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行基于BSC的业绩评价应用研究

河南省中行基于BSC的业绩评价应用研究

张会锋[1]2004年在《河南省中行基于BSC的业绩评价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业绩评价对于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很重要的,通过对前期经营表现的回顾,可以做出对个人、部门、业务单元的奖惩,同时根据发现的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进行推动。 然而,传统的单纯财务业绩评价的方法有着很多的弊端,只看过去,不看未来,过于注重短期目标,而忽视了驱动指标和长期指标,尤其是忽视了客户、员工、流程等软性的资产,对于面向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 河南省中行下属十六个地市二级分行,其总的存、贷、利润等指标在全中行系统位于第十叁位,属于中上游。在中行系统这个名次还算可以,然而,和同处中原的其他叁大行来比较,中行的市场份额,业务创新,资金实力,社会信誉均不占优势。加上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如何变中求胜,在下一轮的竞争中领先,争取早日上市,成了中行人的头等大事。 而制约中行发展,导致被动局面的主要因素就是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缺乏灵活而有活力的、能够激励人心的机制。尤其是在业绩评价方面,有很多操作不当、头脑发热、坐失良机的情况,过于注重量的发展、短期的规模效应,导致了竞争力的下降和信誉的黯淡。平衡计分卡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更是实现战略意图的重要利器,它通过对非财务性指标的衡量,长期的、驱动性的指标和因果关系的诉求,加强了面向未来的业绩评价。据统计,世界最大银行中有二百多家已经实施了平衡计分卡,而我国银行尚无先例,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河南省中行的经营现状、经营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对省行经营战略、零售业务部经营目标和特点进行分析,站在平衡计分卡的角度对中行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力求对平衡计分卡在中国银行中的应用提供一点借鉴意义,对实现省行的战略有所帮助。

杨晓岚[2]2006年在《平衡记分卡在A银行绩效评价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A银行为例,研究平衡记分卡在A银行绩效评价中的应用。A银行在其总分行的领导下,于2004年6月起启动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体方案。时至06年,改革的重心被层层推进,由外转内,其中人力资源改革是重点和先导,切入点是绩效评价体系。A银行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绩效管理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工具;现行绩效目标与战略的关联度低,难以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管理者对员工素质提高方面的关注程度低,管理行为与企业经营理念不能保持一致,难以形成与市场竞争环境要求相一致的、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平衡记分卡是一种将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相融合的绩效评价和管理工具。这一方法强调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突破了传统财务绩效评价的局限,避免企业管理层的短期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本研究希望通过借助平衡计分卡这一科学的绩效评价工具,应用和优化该行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引导和改变该行的管理行为;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该行的战略实施;保持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注重实践为主导,运用调研和实证分析法,研究分析A银行在战略目标实施过程中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应用平衡计分卡工具优化和改善A银行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将A银行的战略目标转化为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员工学习成长四个维度的绩效目标和关键评价指标。并尝试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A银行平衡计分卡各项指标的权重比例,从而为A银行创建了一套基于平衡记分卡的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较为全面地提出了A银行在实施平衡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对平衡计分卡在A银行的应用研究,为A银行改善评价,实施战略,提升长期竞争力提供借鉴方法和操作工具。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企业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内容;第二章阐述商业银行传统绩效评价方法,重点介绍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方法;第叁章分析A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平衡计分卡工具的可行性;第四章全面探讨A银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第五章深入研究A银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指标权重设定和推行注意问题;第六章结论与建议,通过调研、理论分析,归纳总结出研究结论。

樊兢[3]2011年在《基于EVA和BSC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国金融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金融企业利润多少的问题,更关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问题,对正处改革中的我国尤为如此。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都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借鉴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提高绩效评价水平和构建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保障金融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着缺乏战略目标、缺乏核心指标、忽视资本成本、轻视非财务指标等诸多问题,如何构建有效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就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借鉴国际活跃银行先进的方法体系,试图构建出适合我国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在新兴的绩效评价方法中,EVA考虑了资本成本,能够真实地反映银行的财务绩效,BSC是一个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可以更全面反映银行的经营绩效。本文在分析EVA和BSC这两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构建以银行的愿景和战略目标为导向,以EVA维度指标作为最终衡量指标,以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因果关系链为支撑的五个维度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本文以12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年报以及证券市场相关信息为依据,对设计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排名,深入剖析了造成银行间绩效差异的原因,紧接着本文又运用主成份分析法从财务维度的20个指标中提取出6个主成分,找出了银行价值的驱动因素,显示出本文设计的绩效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本文以统计学、金融学、会计学以及计量经济学为指导,综合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数学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尝试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结合起来使用,力求构建一套为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的绩效评价体系。

张杰[4]2012年在《中国银行安阳分行绩效管理系统重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绩效管理已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培养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国内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其在经营管理能力方面相差悬殊。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当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理念,并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在适应内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同时,提升其参与全球金融竞争的核心能力。本文以中国银行安阳分行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以及绩效管理所涉概念、理论和绩效管理主要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此为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中国银行安阳分行当前绩效管理的现状,指出其当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重新构建绩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结合该行现有的管理基础和资源,借鉴国内外银行业绩效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按照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绩效评价、持续绩效辅导和沟通、绩效反馈与面谈以及绩效改进这一绩效管理的循环过程,运用目标管理(MBO)、360度反馈、经济增加值(EVA)、关键指标因素(KPI)和平衡计分卡(BSC)等绩效管理方法,对中国银行安阳分行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该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最后结合所设计的绩效管理系统与该行实际,就如何保障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给予系统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中行基于BSC的业绩评价应用研究[D]. 张会锋.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2]. 平衡记分卡在A银行绩效评价的应用研究[D]. 杨晓岚. 上海海事大学. 2006

[3]. 基于EVA和BSC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D]. 樊兢. 山西财经大学. 2011

[4]. 中国银行安阳分行绩效管理系统重构研究[D]. 张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河南省中行基于BSC的业绩评价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