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_银行论文

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_银行论文

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管理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讲:过去的30年内,国际银行界所发生的变化比以往300年前所发生的变化还要多。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机构千变万化,金融市场变幻莫测。其中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大至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第一,经营环境的风险越来越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汇率的走势,利率的变化及石油价格的波动都是空前的。因此公司对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第二,技术的发达,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技术,使得银行有能力廉价地开发出新产品。第三,激烈的竞争迫使银行不得不去开发新的产品。竞争不但包括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而且还有银行业与债券市场及股票市场的竞争。因为存款者可以把钱放在银行获取利息,也可以投资于国库券或股票。借款者可以向银行借款,也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第四,政府对银行的监管也迫使银行不断地寻找新的出路。银行监管与银行经营本身有一种辩证关系:政府政策的出台会导致银行的一系列的对策,银行的对策又会导致新的政府的政策,这样不断下去,结果是我们所看到的金融创新。

银行监管的措施是为了控制银行的风险,但银行如果真正按政府的监管措施来管理银行部门的话,银行在短期内肯定会有严重的问题。例如,国际结算银行规定的风险资产可划分为4类:现金及国库券(零风险资产),银行之间的贷款(20%的风险比例),房屋抵押贷款(50%的风险比例)和其他贷款(包括所有的公司贷款)(100%的风险比例)。很显然,各公司的信用度是非常不同的。如果是一样的话,银行就不必做信贷等级的评估工作了。但如果银行按照上述方法来分配权益资本及衡量绩效的话,结果会不堪设想。为了满足监管者的要求,银行必须按照以上的办法来计算它所需要的权益资本。然而在具体的银行管理中,银行还得计算各笔公司贷款的真正的信贷风险。满足银行监管的要求结果成了一种负担。近年来,国际监管部门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和调动银行改善风险管理,决定放弃监管部门所强加的不科学的规定,允许各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模型。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银行监管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融合起来的问题以及银行如何通过风险管理来为股东创造价值。

一、银行监管的目的及手段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是受政府干涉最厉害的行业之一。政府干涉银行的手段多种多样,如:银行可允许经营的业务范围、经营地区、借款利率、贷款利率、资产与负债指标(包括流动性资产比率、现金储备金、贷款的分散性、最低权益资本数额、最低资本充足率)以及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等等。干涉的向时,各监管部门也尽量利用市场机制。正确处理好政府干涉与市场约束力的关系是银行监管的一个重要问题。

银行监管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种:

*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确保银行系统的竞争性与效率

*货币政策的执行

*保护消费者

一个竞争性强及效率高的行业意味着只有强者才能生存,而弱者则会被淘汰。换句话讲,经营得差的银行会倒闭,但银行倒闭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与安全。因此,要想同时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与安全和确保银行系统的竞争性与效率是很困难的,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取舍的问题。要想维持银行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银行冒什么风险,不让银行之间有激烈的竞争。但如果不让银行之间互相竞争的话,银行业的效率就会很低,顾客的利益会受到影响。如果银行不冒什么风险的话,银行的收益就会很低,股东的利益会受到影响。因此,银行监管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银行倒闭,而是确保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银行管理人员时刻都得考虑风险管理问题,如整个银行应该冒什么样的风险,多大的风险?银行的各部门应该冒什么样的风险,多大的风险等等。风险管理是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而监管者得确保银行确实有这种风险管理的能力,当一家银行出事时,尽量避免其他无辜的银行受到不良的影响。经营不佳的银行,无论大小,在不影响整个银行系统的稳定的前提下,都可以被市场的竞争机制淘汰。

为了达到上述的银行监管的主要目的,银行监管通常采用政府干涉及市场约束力两种不同的方法。在市场约束力的方法下,高风险的银行为了吸收存款,必须付较高的利息。不愿意付高利息的银行必须减少它所冒的风险。不同的银行的风险都是不一样的,存款者在存款时,必须考虑银行存款风险与存款利率的取舍。如果存款利率相同时,存款者当然会选择风险较小的银行。但在实际中,市场约束力能否在银行监管中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要想让它发生作用,存款者得收集有关银行经营的信息,然后存款者得分析所收集的资料。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存款者是否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去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第二,存款者是否有能力去对存款风险进行分析。对大户来说,上述问题可能不是很严重,但对小存款者来讲,他们可能既不愿意去收集信息,也没有能力去分析存款风险。因此,有的国家为了保护小存款者,引进了存款保险的措施,最高投保额为几万元,保险费由银行负担。当银行倒闭时,存款保险公司会赔给存款者,但因为最高投保额有限,大的存款者在存款时还必须得十分小心才行。

存款保险并没有降低银行的风险,只是将风险从存款者的身上转移到了存款保险公司身上。存款保险公司还得监督银行的经营及风险,因此存款保险公司也得冒一定的风险。那么谁来监管存款保险公司的风险呢?为了确保人们对存款保险公司的信心,通常来说,存款保险公司都是国有的或是有政府保障的,因此不存在存款保险公司倒闭的问题。政府部门为了保护存款保险公司的利益,一般利用两种方法:第一,存款保险的费用的征收取决于各银行的风险程度。第二,存款保险的费用取决于各银行所投的存款保险数额(即与风险无关),但限制银行的风险程度,即采用政府干涉银行的一系列的措施。

在政府干涉银行的一系列的措施中,采取直接影响银行经营的办法越来越少,如利率控制,经营产品,经营地区等等。用得越来越多的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来源于权益资本的功能:权益资本可以用来吸收银行短期内所遭受的非预期亏损。因此对监管者来说,权益资本越多,银行的冒险能力就越大,银行就越安全。但对股东来说,权益资本越多,股东价值越小,因为权益成本是所有融资来源里最昂贵的。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如何确定呢?

二、风险量化与权益分配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监管者希望银行有更多的权益资本,而银行管理人员作为股东的代理人则希望权益成本越少越好。那么,权益资本到底应该是多少才合理呢?答案是:取决于银行的风险。银行冒的风险越高,所需要的权益就越多。要确定权益的多少,我们得对银行的风险进行量化。

一般来讲,银行的风险可以分为三大类:

*市场风险

*信贷风险

*操作风险

市场风险衡量的是市场价格变化(如利率、汇率、股票等等)所带来的亏损,信贷风险衡量的是借款者拖欠或违约时所导致的亏损,操作风险是所有其他风险因素所带来的亏损。

银行的亏损可分为预期亏损及非预期亏损。预期亏损应由准备金来防御,而非预期亏损则由权益资本来吸收。银行亏损也可以分为短期的和长期的。权益资本是用来防范银行短期内的亏损的。如果亏损为长期性的话,那么银行不应该从事这类长期亏损的业务。

1、市场风险的量化

市场风险的量化可以用风险值来计算。计算风险值有三种方法:方差和协方差矩阵方法,历史性模拟方法,及蒙笛卡罗模拟方法。风险值计算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定一定的概率,银行的最大亏损是多少。例如:银行的一外汇交易商买了1千万元美元/日元,他的市场风险是多少?我们首先得确定时间范围,假设时间范围为一天,即我们要计算该交易商在将来某一天内的亏损数额。只确定时间范围还不够,我们还得确定概率。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该交易商在未来某一天真正的最大亏损是多少。他运气差的话,可能会亏很多。如果给定了概率,假设95%的话,风险值表明的是他在未来某一天的亏损有95%的机会不会超过风险值。也就是说,只有5%的可能性,他的亏损会超过该风险值,或将来100个交易日内,只有5天,他的亏损会超过风险值。有的银行可能认为5%的可能性太高了,因此,利用97.5%的概率,有的甚至采用99%的概率。

下面我们来看看该银行的外汇交易商的1千万元的美元/日元的市场风险如何计算(时间=1天,概率=95%)。采用方差和协方差矩阵的方法,该交易的风险值(或非预期亏损)可以由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风险值=交易额×波动性×标准方差数×敏感度

交易额为1千万,标准方差数为1.65(给定概率=95%,假设亏损为正态分布),波动性可以另外计算出来,在这里我们假设外汇市场一天内的波动性为1%。外汇的敏感度为1,即汇率上涨一个百分点时,交易员会赚一个百分点(敏感度通常为1,但债券价格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就不是1比1)。市场风险的预期亏损通常假设为零(尤其是短期内的预期亏损)。因此:

风险值=1000×1%×1.65=16.5万

也就是说,此笔交易所需要的权益为16.5万。16.5万是银行所需要的权益,也应是监管者所要求的最低资本充足额。计算该交易员的绩效时,我们得计算他的净收入与风险值的比率,然后与银行的权益成本相比。如果他的风险调整下的回报率高于权益成本,他才为股东创造了价值。

按照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把银行的所有的交易业务的市场风险与绩效一一计算出来,也可以把所有部门的市场风险与绩效或各地区/分行的市场风险与绩效计算出来。当我们要计算整个银行或部门(即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时,我们得考虑组合里各资产之间的相关性。

2、信贷风险的量化

市场风险通常只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的一个小部分。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为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所导致的预期亏损计算方法如下:

预期亏损=贷款额×拖欠的可能性×拖欠时的亏损程度

拖欠的可能性取决于借款者的信用程度,拖欠时的亏损程度取决于贷款的抵押品的市场价值或担保人的信用度。贷款的预期亏损必须由借款者负担,即预期亏损越高,贷款利率会越高。

每笔贷款所需要的权益资本取决于它的非预期亏损,信贷风险的非预期的亏损要比市场风险的量化复杂得多,因为信贷亏损的分布不是正态分布。不同的银行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有的银行采用下列的公式:

非预期亏损=贷款额×拖欠的可能性的波动率×拖欠时的亏损程度×6

确定了预期亏损与非预期亏损以后,银行可以利用这些结果来计算银行的最低贷款利率:

最低贷款利率=利息成本+操作费用+准备金(或预期亏损)+权益成本

权益不仅包括信贷风险所需要的权益,还包括操作风险所需要的权益。同样,当我们要计算整个银行或部门(即资产组合)的信贷风险时,我们得考虑信贷组合里各贷款之间的相关性。

3、操作风险的量化

操作风险包括了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以外的风险,如:人事方面,技术方面,内部控制方面,甚至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亏损。操作风险所导致的预期亏损取决于两个因素:不良事情发生的概率及事情的严重性或事情的不良程度。有些事情经常发生,但不是很严重,如银行的文具被员工偷带回家。有些事情偶尔发生,但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如火灾。根据上述两个因素,银行可以将所有的可能发生的不良事情分为4类:经常发生的严重事情、偶尔发生的严重事情、经常发生的轻微事情、偶尔发生的轻微事情。对于第一类事情,银行应该避免;对于第二类事情,可以考虑购买保险;对于第三类事情,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对于第四类事情,银行可以接受。与信贷分析的非预期亏损一样,操作风险所导致的非预期亏损的计算比较复杂,因为它的分布不是正态分布。另外,操作风险亏损的数据很少,而且因为各银行的亏损经验都不同,将不同银行的亏损数据放在一起分析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如火灾所带来的操作风险亏损,各银行发生火灾的概率不同,出事后的亏损程度也不同。

三、银行内部资金调拨定价及权益成本的计算

风险量化后,我们可以知道整个银行,各部门/地区甚至各产品的风险。但风险量化只是风险管理的一个步骤。在下一个步骤里,银行应规定什么部门应该对什么样的风险负责。比如:信贷部门贷款时,有信贷风险,同时,如果贷款部门发放人民币固定利息贷款,融资时采用人民币浮动利息借款的话,那么,贷款部门也有利率风险。如果融资时采用外币如日元浮动利息借款的话,那么贷款部门不仅有利息风险,还有汇率风险。信贷部门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去分析和管理利率及汇率风险,因此,贷款部门应该只负责信贷风险,而不应该冒利率风险和外汇风险等等。同样外汇交易员只负责市场风险,不应该冒信贷风险。一笔预期外汇交易可以分解为借款、即期外汇交易和贷款三笔业务。因此,远期外汇交易员做远期外汇买卖时,也可以同时冒外汇风险和信贷风险。因为他的客户的信用度不一样,当他与信用度较差的银行做远期交易时,他实际上是在向该银行贷款,即冒信贷风险。

银行通过内部资金调拨可以做到信贷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分别管理。信贷部门贷款时,得向资金管理部门借款。固定利息贷款时,信贷部门贷款应向资金管理部门固定利息借款。浮动利息贷款时,信贷部门贷款应向资金管理部门浮动利息借款。借贷期限相同。信贷部门如果有客户存款的话,应该将存款通过内部资金调拨贷给资金管理部门,内部调拨价格(即存款利息)应按市场价格为标准。

银行通过内部资金调拨可以将利率风险及外汇风险统一集中管理。这样的话,银行在计算产品和部门的绩效时,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哪里。

四、结束语

对银行监管部门来说,权益充足率是监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对银行管理人员和股东来说,权益的成本是最高的,过多的权益会减少股东价值。因此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权益的多少应该取决于银行的风险的大小。风险的量化、权益分配及内部资金调拨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银行管理方法。通过这些管理工具,银行不仅可以知道整个银行有没有为股东创造价值,而且可以知道哪些产品,哪些部门,甚至哪些员工有为股东创造价值,从而可以决定哪些产品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部门该扩充,哪些该缩小等等。

标签:;  ;  ;  ;  ;  ;  ;  ;  ;  ;  ;  ;  ;  ;  ;  ;  

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