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期手术后造瘘口不同护理方法比较论文_李冬莹 徐嘉嵘 沈阳

李冬莹 徐嘉嵘 沈阳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外科;广东广州510000)【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期手术后造瘘口中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期手术患儿64例,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划分成试验、对照组(n=32)。试验组采取3M敷贴护理法,对照组采取氧化锌软膏护理法。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25%,比对照组28.13%低,P<0.05。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6.87%、家长满意度96.87%,优于对照组78.13%、81.25%,P<0.05。结论:于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期手术后运用3M敷贴护理法,可有效预防造瘘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M敷贴护理;小儿;并发症临床上,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十分常见,为急性消化系统疾病之一,通常是由饮食和细菌感染等所致,可引起肠部黏膜组织的损伤受,使得结肠和小肠发生了弥漫性坏死的情况[1]。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进展,但术后容易引发造瘘口狭窄与融合性皮炎等并发症,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影响了病情的康复[2],所以,护士有必要强化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术后护理工作。此研究,笔者旨在分析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期手术后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价值,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7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接诊且行1期手术治疗的患儿64例为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原理均分2组。试验组女性15例,男性17例;日龄介于14-46d之间,平均(24.82±2.01)d。对照组女性14例,男性18例;日龄介于15-46d之间,平均(24.76±2.14)d。患儿病历信息完整,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日龄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试验组采取3M敷贴护理法,详细如下:将3M敷贴规范化的贴敷于患儿的造瘘口周围皮肤上,每日3次。对照组采取氧化锌软膏护理法,也就是将氧化锌软膏均匀涂抹于患儿造瘘口周围皮肤上,每日2次,本药品由“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12020849。1.3 评价指标统计2组并发症(造瘘口狭窄,及融合性皮炎)发生患儿例数,便于后期分析。干预结束后,组织2组患儿的家长开展调查工作,了解家长对患儿护理效果的满意情况,此次调查的结果用分数计,最高分为100分,满意等级如下:得分低于60分时,评定为不满意;得分介于60-89分之间时,评定为一般;得分≥90分时,评定为非常满意。1-(不满意/例数)*100%是家长满意度。1.4 护理效果判定[3]参考下述标准对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作出评价:(1)显效,伤口愈合,且相关症状都消失。(2)进步,伤口有所好转,且相关症状明显缓解。(3)无效,伤口愈合较差,相关症状未缓解或者加重。1-(无效/例数)*100%为护理总有效。1.5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选用SPSS 20.0软件,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差异显著。2 结果2.1 并发症分析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25%,比对照组28.13%低,P<0.05。如表1。3 讨论作为获得性疾病之一,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我国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多发生于新生儿亦或者是早产儿,可引起肠道粘膜病变等病理表现[4]。本病具有发病急促和病情复杂等特点,临床症状以血便、腹胀和呕吐等为主,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壁间存在囊样的积气。本病的病机迄今为止尚未研究确切,但有报道称,本病的发生与新生儿肠道供血不足、沙门氏致病菌感染、饮食、大肠杆菌感染等因素密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5]。现阶段,临床医师可采取外科手术疗法来对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患进行治疗,虽能取得一定成效,但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比如:造瘘口狭窄等,不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3M敷贴为比较新兴的护理手段之一,具有价格低廉、效果明显与操作简便等特点,能够有效促进患儿术后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此研究中,试验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试验组家长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综上,运用3M敷贴护理法,可有效预防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期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改善家长满意度,建议推广。参考文献:[1]肖金华.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口护理两种方法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100-101. [2]陈义平.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口护理两种方法的比较[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2):79-80.[3]夏利红.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Ⅰ期手术后造瘘口不同护理方法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206-207. [4]吴林,何凤,王阿雷.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造瘘口护理探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4):262. [5]陶小红,孙敏,张冰, 等.改良式腹腔三套管联合造口袋在消化道瘘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21):1997-1999.

论文作者:李冬莹 徐嘉嵘 沈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8

标签:;  ;  ;  ;  ;  ;  ;  ;  

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期手术后造瘘口不同护理方法比较论文_李冬莹 徐嘉嵘 沈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