是以图文呈现的。在教学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读图文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读有图有文的题目。告诉学生,首先要看图,了解图中的信息,然后再去读文字,接着再来分析知道哪些条件,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看,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的看图,说出图意,帮助他们理解题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就能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掌握了读图文应用题的方法,他们在解决这部问题就轻松多了。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动手操作,理清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圈关键字,帮助学生理解。一开始学生可能会圈错,但是由于题目变化不大,不管它如何变,数学中的这些关键字不断重复地出现,学生慢慢地就能抓住这些关键了,学生学会了找关键,读关键,就能很好地理解题意。画画点点,借助于一些辅助条件。正确数数是学生必须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要求学生“留下痕迹数数”,即有顺序地数,边数边作记号,建立一些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导清题意,理顺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达到正确数数、仔细审题的目的。折折剪剪也是一个好的方法。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四、对比练习,强化习惯

有比较才会找到差异。在平时的练习要多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审题的要点。只要平时练习时将两种练习做一对比,让学生找出不同类型间的区别,那么在今后的审题中这样的错误就可避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又进了一步。

总之,只要把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渗透于教学的每一环节,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就一定能自觉形成,并促进学生审题能力及数学素养的整体提高。但教师需要明确良好的审题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审题能力,必须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

论文作者:刘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2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7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低段审题能力的培养四步走论文_刘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