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眼周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念荣

探讨眼周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念荣

(伊春市桃山林业局职工医院 152514)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眼周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4年 2 月-2015 年 2 月在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干眼症并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r-bFGF)治疗21天自我感觉疗效欠佳的53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眼周针刺联合r-bFGF治疗。采用SPSSl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针刺前后患者的SIT及BUT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指标优于治疗前。结论 眼周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的一种新途径,能持续发挥作用,具有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眼周针刺;r-bFGF;干眼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y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rtificial tears in the treatment of dry eye.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to choose the February 2014 -2015 year in February in our hospital diagnosed as dry eye and the use of 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FGF)eye drops for 21 days to feel the curative effect of 5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or,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the use of ey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bFGF therapy. SPSSl3.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analysis. Results the changes of SIT and BUT before and after acupunctu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indexes after treatment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Conclusion ey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rtificial tears is a new way to treat dry eye. It can continue to play a role,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economy,convenience and small side effec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eye acupuncture;r-bFGF;dry eye

近几年随着视频终端产品日益广泛的应用,空调的普及,以及环境的污染,干眼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采取眼周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昌邑市人民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干眼症并使用r-bFGF滴眼液治疗21天自我感觉疗效欠佳的53例患者,采用眼周针刺联合r-bFGF治疗。

1.2 研究标准

参照刘祖国等[2]制定的干眼症诊断标准拟定。①主观症状:有一项或多项主观症状经常出现或持续存在包括眼部干燥感、异物感、疲劳感、畏光、眼红、视力波动等。②泪膜不稳定:泪膜破裂时间(BUT)≤5 s(++)或≤10s(+)。③泪液分泌量减少: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 I试验(SIT)≤5 mm/5 min(++)或≤10mm/5min(+)。④眼表面损害: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1分(除外急性外伤所致)。主观症状加眼部特异检查一项强阳性(++)或两项阳性(+)或眼表面损害即诊断为干眼症。

所进行的检查及治疗均与患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心、脑、肾等全身疾病者;②患有其他眼部疾病者;③有泪道疾病者;④已行其他眼部手术且未满 3 个月者;⑤对人工泪液中任一成分过敏者;⑥正在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疗效观察者。

1.4 终止标准

①研究期间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非甾体类药物者;②研究期间因出现副作用或病情恶化而不能继续进行研究者;③要求中止研究者。

1.5剔除标准

①未能按研究计划随诊者;②研究期间加用、减用或停用其他影响疗效评估的药物者。

1.6研究方法

针刺眼周取穴为双侧的睛明、攒竹、太阳、承泣、四白、合谷、三阴交、太溪共八个穴位,患者取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一次性 40 mm 无菌毫针进行针刺,均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以患者眼部有酸胀感为度,留针20 min,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结合r-bFGF滴眼液点眼,一天4次,每次一滴。治疗后21天复查。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记录患者的BUT、SIT、FL值。针刺由同一医师实施。所有患者的复查均在治疗后1小时及点r-bFGF后1小时进行。每次检查及复查均由同一医师担当。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l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眼周针刺前后53例患者的SIT及BUT情况比较见表1:针刺前后患者的SIT及BUT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指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两组的FL染色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

3 讨论

干眼症与中医学“白涩”、“干涩昏花”、“神水枯瘁”相似,其发病与肺、肝、肾关系密切。因为环境和生活学习工作方式的改变,干眼症现已成为目前世界和我国最为常见的眼表疾病[3]。目前干眼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人工泪液替代治疗、泪点栓塞、抗炎治疗及颌下腺移植等治疗。人工泪液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瓶装的人工泪液多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容易对眼表造成损害。且停用人工泪液后干眼症容易复发,持续疗效差。泪点栓塞虽然能持续发挥作用,但是泪点阻塞使泪液的流动性下降减少了泪液对眼表细菌及炎性介质的冲刷作用,导致远期潜在的感染,还可能导致泪溢[4];局部抗炎治疗包括激素及环孢霉素[5],长期使用激素增加局部感染概率和高眼压的风险;局部使用环孢霉素刺激性较大;颌下腺移植是创伤性手术,临床应用受限。综上所述,眼周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的一种新途径,除了能够缓解干眼的症状外,还可以刺激泪腺的自主分泌,持续发挥作用,具有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优点,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依从性,体现出独特的优点,是临床上治疗干眼症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祖国,彭娟.干眼的诊断与治疗规范[J].眼科研究,2008,26(3):161.

[2]刘祖国.干眼的治疗[J].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71-74.

[3]朱 萍,刘 瑄,王艳玲. SmartPLU G 泪点栓塞治疗泪液缺乏型干眼初步疗效[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8):844-845.

[4]侯 乐,谢立科,张明明. 炎症和抗炎治疗与干眼的关系[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5):307-309.

论文作者:杨念荣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  ;  ;  ;  ;  ;  ;  ;  

探讨眼周针刺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论文_杨念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