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研究论文_黄培铭

罗定市人民医院 527200

摘要:目的 对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接待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分层,以危险分层的差异为根据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并且对患者进行复诊。结果 在这些患者中有2个和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的女性患者占到了58%的比例,男性患者占到了78%的比例,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恢复到正常,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血管危险分层的方式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对于防治高血压病和并发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血压控制

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对高血压进行积极的防治能够对心血管病的发病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危险除了与血压水平的高低具有密切关系之外,同时还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针对不同的心血管危险分层的患者在具体的降压目标和降压方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1]。为了对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进行分析和探究,本文选择我院在门诊接待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6月门诊接待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0例男性,50例女性。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平均年龄为61.37±11.43岁。在就诊时对患者进行检查,具有(164.88±17.02)mmHg的平均收缩压,(95.01±11.27)mmHg的平均舒张压。男女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其他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统一的表格对患者的服药史、家族史和病史进行询问和记录,记录其脉搏、体重、身高、血压等四项指标。采用目前统一的标准方法对血压和心率进行测量,在正式测量之前要让患者进行5分钟的安静休息,采用坐位的姿势将右上臂裸露出来,使患者的肘部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在被测者的右上臂贴缚在大小合适的袖带,在患者的肘窝肱动脉的部位放置听诊器探头,对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进行测量。每隔两分钟进行一次重复测量,记录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为根据按照患者的并存临床情况的合并作用、靶器官损害、危险因素等因素将危险量划分为四等,也就是很高危、高危、中危、低危。以危险分层的差异为根据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在就诊之后的两个月随访所有的病例,对上述的各项参数进行再次记录,从而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危险分层的变化进行了解[3]。

1.3统计学方法

在电脑中输入所有的数据,将EXCEL数据库建立起来,以均数±标准差对(x±s)进行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为P<0.05。

注①: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在这些患者中有2个和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的女性患者中共计有29例,占到了58%的比例,男性患者中共计有39例,占到了78%的比例,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恢复到正常,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1。

3.讨论

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就是高血压,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与舒张压和收缩压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降低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是治疗高血压的最为重要的目的[4]。为了能够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进行准确的判断,同时帮助高血压患者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制定出来,目前在临床上明确了心血管危险分层的概念,同时还有针对性的将详细的分层方法提了出来。在10年中不同危险分层具有不同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百分率,比如很高危具有大于30%概率,高危具有20%到30%的概率,中危具有15%到20%的概率,低危病人则具有低于15%的概率。不同危险分层的高血压患者在具体的治疗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必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对高危以及很高危的患者进行治疗;在对中危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利用3到6个月的时间对患者的血压和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如果其血压水平仍然较高,就需要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在对低危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6到12个月的观察,如果其血压水平仍然较高,就需要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5]。

在本次研究中,在这些患者中有2个和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的女性患者中共计有29例,占到了58%的比例,男性患者中共计有39例,占到了78%的比例,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吸烟则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恢复到正常,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采用危险分层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心血管危险分层的方式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层治疗,对于防治高血压病和并发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莉,刘伟,王玉兰等,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03):310-311.

[2].凌寒,一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多学科共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3.

[3].武轶群,张奕,任涛等,中国14所省会城市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习惯调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26(5):282-283.

[4].崔永生,申明慧,常红等,吸烟、戒烟与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吸烟、戒烟与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1):31-32.

[5].孙雪丼,926例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17):3659-3660.

论文作者:黄培铭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的研究论文_黄培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