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论文_赵瑞华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论文_赵瑞华

山东省寿光市上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山东 潍坊 262732

一、初中生数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中专毕业生出现了找工作难、就业竞争激烈的现象,各行各业普遍强调一种创业教育的观念。现阶段即中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的学生在学习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总之,农村中学的数学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现状令人担忧。从以下几个阶段简要分析: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本思想以及强调处理问题的最好方式是中庸,所以学生往往从主观出发处理问题,而不是从客观问题出发分析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作为学校,原本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批素质高、文化强、专业技能棒的劳动者的责任,但是当前农村学校中有很多学校及教师一面高喊素质教育,一面则死抓应试教育,真正意义上做的是“穿新鞋,走老路”。这样就致使师生皆迷茫,教师教得累——不知如何教好学生;学生学得累——不知如何学得好、考得好。

3.随着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突飞发展的形成,“读书无用论”似乎已左右着现代很大一部分人的头脑——“读不读书都有饭吃”。因此,学生厌学情绪高涨,涉及的范围也较广,不仅乡镇学校,甚至城市学校也比比皆是。

总之,学生困扰于学与用的忧虑,走不出思想的枷锁,逃不出应试教育的牢笼。这些都是令当今教育现状产生的病因。在这样的形式下,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其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二、提高创造性思维的价值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动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它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真实性、价值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也正是对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担,培养创造性思维就是奠基的磐石,所以提高数学教学的创造性思维是社会发展、国家发展、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创造性思维训练策略

1.教师层面的提高。实施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有创见的设想和实践活动的过程。教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天然主体,学校必须激发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内驱力。教师必须善于解剖自己,善于调整自己,勇于发展自我,乐于教育创新,才能赢来“脱胎换骨”式的发展。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能,优化教育艺术。从而带动学生在新课改中创造性地学习,练就创新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应当从以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使他们拥有一套运用知识的“参照架构”,有效地驾驭、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形象地说,我们学科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提供“鱼”,而且要教会学生“渔”。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

(1)重视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授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源于创新意识。

(2)引导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美国心理学家杰斯认为:“数学不同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应该勇于创造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一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学会创造性思维。

(3)通过互换角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换角色,引导他们自制教具、自设问题等;让他们自己设计,找方法,引发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巧妙提问提要求,设计什么图形、什么问题,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巧妙、最精准等,让学生尽力明确,并将设计过程中的“发现”“困惑”仔细思索,记录下来,与大家探讨。

(4)利用小组合作诱导创造性思维。通过课堂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想问题、设方案,诱导创造性思维。初中数学教材中几乎每章都设计了实践探讨。我们教师必须创造一切条件让每个小组认真参与讨论探究。教师在分组监测、个别指导等细节上要注意,让小组实践探索并不等于教师就直接撒手不管了。

(5)进行创造性实践教法,增加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思维不仅要求思维的数量,还要求思维的深度和灵活性,即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教学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能独立地自觉地运用所给问题的条件,并做出新的变换和组合,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既能成功地完成应试,让学生考上高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岂不是双赢之举。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数学教师自身也要有创新精神和执着的追求,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开拓创新数学教育的新局面。

论文作者:赵瑞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论文_赵瑞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