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恢复期“上肢功能重建”的研究现状论文_刘楠,张飞飞,张楠

中风患者恢复期“上肢功能重建”的研究现状论文_刘楠,张飞飞,张楠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193

摘要:中风是指在中医领域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的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即使是患者的生命得到救治,但是大多数多患者都会留有不同程度的障碍,这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中风恢复期指发病后2周-6个月,大多数患者在此期内被治愈;只有少数患者进入后遗症期。因此,康复锻炼方法的选择,是帮助患者改善、恢复期上肢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是目前中医康复方面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中风;康复;功能恢复;功能障碍;治疗

中风病又被称之为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是指脑的不同部位不同程度受到损害,从而引起局限性、持续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脑中风恢复期患者多表现为上肢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远端关节,且恢复速度最慢。为此,对中风恢复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锻炼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还能让他们重返社会,增加社会使命感。

1.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主要是指运用“运动”因子,采取物理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着重进行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训练。它是中风恢复期患者最重要的康复方法,主要解决患者肌肉乏力、血运障碍等问题。

1.1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主要用于改善上肢的血流情况,尤其是上肢血液的微循环情况,通过被动运动可以增加上肢静脉血的回流,从而增加上肢的肌肉张力,这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1.2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是患者在没有辅助帮助情况下的一种自我运动,主动运动以“动”为主,以患者为核心,通过主动运动促进机体的代偿机制,使上肢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强,从而恢复上肢正常的功能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对瘫痪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它能促进出血灶或坏死组织消散、吸收、减少瘢痕形成,解除或减轻脑血管痉挛,改善脑循环、脑组织营养和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减轻肌肉痉挛等。

2.1电疗

生物电疗法是以中医的经络学为原理,生理学为基础,把古老的中医学同现代西医反射学、生物电学技术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将专用于恢复治理的“电疗仪”输出的电能经过人体调控后,根据人体上肢经络的走向与病症所处部位,采用适当电量,运用各种手法,用电能刺激经络,使电能迅速传导,瞬间打通上肢受损、萎缩的经络,使上肢气血畅通,达到治病的目的。

2.2光疗

中医专家认为,造成中风的原因是由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气血阻络、筋脉失养,造成真阳衰损导致的“阴盛阳虚”,通过光疗可以通经活络,濡养气血。对于中风恢复期上肢瘫痪的患者,可通过光疗肩井穴、合谷穴、天井穴、曲池穴、肩髃穴等各20分钟,以活血消肿,祛风散寒,防止外邪内传,益血补阳。

2.3蜡疗

蜡疗是将石蜡加热溶解,将其所产生的热能传至身体内部进行治疗的方法,应用于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改善上肢的周围循环系统,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系统,使组织水肿吸收,排除致痛递质,从而使炎症消散,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因此项治疗具有保温的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上肢的肌张力,避免肌肉出现痉挛,使肌肉恢复张力等,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2.4拔罐

拔罐疗法应用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使患者的经络得到疏通,驱散体内寒气,温和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调和阴阳,从而调整脏腑功效。通过选取阳溪、曲池、手三里等穴位进行拔罐治疗,可调节机体的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或消除上肢麻木、疼痛、肌肉痉挛等症状,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3.作业治疗

作业疗法是通过“作业”这项活动,使患者在作业中获得功能锻炼。对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通过捡豆子这项“作业”,练习患者上肢的精细活动,以最大限度的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4.心理治疗

中医心理学认为,通过安慰、支持、疏导和改变环境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认知疾病的本质,从而调动病人的信心来战胜疾病。通过心理调整这一干预手段,可使病人心情舒畅,与脏器产生共鸣,达到醒神开窍、通畅心脉的作用。

5.针灸治疗

从阴阳学说来讲,拘紧收缩属阴,舒展伸张属阳,中风后上肢屈肌肌张力增高乃“阴有余而阳不足”所致,故临床常以泻阴经、补阳经为针刺法来治疗。中医认为,引起诸病的根源乃阴阳失衡,而针灸主要是通过调和阴阳,调整脏腑功能等,达到改善或消除中风患者上肢功能异常,促进其康复。通过针灸肩贞穴、曲池穴、手三里、阳溪穴、合谷等穴位,打通上肢筋脉,促进血液回流。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疗效可靠,方法简单、安全,费用低廉,是广大患者乐于接受的疗法之一。

中风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运用各种积极的、科学的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等功能训练手段,开展早期系统性康复治疗和康复方案的个体化,促使神经功能障碍得到康复,使患者的缺损功能得到恢复,达到相对完好的功能状态;预防关节半脱位、肩痛、肩-手综合征等,尽量减少后遗症,最大限度的恢复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以回归家庭和回归社会为最终目的。中风康复治疗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精细的治疗过程,在整个中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

论文作者:刘楠,张飞飞,张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中风患者恢复期“上肢功能重建”的研究现状论文_刘楠,张飞飞,张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