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恢复对策研究——以石灰石矿山开采为例

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恢复对策研究——以石灰石矿山开采为例

崔立昌[1]2003年在《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恢复对策研究——以石灰石矿山开采为例》文中指出论文以本人参与的《菲律宾塞恩开发公司独资建设经营年产200万吨水泥生产用矿石混合料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为基础,并通过查阅相关技术文献和本人环评实践总结成文。 矿产资源的采掘使原有的生态环境结构或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露天开采造成局部坏境景观的破坏,人为的加速了环境中的物质循坏过程,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石灰岩作为重要的矿物原料或石料,绝大部分为露天开采,大量的矿石开采给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矿山开发具有景观生态学效应、城镇化效应、廊道效应、区域生态影响效应、污染生态效应等诸多生态学效应,会对周围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形成巨大的人为冲击,其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有:生态系统变换、地面形变与自然灾害、水资源影响问题、污染问题等。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规模和矿区开采方式。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将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一体考虑,讲求科学性,突出针对性,坚持政策性、协调性,注意可行性,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案包括生态影响识别、评价等级确定、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因素、对象、效应分析等等。 本文根据石灰石矿生态环境现状自然属性及其社会特征,将石灰石矿山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自然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环境子系统,并确定系统内各指标的权重。自然生态环境子系统由下列11个指标组成:地形地貌、土地侵蚀、水源涵养、泥石流、植被覆盖度、野生动物、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污染、空气污染、空气干湿度;社会生态环境子系统由下列7个指标组成:水资源利用率、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效率、国民生产总值、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人体健康。通过尘态环境现状评价值与影响评价值对比,石灰石矿山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使矿山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略有下降,但从环境质量分级标准来看,矿山生态环境质量仍保持在良好范围内。 矿山生态恢复的核心是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而土地复垦的生态学原理,最重要的是生态演替。矿山生态治理及恢复措施包括矿山废石场治理措施和矿山生态恢复措施。矿山废石场治理措施包括源头治理、水土分流、修建拦土坝等;矿山生态恢复工程一般包括工程性恢复和生物性恢复两个阶段。工程性恢复是根据采矿后形成废弃地的地形、地貌现状,按照规划的[地利用方向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生物性恢复的核心是迅速建成人1_植物群落,重建人工生态系统。

华建伟[2]2009年在《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根据我国2003年9月1日生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需要进行规划环境评价。规划环境评价是指对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环境影响。规划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战略层次上的应用,是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在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减少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将要实施的矿产资源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论文针对矿产资源规划时间跨度大、生态影响深远、社会经济影响巨大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实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框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了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重点;提出了利用GIS技术进行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思路和技术框架,并以江苏省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验证了GIS应用思路和技术框架的可行性。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和创新:(1)论文建立的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突出了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在矿产资源规划中的作用,使矿产资源规划更加合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创建的基于GIS技术的矿产资源规划环评方法,其关键技术,如空间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缓冲区分区、栅格迭加与模型分析、距离制图等,是对以往GI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化和发展,也是GIS技术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领域中的一个技术突破和实践创新,为我国开展同类工作提供了一个方法范例。(3)在矿产资源规划环评的研究中,确定了以重要的生态敏感区、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重要风景和文物区、重要水源地等环境要素为重点评价对象,以地貌景观,绿化率,水土流失,大气、水体和上壤污染,地质灾害种类、规模、数量和强度,地表和地下水的质量,土地占有量等为主要评价要素,完善了我国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4)通过对《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环境影响评价,较好地把握了理论研究与成果应用的关系,验证了论文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成果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高侃[3]2016年在《吉林通化赤柏松铜镍矿开采对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也越来越大。吉林通化赤柏松铜镍矿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管辖,矿区位于快大茂镇高丽城沟内,为地下开采式。由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以及对吉林通化赤柏松铜镍矿开采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矿产开采区域内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进而对该工程项目可能对水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对地表水布置的7个监测点中除6#的SS及7#的SS、镍超标外,其余各监测断面的监测项目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地下水各监测点水质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地下水水质要求。正常情况下,废水不外排。事故情况下,尾矿水会通过渗漏的形式对地表和河流产生影响。矿床排水、矿体开采和尾矿库渗漏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本工程主要为现有矿区及新建尾矿库占地,区内主要植被以乔木、灌草为主,矿山开发将对区域的生态产生一定影响。生物量减少小于50%,矿区及新建尾矿库占地面积约为0.65km2,所占地段林木因树木砍伐减少了绿地面积,由于占地有限,不会改变以绿地为主的生态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特点。运行期设备噪声和车辆也会加剧野生动物向林区迁息,使项目所在地及周边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架空管线不会阻断动物迁移的通道。同时,工程会诱发一定地质灾害。建议矿山开采企业能够在矿山开采的同时积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水土保持方案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方式,对矿区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

张生[4]2016年在《北川矿山生态修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度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如: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破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导致生态严重破坏,甚至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是一个十分严重且日益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矿山(矿场)开发过后当地的生态环境修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本文针对青岗树矿山废弃地的土壤,采用化学分析法对土壤的养分进行实验分析;运用3S技术集成原理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植物选择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植物进行优化筛选,从而选出适宜矿区生长的植物;对青岗树矿山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针对矿山破坏的不同程度进行分区治理。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北川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植被破坏、山体破损、土壤物化性质改变、开矿及运矿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甚至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2)香泉乡青岗树矿区内土壤pH值的变化范围在4.9~5.1之间,平均值为5.0,土壤呈酸性,矿区土壤的含水率平均值为15.98 g/kg。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8.66 g/kg、534.24 mg/kg、4.87 mg/kg、45.73 mg/kg,土壤的养分含量很低,土壤贫瘠。(3)运用Arc gis软件分析得出,2005至2015十年间,香泉乡青岗树矿区周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以矿山的开发用地、道路建设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及林地、耕地的锐减为主。矿山的开发用地、道路建设用地增长量分别为517154.98 m2和39506.74 m2,而林地与耕地面积的消减也达到-420093.82 m2和-153506.46 m2,随着近年来多项政策的实施,开发进程的加快,2010年—2015年的面积变化幅度明显高于2005年—2010年。(4)对香泉乡青岗树矿区目前的情况实施调查,并通过恢复工程中的详细方案实施分区,即:I区、II区、III区。并通过对这几个区的详细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合适的植被恢复措施。(5)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种类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待选植物分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灌木、乔木四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筛选。并使用层次分析法实施筛选。把适应性、功能性以及经济性当做主要的准则层因素,通过对比植物权重高低最终确定了侧柏、刺槐、核桃、黄连木、沙棘、楠竹、野蔷薇、香根草、狼尾草、爬山虎和常春藤作为对青岗树矿山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的植物。

张明燕[5]2006年在《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评价的一种形式,目的是防止由于宏观规划不当而给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在矿产资源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目的是从根本上、从全局上、从发展的源头上注重矿产资源规划的环境影响,控制污染、保护自然环境。本文首先提出矿产资源规划的环境影响组成分类,分析现行矿产资源规划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选择陕北榆神府国家规划矿区、云南“叁江”地区矿产资源规划作为研究实例,以矿产资源规划的环境影响组成分类为主线,系统分析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环境影响问题,探索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的政策性量化指标。结论:1)矿产资源规划必须将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限制在适宜人类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之内;2)陕北榆神府国家规划矿区、云南“叁江”地区矿产资源规划中出现或潜在的环境危害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效益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3)矿产资源开采对整个环境的影响是综合性的,而环境系统也从各个方面反作用于开采活动,其效应也是综合性的;4)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方法;5)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性量化指标为基础。创新点:提出了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分类,即按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尺度和影响组成进行分类。认为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局域环境破环,区域环境质量下降,尚不到影响全球环境的程度,但矿产资源开采对全球环境具有累积影响。提出了以自然地理环境、地貌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物)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六类环境影响组成作为一级评价因子;以各类环境影响组成的次一级分类作为二级评价因子;以各类环境影响组成的次一级分类的具体评价对象作为叁级评价因子的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叁级指标体系。提出了可适用于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成本—效益分析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评价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提出了以六类环境影响组成的次一级分类为主的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政策性量化指标。

尚慧, 倪万魁, 王慧妮[6]2011年在《石嘴山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对石嘴山市矿山地质环境实地调查资料和遥感解译结果的分析,选取地质环境条件、矿山开采状况、叁废排放、资源损毁、地质灾害、对水环境的影响、环境治理率7要素21个指标构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体系。为了保证各指标权重取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值;其次,利用遥感手段和已有调查资料对各指标进行提取和分级量化,用综合评判法建立地质环境评价模型,评价单元为矿山采矿范围,应用GIS的迭加分析功能对各指标按权重进行迭加计算;最后,对迭加结果应用突变点法将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分为极严重、严重、中等和较轻4个等级,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与实地调查结果相符。该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矿山,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和思路,同时也为矿山地质环境的防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万勇平[7]2012年在《石门县新关镇矿产开采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文中指出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综合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关镇为石门县工业重镇,素有水泥之城,化肥之都,柑橘之乡美誉。本文对新关镇的矿产资源分布、开采现状以及矿产开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得到以下结果:(一)新关镇辖区内共储存矿产资源6种,分别为石灰石、铁矿石、石镁石、硒砂矿、石煤、石英石;目前开采利用的有石灰石、铁矿石、石煤、石英石;共有13家开采能力较强的企业驻扎该镇。(二)以新关镇的石灰石矿区、赤铁矿区和石煤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矿区的土壤质量以及重金属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叁个矿区的土层均薄,特别是石灰石矿区土壤中沙石及石块较多,不利用植物生长;土壤重金属Pb、Cu、Zn和Cd的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污染严重。其中赤铁矿区重金属Zn是最主要的污染元素;石煤矿区Cd是最重要的污染元素。现场调查还发现,矿区水源也受到一定影响,具体污染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叁)在叁个矿区进行植被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石灰石矿区土层薄,石块多,植物种类以灌木和草本为主,优势植物有牡荆、盐肤木幼苗和臭牡丹;赤铁矿区土壤为红色,大多为酸性植物,如铁芒萁、菊科和禾本科的多种植物,定程度保持了原有植被的外貌特征;煤矿区土壤结构差,以菊科的草本植物为主。

杨浩然[8]2015年在《保定矿区复绿植物筛选及建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量迅速增加,矿山开采造成了大规模的土地和矿山植被破坏。矿产资源的开采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诱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矿区的生态修复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矿山的生态修复,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然而矿山的植被自然恢复是非常缓慢的,应积极地采取相关人工措施加快植被的建植进程,使其在获得生态效益的同时,又能赢得经济利益。本文对满城石灰石矿山和涞源独山城铁矿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立地条件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布设样方法筛选先锋植物,在满城石灰石矿区共出现植物37种,隶属18科33属,涞源铁矿矿区共出现植物53种,隶属24科,46属,满城以菊科、禾本科、萝藦科和豆科植物最多,猪毛菜、荆条、矛叶荩草作为矿区优势植物;涞源以菊科、禾本科、豆科和大戟科植物最多,小红菊、铁杆蒿、白莲蒿、狗尾巴草为优势植物。以爬山虎和叶用枸杞为供试植物,通过在不同浓度生根剂条件下的扦插试验,确定适宜两种植物扦插生根的生根粉浓度为200mg/L;以土壤、尾矿、褐煤、保水剂为基质材料,以叶用枸杞为供试植物,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9种不同基质配比对叶用枸杞生长情况的影响,筛选适宜植物生长发育最优基质配比为60g的风干土,8g保水剂,1.0g肥料,质量比为1:1的尾矿与褐煤,通过矿山边坡生态袋美化堆放法,实现矿山生态恢复;根据不同品种爬山虎攀援能力及生长速度的差异性,进行中美爬山虎嫁接试验,最终获得生长速度快、攀缘性强的新型爬山虎,以便今后在岩壁前种植。通过对满城石灰石矿山和涞源铁矿矿山植被恢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被恢复模式、相关技术措施,进一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节约矿区生态恢复的投资成本,保证生态恢复长期效益,加快推进类似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矿山植被恢复新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刘宁[9]2016年在《荒山绿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荒漠化问题到目前为止仍旧是我国以及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所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由此而引发的土地过度开垦、土地滥用以及牲畜的过度养殖导致过度放牧等问题均对我国现阶段荒漠化程度加剧有直接的影响。新疆作为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问题不仅使得可利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少,其所导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使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严重制约,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草场退化、植被覆盖率低是产生荒漠化的原因之一,在植被覆盖率较低处建设绿化林地、进行苗木栽培并适量进行牛羊养殖,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草场退化情况,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现有土地发展循环经济,在保护和改善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本论文以乌鲁木齐市正达华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市达坂城窝儿图天山牧场八道湾草场建设的荒山绿化、苗木栽培及牛羊养殖项目为例开展研究,对其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可能对周围包括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研究得到的认识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项目区施工前大气、水、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分析表明,项目区附近区域大气、地下水以及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均能满足相关质量标准,现状良好。(2)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污染是扬尘、污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产生量较小,在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对环境影响较小,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除。(3)项目运营期牛羊养殖规模较小,产生的恶臭对区域环境影响不大,加之较大面积的荒山绿化及苗木栽培,将有效改善区域总体大气环境质量。荒山绿化及苗木栽培过程中采用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并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可节约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在噪声和固废影响方面,通过采用减噪措施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运营期内产生的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4)项目在建设及运营过程通过对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可有效改善区域荒漠化程度,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达到区域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申秀英, 钟顺清, 卜华白[10]2014年在《基于Entropy-AHP组合赋权法的产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文章通过对235份有效问卷的实证研究,建立了区域产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减小主观偏差的基于信息熵修正AHP组合赋权方法。运用了二级模糊层综合评价方法对衡阳铅锌产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进行了评价,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政府急需解决的区域产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评价问题,为发现区域产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 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恢复对策研究——以石灰石矿山开采为例[D]. 崔立昌.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2].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 华建伟. 南京大学. 2009

[3]. 吉林通化赤柏松铜镍矿开采对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D]. 高侃. 吉林大学. 2016

[4]. 北川矿山生态修复研究[D]. 张生. 绵阳师范学院. 2016

[5]. 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政策研究[D]. 张明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6]. 石嘴山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J]. 尚慧, 倪万魁, 王慧妮.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1

[7]. 石门县新关镇矿产开采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D]. 万勇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2

[8]. 保定矿区复绿植物筛选及建植技术研究[D]. 杨浩然. 河北农业大学. 2015

[9]. 荒山绿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刘宁. 吉林大学. 2016

[10]. 基于Entropy-AHP组合赋权法的产业重点领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评价研究[J]. 申秀英, 钟顺清, 卜华白.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标签:;  ;  ;  ;  ;  ;  ;  ;  ;  ;  ;  

矿山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恢复对策研究——以石灰石矿山开采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