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_心理咨询论文

论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_心理咨询论文

浅谈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心理咨询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辩证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十年代以前,“心理咨询”这个字眼在中国还是鲜为人知的名词,国人对心理咨询还知之甚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在发达国家广为流行的心理咨询开始传入我国。不但心理学家们加紧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热心这项事业的心理学工作者日渐增多,就连一些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也逐渐对心理咨询发生了兴趣并跃跃欲试。一些同志还做出了不大不小的成就,个别人甚至还成了心理咨询的“专家”。

一、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问题的产生

心理咨询作为一门科学,它从引进、扎根,到为众多的学者和普通人所接受,并广为传播,以至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是有其发展过程的。

八十年代初,经过十年浩劫而心有余悸的心理学工作者在引进西方咨询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是比较谨慎的。当时,社会上人们对心理咨询还很不了解。有的人认为,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没什么不同,我们早就有了,而且比西方搞得还好;也有人认为,心理咨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不适合中国国情;还有的人担心,心理咨询会冲击我们搞了几十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会同思想政治工作争地位、唱对台戏,甚至怕取代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使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失去阵地。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对新事物较为敏感的高等学校,开始逐步将心理咨询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几所大学一带头,新闻媒体一介绍,心理咨询就很快在全国高校引起连锁反应,高等学府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心理咨询热,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了这股热流。一些有能力的单位开始主办心理咨询员培训班,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许多报刊开设了心理咨询信箱或专栏,许多城市开展了心理咨询电话服务,有些电台电视台还开办了心理咨询热线节目,心理咨询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与此同时,有关部门领导的积极态度和热心扶持、国外心理咨询方法的不断涌入、心理测试资料的引进和修订工作的新进展、外国学者和留学人员的不断介绍都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咨询的发展。

在高校,随着心理咨询工作不断开展,心理咨询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补充的说法流传起来,也有个别人夸大了心理咨询的作用,认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过时,提出心理咨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形式。”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争论减少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普及收到显著效果,心理学理论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和科研有了长足的进展,兼做心理咨询的政工干部多了起来。古人说一心不可二用。这种双重角色混淆的做法到底是否可取,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只有发展是永恒的。由此可见,无论是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来,还是用心理咨询替代思想政治工作,都既不利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辩证地认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既要看到二者之间的区别,又要看到他们之间的联系,才是科学可取的态度。

二、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虽然都是以人为对象,都是做人的工作,但却是两种体系,两种方法,二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绝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取代。

1.起源不同

心理咨询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临床医学心理学分流出来的,从其发展历史看,是由职业指导、心理测验、心理治疗三支源流汇合而成并逐渐细化。而思想政治工作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二者的起源截然不同。

2.理论基础不同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是不相同的。前者主要以普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咨询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而后者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咨询工作者不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者不需要学习心理学。

3.方法不同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是个别交谈和较少的集体辅导,思想政治工作除个别交谈外,还经常采用讲课、报告、学习、讨论、检查、评比、表扬、批评、参观等形式。既使是个别交谈,二者在具体方法上也不一样。

心理咨询遵循自愿性原则,一般是坐等求询者上门,因为是“你找我”,不是“我找你”,所以求询者通常会主动讲出自己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也有工作对象找上门来的情况,但更提倡主动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强调渲泻与调适,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教育灌输;心理咨询注重倾听与感情沟通,思想政治工作注重说服与言传身教。

心理咨询采用特殊的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如心理测验、行为矫正、催眠术等)进行诊断和治疗,必要时还要探察求询者潜意识当中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采用一些经验性方法,解决人们意识领域的思想、认识、觉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

心理咨询是一种社会服务,可以收取报酬,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一种社会责任,不能收费。

4.内容不同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范围均很难界定,心理咨询根据其内容大致可分为教育咨询、职业咨询、生活咨询和健康咨询四大类。

教育咨询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也包括家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或教育行政人员。咨询的问题有: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升学指导,心理障碍与不良行为的矫正等等。

职业咨询的对象不仅限于求职择业的青年,也包括在职人员和离退休老人。在工业发达国家,除大、中专学校对学生开展升学就业指导外,社会上还有许多专门的职业咨询机构,咨询的内容主要是提供有关职业意义、职业要求与职业需求的信息,对个人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职业与人格等进行测评和分析,辅导求职技巧,有时还可就某些职业所需的技能进行必要的培训。

生活咨询的范围较广。一般家庭生产咨询包括婚恋、生育、性生活、家庭关系、财产等方面的问题,社交生活咨询包括交友、社团活动、各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业余生活咨询包括各种文体活动、个人爱好等方面的问题。消费生活咨询包括饮食、穿戴、住房、购物、交通、纳税等方面的问题。

健康咨询的对象主要是各种身心疾病和神经症的患者(如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康复中的精神病人或身体疾病患者,性心理变态与性功能障碍患者等。健康咨询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身心疾病,矫治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则具有明确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政治教育、主要解决人们的政治方向、政治信仰、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政治行为等问题。

思想教育、主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思想方法。 品德教育、主要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标准、道德情感、道德规范和行为等。

5.目的不同

心理咨询是为求询者服务,因个体条件而定位,主要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使个体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与发展,实现个人成就为目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一定阶级服务,根据社会需要来定向,主要解决努力方向问题,促使个人按一定社会集团的要求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某一目标前进,以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为目的。

6.工作者不同

心理咨询人员必须受过专业训练并取得一定资格,具有专家和知音的可信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分专业,主要靠经验、组织培养和自学而成,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特点。

7.角度不同

心理咨询人员采取的是“中立”立场,是帮助指导个体更好地适应与发展,因此求询者较少戒心,能够敞开心扉。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代表组织工作,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和原则的立场上。

咨询员与求询者是平等关系。求询者可以隐名而询、咨询员要遵循为求询者保密、尊重个人隐私权的职业道德准则。思想政治工作者通常是在上下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或熟悉的同志之间进行,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三、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借助语言和提供行为指导来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以促进其适应和发展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工作经验,通过开展活动、利用组织奖惩来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促进个体同社会目标一致性的过程。

从本质上讲,心理咨询人员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帮助人们解决个体问题,都是做人的工作,都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上进行,都立足于引导和教育、成长与发展,都是以培养全面适应社会进步的人才为宗旨。

1.内容和形式的相似性

人们的某些思想认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而某些心理障碍或情感误区也可以通过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来排除。有些心理咨询工作实际上也是在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而某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成功做法常常也能收到心理咨询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咨询工作中会经常遇到一些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对一切都觉得“没意思”的大学生,通过心理咨询使他们振作起来,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不就是收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效果吗?

再如,一些大学生一遇到的恋受、择业等问题就十分困惑。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循循善诱的倾心交谈,往往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起到了心理咨询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工作从形式到内容都难以界线分明。

2.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交叉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交叉,主要体现在对有些个体存在的问题,如学习方法、人际关系、升学求职、婚姻恋爱、考试焦虑等,既需要心理咨询工作者解决,也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解决,问题一样,方法不同,角度不同,但收到的效果却是一致的,结果对个体社会都是有益的,不仅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精神文明建设。真可谓异曲同工,歧路同途。

3.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互为补充

因为人的知、情、意、行是密不可分包容在一起的,因此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分得一清二楚,虽然二者有各自的工作目的、理论体系和方式方法,但如果把二者截然分开只能是事倍功半,恰恰是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要看到心理咨询在一定意义上是思想政治工作所不及,又不要把心理咨询简单地看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补充。

4.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是比翼之鸟

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寓为比翼之鸟,是因为二者各有所长,兼收并蓄,缺一不可。离开心理咨询就不易做到倾听与情感沟通,同样,离开思想政治工作,也就谈不上说服与言传身教。只有共展双翅,两翼齐飞,才能直冲蓝天,飞得又高又快又稳。这不仅符合我国国情,也是为高校学生工作现状所接受的。

四、为了一个共同目标

心理咨询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在高校亦是方兴未艾,这项事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进步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提高、社会财力上的支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无论是心理学者,医务工作者,还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培养“四有”人才当做最终目标。同时还要看到,心理咨询工作面临的任务是繁重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高校的需要,心理卫生的普及教育和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还是当务之急,亟待解决。

思想政治工作做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事业,既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又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独到之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当中的部分人员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但就多数人来说,没有必要都来从事心理咨询,只要在工作中借鉴一些心理咨询中的某些理论与方法就可以了。

思想政治工作者兼做心理咨询,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懂心理咨询,更容易从个体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入情入理入脑,令工作对象有通情达理,心悦诚服之感;不利的是一身二职,角色难以把握,工作者本身容易发生角色冲突,造成内容和目的混淆不清,长此下去,既会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又会降低心理咨询的信誉。

因此,要想保持高等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参考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和机构设置状况,建立一支符合高校培养目标的、相对稳定独立的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同时,高等学校还要坚持德育为首,智育为主,全面发展的方针,稳定思想政治工作者这支队伍,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改善他们的待遇,把他们建设成为一支坚强有力、积极进取、精明强干、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标签:;  ;  ;  ;  ;  ;  ;  ;  ;  

论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_心理咨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