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为了进一步探索海洋肯定不满足于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要不断地发展创新。而轮机设备运行受到多项条件制约。这些外界因素严重阻碍了船舶技术的进步。尽管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轮机事故人为因素对船舶安全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与作用。在海洋探索方面,正确对待轮机事故人为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船舶安全,也是对于海洋进一步探索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轮机事故;人为因素;船舶安全;影响;对策
引言
随着船航舶技术的发展,船舶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其发展阶段可以按照单系统自动化、一般船舶自动化、船舶控制无人化、超自动化船舶和未来型船舶等五个阶段,目前我国船舶轮机自动化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近年来,船舶的动力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船舶动力机械自动化在历史的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凸显,轮机安全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轮机事故人为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分析
目前来看,对于不同质量不同种类的船舶应该有不同的研究方法,选取适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提高船舶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使得船舶更加安全稳定的航行在海洋之上。所谓的轮机事故人为因素,就是在轮机事故当中,以人为主体导致的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据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调查分析,造成轮机事故的直接原因也分成了人和物两方面。关于人的方面,包括人为错误以及一系列不符合行业规定的不合理与不合乎行业规范以及法律规定的行为。人作为直接的执行者,事故的发生必须担负一定的责任。另一方面即物的直接原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等。换句话讲,轮机事故人为因素是主观与客观直接造成的结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事故就要兼顾人和物两方面,保证其中任何的一环都万无一失,这样就可以抓住事故发生的本质,使得两方面或改正其中一环或保证两者都不出问题,就可以减少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轮机事故的发生,降低因事故发生的损失。
第二,轮机事故中人为因素影响船舶安全的客观原因:所谓的客观原因是指在直接原因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使得事故发生造成损害。上文提到直接原因包括人与物的原因,间接原因更大程度上与人的原因有关,例如人在身体与精神上的问题,在管理上的缺陷或者受教育的程度不同造成事故的发生。当然客观原因也与物本身相关联。当然还有如社会本身历史等其他间接因素的影响,被称为事故发生的基础原因。但是综合分析上述各种因素不难看出大部分的因素都与人自身原因有关,可以说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船舶安全问题的发生必须重视人的管理与发展。
第三,轮机事故中很多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人为错误造成的事故,人为错误概况起来主要有三类,疏忽,所谓疏忽就是大意、马虎,工作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等;误解,所谓误解就是业务水平、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不足等;违章,所谓违章顾名思义就是安全意识淡漠故意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规章制度造成的人为事故。
2.船舶轮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作执行力不够。根据职责,管理人员和使用维护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需要建立并完善的一个工作系统,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船舶轮机保养维护执行力较差,不能发挥整个系统的管理成效。
2.2轮机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跟不上。船舶轮机现代化发展近年来,我国船舶轮机正在向智能化、自动化、现代化发展,在整个船舶轮机装备中运用了很多的高科技技术。在船舶轮机新技术出来后,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设备的保养与维护难以与船舶现代化的需求相匹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所有的影响因素里,出现船舶轮机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人为因素,也最难控制,主要体现在轮机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不了解、不重视,总是存有侥幸心理,对船舶轮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正确落实,总是根据以前的经验来解决现在的问题,技术不能及时更新,使数据、标准等不具有说服性,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2.4轮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加强。近年,航运安全管理新公约、新规则不断出台,船舶安全管理形势严峻。要适应这些要求,就要建立健全轮机安全管理制度,把公约、规则和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3.消除轮机事故不良人为因素的对策
从以上人为因素的分析中,我们认识到不良的人为因素造成轮机事故,进而导致严重的海上事故。国际海事组织和其它的国际机构通过立法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而我们除了履行这些国际公约之外,还应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去消除不良人为因素对海上安全的威胁。
3.1推广、完善、丰富CWBT体系的责任和水平,对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船舶上工作的船员应分期分批去有关培训中心进行自动化机舱和轮机模拟器的培训,提高他们驾驭先进船舶的业务水准。加强船员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的训练,对工作疲劳或受环境影响而出现不良情绪状态的应引导其科学的调节和放松,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给船舶安全造成威胁。
3.2规范安全行为。轮机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体现在设备安全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员的安全行为上,只有规范了人安全行为,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人的安全意识决定其安全行为。规范安全行为首先要强化轮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3.3强化制度执行力度。近来年,水运安全管理新公约、新规则不断出台,轮机安全管理工作形势严峻。要适应这些新公约、新规则的要求,就要建立健全轮机安全管理制度,开展轮机安全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把公约、规则中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实现轮机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法从严进行安全治理,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船规船纪的行为坚持从严处理,决不姑息放纵。
3.4加强人员的沟通。船长是船舶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总负责人,轮机长只有及时与船长沟通,取得船长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做好机舱的各项工作。为了保证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事先与船长的良好沟通和默契协作,才能帮助我们充分利用时机,妥善、恰当地安排和完成船舶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从而实现船舶安全和效益的最大化。
3.5学习新技术,适应新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船舶设备技术不断更新换代,船员必须不断学习,自我更新知识和技术。随着船舶的日趋复杂,对船员业务水平、熟练程度、操作技能、发现和排除故障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知识的更新将大大减少了误操作的发生。
4.结语
消除轮机事故中人为因素对船舶安全的影响,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涵盖了岗前培训到日常教育、管理、考核的各个环节,各方要高度重视、形成合力,才能够有效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保障船舶安全,这就要求每一位船舶员工都需要本着良好健康的心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探求新的技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为船舶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智宏.轮机管理必须面向创新、面向全球、面向现代化[J].航海技术,2009(01).
[2]于洪亮.船舶轮机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世界海运,1997(03).
[3]李福海.浅析现有船舶柴油机日常管理与节能措施[J].江苏船舶,2005(04).
论文作者:陈治国1,黄正响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轮机论文; 船舶论文; 事故论文; 人为因素论文; 原因论文; 发生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