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论文_王家亮

如何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论文_王家亮

赣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站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危险源是临时或长期的生产、搬运、加工中产生的危险物质,且数量等同或超过规定的单元。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大量人力、物力的使用,增加危险源总量,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正确认识危险源,并制定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以减少事故发生率,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从以下几点综述管控重大危险源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原则;方法

建筑工程中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是在获得工程危险源信息后,按照既定目标监管施工过程,一旦发现重大危险源后,立即制定有效措施管控,从而降低整个工程的危险等级,保证工程正常施工。施工中管控重大危险源的主要目的是,在减少安全事故的基础上,实现施工目标。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是对整个工程的全面管控,只有整体保持一致,才能从根本上规避危险源。

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1.1施工现场的危险源

①工程设备、材料堆放不符合规范,存在随意堆放、坠落等现象;②施工现场出现触电、防护不严格、落物伤人等事件;③施工中使用的化学物品随意存放,或安全防护不到位,导致中毒事件频发;④临时搭建的围墙、工棚失稳,造成坍塌。

1.2基坑支护危险源

①深基坑施工中,由于设施坍塌、失稳,破坏施工现场,引发重大意外;②施工现场的挖孔桩、基坑开挖等,使周边建筑因地基不稳定、不均匀,出现开裂、倾斜等现象。

1.3起重机械危险源

①电梯、塔吊安装、运行失稳,造成坍塌;②电梯、塔吊、保险装置不够灵敏,引发各种意外;③工程材料、构件吊运过程中,出现散落、撞击人员等意外事件。

1.4脚手架施工危险源

①脚手架搭设、拆除期间,多出现局部失稳现象,使脚手架坍塌;②卸料平台搭设的不符合要求,或荷载量超过规定,造成坍塌。

1.5防护及用电危险源

防护危险源多表现为:①高度在2米以上的作业,由于安全防护设施不合理,或未设置防护设施等,使工作人员出现滑倒、踏空等现象;②临近区域存在高层建筑,或高度在2米以上,因安全设施不符合规范,使脚手架失稳、物品坠落,造成人员伤害。从用电危险源上看,包括这样几个:①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未给予针对性的安全防护,引发各种意外;②外电线路未设置在安全距离,防护措施不符合标准,导致人员触电,危害生命安全。

2、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原则和措施

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是复杂、繁琐性的工作,涉及整个工程。危险源管控中,要突出危险源的管控重点,针对有着重要影响的项目,在进行危险源管控的同时,进行方法、手段的改进,并尽可能的减少管控成本,提高管控效果。另外,还要选用科学、合理的管控方式、前馈控制方式,为日后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提供保障。此外,为提高重大危险源管控的有效性,提高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科学性、灵活性。或通过所制定的各种措施和施工技术,消除、控制危险源,从根本上预防因重大危险源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危险源管控原则

在对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进行管控时,除要遵循及时评审性和事故的预防原则外,还要遵循这些基础性的原则,比如:立足于危险源的降低和消除,建立规范、系统的安全体系,落实个人防护;将危险源预防作为工作重点,落实防控结合,建立应急、预案的联动机制;动态性跟踪、管理,重视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2.2危险源管控措施

2.2.1管理上的管控

首先,建立规章制度。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在分析危险源的同时,建立规范性的规章制度,比如安全操作流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异常事件的应急措施、操作人员的培训制度等,保证所有作业都有据可循,发事故发生后有据可依;其次,明确岗位职责,按时检查。施工单位根据施工中极有可能出现的重大危险源,确定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安全责任。除规定性的作业人要每天于固定时间内自查外,管理部门也要按时或不按时的进行安全检查,且检查中还要实施随记方法,便于及时重大危险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再次,强化日常管理。要求作业人员落实到底和重大危险源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要求操作;工作人员按检查表,行日常的安全检查;在施工中遇到危险时,应立即按程序审批,做好记录、反馈工作;积极配合上级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汇报发现问题;最后,做好工程信息的反馈处理。施工单位要建立危险源的信息反馈机制,要求各部门落实到底,管理部门按时、不按时的考核信息反馈、安全隐患,和相应隐患的整改效果;安全检查部门及时收集、处理工程信息,将信息及时上报领导,在帮助领导更好决策的基础上,制定有效措施解决。另外,做好危险源的基础管理工作,健全安全日志和安全档案。

2.2.2人员行为上的管控

由于工程中的重大危险源、安全事故和人员行为密切相关,因此,为从根本上规避危险源,就要进行人员行为上的管控,也就是控制人员操作上的失误,减少不正确行为给危险源带来的影响,也是管控危险源的主要措施。一般来讲,人员失误的表现形式包括指挥错误、粗心大意、操作失误、紧张、防护用品使用错误、厌烦等。人员行为上的控制,首先要强化教育培训,通过对工作人员行为上的指导,保证本质上的安全化;其次借助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

2.2.3技术上的管控

首先,消除危险源。要想有效预防安全事故,最为主要的措施是消除危险源。但从现代化的安全理论上看,彻底消除工程危险源并不能实现。对建筑工程而言,只要施工,就存在危险源;其次,预防危险源。所谓的预防就是在重大危险源的消除上有困难时,所使用的能减轻危险源的措施;再次,减弱。指在危险源无法消除,且无法预防时,采用的能预防危险因素的有效措施,比如:设置抗静电装置、降低施工现场温度、设置减震装置等;最后,隔离。指在预防、消除等措施都无法获得显著作用时,将重大危险源、工作人员隔离开,或分离无法共存物质的措施,如隔离室、安全罩等。另外,设置连锁装置。指工作人员出现失误或相应设备处于危险时,通过连锁装置来控制危险的进一步恶化;设置报警装置。在极易发生故障的区域,设置安全标语、声光等装置。

此外,还要做好施工现场的保健工作,设置医疗保健室,配备专用绷带、消毒水等用品。针对传染病、季节病等,及时制定有效措施控制。为施工人员提供专用饮用水,做好防害、防暑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处理,保证餐具干净、整洁,及时清理生活垃圾,设置防蝇、防鼠设施;保证施工场地平整,排水设施良好,材料整齐堆放,为工作人员营造整洁、舒适的场所;重视施工现场防护设施、用品的采购,所采购用品都要符合国家标准,保证证件齐全。进入施工现场时,要重视质量的验收,保证所有用品质量都符合要求,进而在保证工程质量时,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重大危险源的存在不但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施工,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需重视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制定科学、规范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安全事故。但从实际看,要想真正预防安全事故,并不是能在短期内实现的,要在工程施工中不断改进管控措施,以在规避危险源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推动建筑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智,樊运晓,张书豪,等.特高压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管控程序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5,22(1):152-157.

[2]王胜臣.略谈市政工程重大危险源的管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2).

[3]刘丹松.高层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及专项技术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18):556-556.

论文作者:王家亮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  ;  ;  ;  ;  ;  ;  ;  

如何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论文_王家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