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建筑实际应用及其成本效益的研究论文_雷克操

身份证号码:44178119890902XXXX

摘要: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建筑领域也正进行一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革命”。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着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三高一低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作为建筑业内兴起的新型建筑项目工程设计理念,将其应用与建筑工程建设中不仅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能产生一定的成本效益,进而促进建筑行业绿色蓬勃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实际应用;成本效益

1.绿色建筑的概述

绿色建筑也称可持续性建筑,其目的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减少资源的使用。绿色建筑在未来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21世纪绿色建筑必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流。所以,我国绿色建筑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改变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为生产模式的方法,提倡绿色建筑的普及和应用,用科学的方法开发出更多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健康等功能的新型绿色建筑。

2.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分析

在建筑领域,成本效益分析法是评估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的一种重要决策工具。它是运用经济计量的方法对各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货币化处理后做出的决策。其中成本主要包括时间、环境、设备、人力、交易、资金等投人的各类成本,而效益主要由不同手段、不同主体的成本投人产生的包括社会、集体、个人等效益。

在绿色建筑中,可利用成本效益变化即通过绿色建筑的单位成本投人变化所产生的效益变化对绿色建筑进行分析评价,利用分析结果来对绿色建筑的成本和效益进行直观分析决策。分析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的计算结果为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即从效益和成本变化的角度来考虑绿色建筑增加的单位成本投人与产生效益比,并与传统建筑进行比较,判断其是否具有优越性。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成本效益公式进行分析,需将效益和成本都进行货币化量化处理,最后可得出三种分析结果:

①若其比值大于1,则说明绿色建筑增加的单位成本投人能够产生较大的效益,绿色建筑的综合效益更佳;

②反之,若成本收益的结果小于1,则说明绿色建筑增加的单位成本投人产生的综合效益较小,不适用于在全社会推广;

③同时,利用成本效益公式来对传统建筑模式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将结果与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其对比结果将是评价绿色建筑成本效益优劣的重要参考指标。如若绿色建筑增加的单位成本投人带来的效益还不如传统建筑模式的成本效益,则绿色建筑在成本效益的角度下就没有在全社会推广的必要。

当然,在实际运用成本效益比进行分析时,除了可按照上述分析方法外,还需将效益和成本进行具体量化,下面本文将结合某建筑遵循绿色建筑理念的改造的实际措施进行分析,并分析其产生的成本效益。

3.实例探析某建筑遵循绿色建筑理念改造的实际应用及成本效益

某小区(简称A)坐落于市老城区,建成于1999年,小区占地面积14.18万平方米,住宅居住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共28栋住宅,3150余户居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受当时经济、建设标准等限制,小区配套设施匮乏。历经十几年的使用,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小区环境及住房有较为严重的老化和破损,但主体结构保持稳定。

3.1项目改造方案

①节能:增加门斗,阻止冬季冷风直接吹入室内,起到缓冲和减少对流的作用,防止室内温度急剧下降;外墙保温采用100mm厚的B1级防火保温材料EPS板,用胶粘剂与基层墙体粘贴,辅以锚栓固定;原窗密封条更换为三元乙丙胶条,在原外窗外侧增加一层单框双玻塑钢窗;拆除原有屋面炉渣、珍珠岩等自重大、保温性能差的材料,重新做屋面保温及防水层;居住建筑供热系统采用天然气冷凝锅炉分散式独立供热,减少管网输送的热损及电耗。

②节水:将外排水改为内排水,排水管自楼梯间引下,在首层勒脚处留出泄水口;将室内给水用户入口处加设减压阀,把配水点出水压力控制在0.2MPa以下,减少因水龙头出流压力过大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将小区给水二次加压泵房中的储水箱增设水箱溢流报警和进水阀门自动联动关闭装置,防止溢流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③节材:改造中所涉及的结构改造与材料选用满足《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相关规定。经前期检测,整栋建筑结构良好,并不需要进行结构加固改造,只是屋面由于增加了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为提高承重能力,增加了钢筋混凝土一体化屋面。

④绿色施工:建设和施工单位指定了具体的居住建筑改造管理和监督人员,在施工现场附近搭建临时指挥所,负责整个施工过程动态管理与监督;对于扬尘较大的地点,设置防尘屏,同时配合遮挡、抑制扬尘的措施。噪音过大的设备远离居住地,采取隔音措施。

⑤运营:居住建筑供热系统采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天然气锅炉相结合的联合供热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切换供热模式;油路系统和水路系统的所有温度信号和流量信号由安捷伦数据采集仪实时采集并存储,同时输送到电脑进行显示与记录;小区安装智能照明系统,按需照明,节约照明用电。

3.2成本效益分析

①经济效益:小区建筑改造前的耗热量指标约为30W/m2,改造后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减小为17W/m2,减少了43.3%,加上自然通风和自然照明的设计,降低了对灯光或通风设备的需求,每年可减少耗电量约15万kWh;围护结构经过节能改造后,保温性能大大提升,显著降低了居住建筑物的耗热量,太阳能至少负担了居住建筑物总耗热量的20%,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据统计这些方面小区每年可节约电费达69.8万元;节水方面,改造后节水率达到30%,每年可节约用水13多万m3,约40万元,节能、节水两项合计每年效益约109.8万元;另外政府对绿色化改造的补贴按45元/平米的标准,补贴费为1305万元;小区对空间进行重新规划,车库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可提供689个车位,平均每五户一个车位,车位销售的回收资金用来回补绿色化改造的投入,收益为12402万元。

②环境效益:小区改为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燃气锅炉联合供暖系统,相比于原有的燃煤锅炉供暖系统,将显著降低CO2、SO2、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经第三方机构测算初步估算,改造后不使用燃煤供暖,每年约节省0.45万吨标煤,加上绿色植物的绿化作用共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7万吨、二氧化硫281.5吨、氮氧化物1.9吨,每年可换算成环境效益575.44万元。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建筑理念也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应运而生了。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绿色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及其产生的成本效益,并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对于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妥善处理,促进建筑行业朝着和谐、环保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建筑的绿色化转变,给人们打造出舒适而且高效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留罡.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6).

[2]谢吉勇,李惠玲,赵宇晗.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4(07).

[3]叶祖达,梁俊强,李宏军等.我国绿色建筑的经济考虑:成本效益实证分析[J].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04).

论文作者:雷克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  ;  ;  ;  ;  ;  ;  ;  

基于绿色建筑实际应用及其成本效益的研究论文_雷克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