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理论与中国现实_投资论文

储蓄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现实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的储蓄应从金融学去研究,而当代人们研究储蓄主要是揭示资金的融通。储蓄是属于金融的范畴,必须从融通货币资金余缺的意义去把握储蓄的含义,并由此出发去考察中国储蓄的现状。

一、储蓄属于金融学的范畴

储蓄这一范畴能够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去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有不同的评价和特证,但当代的储蓄应从金融学去研究。

1.早期人们研究储蓄主要是揭示资本的积累。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追溯到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他认为,资本积累是社会分工的必要的先决条件,而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属于资本家收入的并将用于消费的利润。他认为这部份收入如果由于节俭不用于消费便积累起来增加资本,他把资本与“储备”直接等同起来,认为资本家是拥有大量储备的人,他们的储备除了满足消费之外,还可以用来取得收入。

马克思对储蓄的研究能够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考察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二是考察资本的积累。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储蓄与积蓄这两个概念是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认为只有货币积累“才有真正的财富积累”,而其他一切商品的所谓“积累”只不过是“特殊财富的储蓄”。马克思把“储蓄”与“积累”联系起来,而且区分了两种积累,即价值的积累和使用价值的积累。在我看来,马克思所谓的价值的“积累”是指有着特定目的(如“致富的欲望”)动态的经济活动的过程即扩大再生产,而使用价值的积累则是把特殊的使用价值静态的堆积到一起,对此马克思主张用“储备”这一概念表达。

在“储蓄——资本积累”的研究中,值得提出的是瑞典学派的创始人魏克塞尔。魏克塞尔认为在他以前一直没有一个“合理的储蓄理论”,在他看来以前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大都把储蓄当做是“价值的储藏手段”而没有把储蓄看成是资本的积累。在魏克塞尔看来,把储蓄理论归结为货币发挥价值储藏手段的机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他认为:“现代所谓的储蓄,是由储蓄人将其积蓄的储蓄金信托于银行,然后由银行尽速地将其贷放于企业,而由企业将其运用于一种或另一种生产用途。〔1〕储蓄的结果使生产更加资本主义化,即更加朝向未来, 这对储蓄人来说不仅能索还本金而且可得到一笔附加的利息,进一步说,是储蓄人帮助其后代增加了真正收入和消费。所以魏克塞尔的现代储蓄理论是“储蓄——资本积累”理论。

魏克塞尔自认为他的“储蓄——资本积累”理论是现代储蓄理论,而在他以前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献是很贫乏的。这样的论断在我看来不免有自我标榜之嫌,但应当承认,在这个主题上他的研究有“承上启下”的“功德”。

2.继后人们研究储蓄主要是揭示储蓄与投资的均衡。第一个把储蓄与投资联系起来研究的人恐怕也是魏克塞尔,他把奥国学派庞巴维克的资本理论与洛桑学派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储蓄与投资,认为影响储蓄与投资均衡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利息率”。魏克塞尔表述其要点是:(1)储蓄形成借贷资本的供给, 投资形成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储蓄与投资的均衡也就是借贷资本供给与对借贷资本需求的均衡;(2)影响储蓄与投资均衡的是“自然利息率”, 所谓“自然利息率”是与“资本预期收益基本一致的利率”,这个利率是可变的,它取决于对资本收益率的预期;(3)当人们预期资本收益率有希望上涨时, 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增加,产生需求大于供给,从而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又进一步刺激储蓄增长;(4)储蓄增长增加供给, 但利率上升同时又减少企业家的需求,这一增一减又作用于利率,使供求“在比以前稍高的利率水平上达到新的均衡”。(5 )在储蓄与投资达到新的均衡状态下,劳动的价格和物品的价格将保持不变。仅就他提出这一套“储蓄与投资均衡”传导机制而言,是以假定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一致为前提的,即这二者一致时,就可通过货币均衡实现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在他看来,这二者由于种种原因经常背离,因而难以均衡。但是不可否认魏克塞尔把储蓄与投资联系起来研究,最早地考察二者怎样实现均衡。

除魏克塞尔外,研究储蓄与投资均衡问题有影响的要算凯恩斯。他把储蓄与收入、储蓄与投资联系起来。凯恩斯认为“我们所谓的储蓄指的是个人货币收入和他对本期消费所作的货币支出之间的总差额”。〔2〕从凯恩斯前后的表述看,这里的“个人”是指社会成员。 只不过在这里“社会成员”仅指企业家和雇员,而把政府置之度外。凯恩斯的投资是指社会资本在一个时期内的净增量。设这一净增量为I, “意外所得”为Q,储蓄为S,则I=Q+S。即资本净增量等于意外所得加储蓄之和。由于“意外所得”不作为收入,也就不会形成储蓄,因而储蓄便等于资本净增量减意外所得之差,即S=I-Q。这样储蓄与投资必不相等。 此外他还认为,储蓄是一群人的行为,而投资是另一群人的行为,没有一种机制能够促使一群人的储蓄必须等于另一群人的投资。但后来他在《通论》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

“所得=产品价值=消费+投资

储蓄=所得-消费

故储蓄=投资”③

凯恩斯先认为储蓄不等于投资,后又认为储蓄等于投资,这不只是计算方法问题,而是怎样建立储蓄与投资的机制问题。在《货币论》中,他完全沿袭了魏克塞尔的见解,认为制约储蓄与投资均衡的重要因素是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相一致。但他又认为储蓄是各个消费者的活动,投资是企业家的活动,这二者不仅在量上不一致,而且作用的机制、产生的效应也不同。在《通论》中,他虽然指出了储蓄与投资自然相等,但是他又指出这种相等是需要有“充分条件”的,其“充分条件”通俗地说就是保持价格稳定,如果价格经常波动,则难以实现二者均衡。其实,凯恩斯在《通论》中强调的是储蓄倾向递增,投资需求不足,主张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去刺激投资需求。所以,凯恩斯研究储蓄揭示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其着力点仍然是怎样建立起储蓄与投资的机制。

除凯恩斯外,从宏观经济现象去考察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在当代恐怕要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萨缪尔逊在考察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上,与凯恩斯的不同之点是:(1 )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企业储蓄之中,折旧也代表一定的供给和需求;(2)提出了“政府储蓄”的概念;(3)将个人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量化并进行实证分析;(4)提出了储蓄与投资的恒等式。萨缪尔森认为:个人储蓄NPS=个人可支配收入DI-消费C;企业储蓄GCS=企业可支配的收入-消费C+折旧;政府储蓄NGS=税收TX- 转移支付TR-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付G。由于GNP=C+[ NPS+GCS+NGS]+G,并=C+I+G,所以I=NPS +GCS +NGS。

虽然在理论上萨缪尔逊肯定了储蓄与投资的均衡性,但在实践上他认为这二者是难以自动均衡的,因为在他看来,产生储蓄与投资的行为主体不同、动机不同以及传导机制不同。他仍然主张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实现二者的均衡。

3.当代人们研究储蓄主要是揭示资金的融通。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储蓄、投资及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基于经济学研究的发展,重新认识储蓄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我认为:储蓄是属于金融的范畴,必须从融通货币资金余缺的意义上去把握储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把握,储蓄应当是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可支配的货币收入中除去消费后能够用于弥补资金短缺的那部份货币盈余。这个概念的要点是:(1)有一定的时期界限,通常以一年为限, 也就是说储蓄是这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的货币盈余;(2)只限于货币收入, 不包括实物收入,也不包括货币资金;(3)需要扣除的消费是一时期内已经和将要表现为支出的消费,在这一时期内先积累后集中消费的部分不能视为储蓄;(4 )这部份货币盈余必须用于另一部份经济主体的货币资金短缺,如果不是这样,如盈余者将货币持有手中不纳入调剂余缺,则这一部份货币是货币持有者的“积蓄”、“贮藏”,但不是储蓄。这四个要点表明:“储蓄”是属于金融的范畴,必须从融通货币余缺的意义上去把握“储蓄”的含义。

二、不能认为只有居民才有储蓄

在我国,人们通常把储蓄等同于居民在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并把这一部份存款的增长作为经济、金融形势好的标志之一。其实,除了居民储蓄以外,还应有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但究竟什么是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需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概括起来说,有居民、企业和政府,每一个经济主体者有自己的收入,都需要消费,一般说来都有储蓄。

1.居民储蓄。按照我们给储蓄规范的定义,居民储蓄应当是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可支配的货币收入减去消费后的货币盈余。其可支配的收入应当是货币收入中扣除了转移性支出和所得税后的部份,其货币盈余,可能以现金的形式存在于自己的手中,可能以存款的形式存在于银行,可能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还可能转化为债权(贷款给别人也是储蓄的一种形式)。但不能认为,居民手中的现金和在银行的存款都是储蓄。因为:(1)在现金和存款中可能在一部份是资金而不是收入, 因为有的居民既是商品生产经营者又是消费者;(2 )在现金和存款中可能有一部份不属于货币收入的盈余,而是在考察期内将要用于消费的支出;(3)在现金和存款中可能有应纳而未纳的所得税;(4)有一部份现金虽然是货币盈余,但不打算纳入融通,而作为长期持有,而存款一般却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它已经把使用权交给了银行,由银行去融通。这样居民储蓄=可支配的货币收入〔4〕-消费性货币支出-不参加融通的那部份现金贮藏。

2.企业储蓄。在这里,企业是广义的概念,它包括城乡所有的盈利单位。因此,企业储蓄应当是城乡盈利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可支配的货币收入减去消费后的货币盈余。其可支配的收入应当是盈利中扣除了所得税和分配给投资者后的部分,其货币盈余也可能以现金、存款和有价证券形式存在,也可能以债权形式存在。一般说来,企业也会有转移性支出(如各种赞助等)而没有转移性收入,而且转移性支出通常在税后盈利中扣除。这样企业储蓄=可支配的货币收入-转移性支出-非生产性消费=货币积累

考察企业储蓄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有没有支出要从可支配收入中扣除,二是企业提取的折旧算不算储蓄。对于前者,由于我们把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消费支出我们视为“生产性消费”已经进入成本,在这里不应重复扣除。但也会有从留利中开支“非生产性消费”。对于后者,我们把它作为生产经营中游离出来的资金看待,故不列入,但在西方经济学中,折旧是作为总储蓄来看待的。

3.政府储蓄。政府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管理者,为了履行政府的管理职能,需要收入和支出,这种收入和支出反映在政府的财政预算上,政府储蓄可视同为财政储蓄。

财政储蓄是一定时期内财政预算可支配的收入=预算内非债务收入+预算外收入-财政集中折旧-财政转移性支出〔5〕。 需要说明的是,财政预算可支配的收入不包括国内外的债务收入。而财政消费则是指维持政府机构运转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这一部份支出通过需要财政预算拨款维持其活动的机关、部队、学校、团体以及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拨款表现出来。还需要说明的是,财政消费中不包括国外债务的还本付息。这样来规范财政储蓄,其要点是:(1 )财政储蓄不等于财政结余,因为财政结余中可能有债务收入,即可能是“负债结余”。但财政结余中的非债务收入应当算做储蓄;(2 )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应当算做储蓄,照我国现在预算会计制度规定,经济建设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增拨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农业开发,物资储备等。

城乡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城乡盈利单位可支配的收入+财政可支配的收入=国民可支配的收入。它相当于CNP, 城乡居民的消费+城乡盈利单位的消费+政府的消费=国民的消费,它相当于C。 因而从社会来说国民储蓄S=CNP-C。

三、不能认为“居民储蓄偏高,政府储蓄偏低”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稳步增长,而企业亏损面扩大,国家财政出现赤字,有人据此说“居民储蓄偏高,政府储蓄偏低”。我认为很值得研究:

(一)需要考察居民储蓄状况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以30%的速度增长,但其中相当一部份不是城乡居民可支配的货币收入除去消费后的剩余,这是需要注意的。那么有哪些部份不属于储蓄呢?(1 )城乡盈利单位的周转金不属于储蓄;(2)城乡居民的日常周转金不属于储蓄;(3)城乡非盈利单位的经营结余不属于储蓄。通常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为“公款私存”。但是否“私存的公款”均不是储蓄呢?并非如此,因为在“公款”中包含着城乡盈利单位可支配的货币收入除去消费后的结余,如它们的盈利。这就是说不能简单地把“私存的公款”排除在储蓄之外,也不能简单地把私人存款都纳入储蓄。而应当对它们“一分为二”,即要区分私存的公款中以及私人存款中哪些是真正的储蓄,哪些不是真正的储蓄。这样讲,似乎给我们计量真正的储蓄带来困难,其实我们可以确立一个原则。即长期不动用的部分视为储蓄,短期周转使用的部分是非储蓄。如果我们把定期存款视为真正的储蓄,把活期存款视为非真正的储蓄,则这些年来的情况如下(见表1):

表1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2》

除了银行储蓄存款外,城乡居民的手持现金中也有一部份储蓄,这部分储蓄可按沉淀的潜在性的现金计量。沉淀的潜在性的现金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增长。 设沉淀的潜在性的现金量1979年占20%,以后每年以1%的速度递增,则15年来, 增加的现金投放中平均有25%左右是属于储蓄的现金。具体计量如下(见表2):

表2 单位:亿元

此外居民持有各种有价证券,债权也应算做储蓄,限于资料这里存而不计。

(二)需要考察企业储蓄的状况

城乡盈利单位除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外,还有个体经济、农村家庭承包户,但由于缺乏资料,不易计算,因而在这里考察城乡盈利单位的储蓄,我们以全国企业留利额做代表。如果这样的立论能够成立。则这些年来,城乡盈利单位的储蓄状况如下(见表3):

表3 单位:亿元

年份 1979

19801981

1982

1983

19841985

全国企业 86.5144168.1 216.1 290.8 355.7 416.8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全国企业489.3

538.5 700.6 698.0 539.8 555.4 430.58

资料来源:《中国财政统计》

应当说以全国企业留利额代表城乡盈利单位的储蓄量是不完整的。同时,按照我们上面对企业储蓄的定性定量的规范,严格说来企业留利中用于生产发展基金的部份才能算做储蓄。其余部分不能算做储蓄,所有这些,我们都没有扣除,主要是考虑到还有一块没有算上。

(三)需要考察财政储蓄的状况

计算财政储蓄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种是依据财政投资进行逆运算,即我们假定财政投资=财政储蓄。财政投资反映在财政支出的有关项目中。如以财政支出项目的“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专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四个项目作为财政投资,则这些年来财政储蓄的状况如下(见表4):

表4 单位:亿元

年份1979

1980

1981

1982 19831984

1985

四个项目

660.4

559.12 44.62 424.85 498.01 636.88 731.1

年份198619871988 19891990 1991

四个项目

842.21

795.4

826.48 817.31

926.6

971.98

另一种方法是依据经济建设支出加财政结余(或赤字)扣除负债收入进行计量。若以这个方法计量,则这些年来财政储蓄的状况如下(见表5):

表5 单位:亿元

年份 经济建 财政结余 当年财政 财政储蓄占当年财

设支出负债收入

政收入%

1981 544.53 -25.5173.08 445.4

40.93

1982 543.18 -29.3483.86 429.98 38.25

1983 635.21 -43.4679.41 512.34 41.02

1984 784.65 -44.5477.34 662.77 44.12

1985 895.00

21.6289.85 826.77 44.29

1986 1234.71 -70.55138.251025.91 45.38

1987 1259.95 -78.59169.551010.81 42.67

1988 1397.00 -78.55270.781047.67 39.86

1989 1435.25 -92.33282.971059.95 35.95

1990 1546.22 -139.63

375.451031.14 31.12

1991 1608.60 -202.7461.40 944.5

26.15

1992 1821.72 -236.6669.68 915.44 22.04

1993 2143.69 -199.2690.22 1254.27 24.6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以第一种方法计算比较直接和实在,因为财政支出中的这四项支出,一般都会形成生产要素但不全面。以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迂回“有水份”,但比较全面。因为它假定经济建设支出中都形成生产要素,而且它假定财政赤字和负债收入都用于经济建设支出,故需要扣除。其实财政赤字也有由于政府消费过度产生的,负债收入也会用于政府消费。

(四)需要综合考察居民、企业和政府储蓄的结构变动

综合居民、企业和政府储蓄考察,这些年来它们的结构状况如下(见表6):

表6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表1、表2、表3、表5整理。

从这一结构看,1985年以前,都没有改变政府储蓄是第一位的,企业储蓄是第二位的,居民储蓄是第三位的局面。1986年以后,居民储蓄在总储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从1989年开始,居民储蓄在总储蓄中占了第一位,从1990年开始,超过了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但还没有形成居民储蓄占2/3,政府、企业储蓄占1/3的局面。在考察一国的总储蓄时,有人计算,居民储蓄占65%,企业储蓄占30%,政府储蓄占5%。 有人据此得出“居民储蓄偏高,政府储蓄偏低”的结论。我们认为这不符合我国的现实:(1)夸大了居民储蓄,在国民收入增长不快的情况下,说居民储蓄占了约2/3是不可能的;(2)夸大了企业储蓄,在国有企业1/3明亏,1/3暗亏的情况下,怎么会有约占30%的储蓄呢;(3 )缩小了政府储蓄,我国大量的投资还是靠政府,靠财政支出,它的资金来源相当大的部分是政府储蓄,如果政府储蓄只占百分之几,怎么解释大量的投资呢?在我国现阶段,不能低估财政为国家积累资金,而积累是储蓄的运用。1976~1980年,美国、英国、日本、南朝鲜居民储蓄占国内储蓄的比重,分别是35%、42%、54%和38%〔6〕, 那时它们的人平GNP除南朝鲜外都是5000美元以上,而90年代的我国,人平GNP才1500至1800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说我国居民储蓄水平偏高,难以使人信服。

四、不能认为两亿多储蓄存款都是可用的钱

我国银行储蓄存款的迅猛增长给人们造成了一个错觉,似乎资金的潜力很大,缺乏资金都可以从储蓄上打主意。其实这是认识上很大的误区:(1)储蓄存款是银行的负债, 它作为信贷资金来源已经被银行的资产占用,如果要另外安排用场,势必减少银行的资产,如果资产减不下来,势必由其他负债填补,包括增加货币发行。(2 )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作为资金来运用的储蓄存款,只能是流量即增加量而不能是存量,但储蓄流量的增长是不够稳定的。这些年来,居民储蓄的存量和流量变动如表7:

表7

年份 存量增 流量增 年份 存量增 流量增

长率%

长率% 长率%

长率%

1980

42.17

68.32 1986

37.80

59.40

1981

31.09

4.81

1987

37.35

35.89

1982

28.97

22.14 1988

23.69 -12.86

1983

32.14

43.11 1989

35.39

84.76

1984

36.10

48.41 1990

36.66

40.28

1985

33.58

26.91 1991

29.510.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1》,以居民储蓄存款计算。

从居民储蓄存款的存量自身变化动态看,从1980年到1991年存量一直是稳步增长的,平均增幅为33.71 , 变动的最高与最低的差幅为18 .48百分点。但从居民储蓄存款的流量自身变化动态看,从1980年到1991年流量有增有减,变动的差幅为97.62百分点。 这说明:不能不加分析地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稳步增长。要知道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变动的因素有经济的,有非经济的,有正常的,有非正常的。如果说导致1988年储蓄存款流量增长成为负数的因素主要是通货膨胀,那么,导致1989年储蓄存款流量大幅度增长的因素便是市场疲软;如果说导致1981年居民储蓄存款流量增长较低的因素是“消费换代”(家电普遍进入一般家庭)那么,1991年居民储蓄存款流量增长较低的因素便是金融资产的选择(有价证券的发行和买卖)。(3)储蓄流量受非储源的影响更直接、 更强烈。这部份非储源货币收入或货币资金以储蓄存款形式保存在银行,一般地说是为了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需要。它们能不能作为融通资金的货币盈余,取决于持有者的选择,也就是说它们还不是真正的储蓄。由于技术上难于划分,其量的变动直接地、强烈地影响到储蓄流量的变动。(4)储蓄流量是反映考察期人们的现实选择,而储蓄存量 是历史的选择的结果,因而从技术上讲,存量更具有可控性,但流量较有选择性。

五、我国仍然存在储蓄缺口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总储蓄可区分为国内储蓄与国外储蓄。国内储蓄能够以本币的形式存在,也能以外汇和以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还会以外债的形式存在。因出口是对国内消费的扣除,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条件下,减少消费增大出口,自然就会增大储蓄,只不过这样的储蓄以出口换回的外汇或外汇资产存在。但是,以外汇或外汇资产存在的国内储蓄不是国外储蓄。国外储蓄是由“储蓄缺口”引起的,当一国的投资大于储蓄时产生储蓄缺口,即I〉S。当一国的进口大于出口时产生外汇缺口,即M〉X。按“两缺口”理论,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是互补的,即I-S=M-X,这也就是说,当国内存在储蓄缺口时就必须通过调整外汇缺口去平衡。这种调整如果仅就国内而言,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当(I-S)〉(M-X)时,可通过减少国内投资或增加国内储蓄来实现(I-S)=(M-X),但这样要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二是当(M-X)〉(I-S)时,可通过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来实现(M-X)=(I-S),但这样也要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在发展中国家当出 现(I-S)〉(M-X)时,都采取积极地引进外资的办法来弥补缺口,我国是发展中国自然也不例外。现在的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出口大于进口,反映我国的国内储蓄更多的以外汇形式存在,并不反映S〉1; (2)增长的外汇储备中,相当部份是外资的流入即国外储蓄,并不都是由于X〉M;(3 )储蓄缺口的存在与我国经济发展中总是存在着资金短缺相联系的,资金短缺要从国外获得储蓄来平衡,这样的储蓄也就是以外币表示的外资,所以引进外资是利用国外储蓄,这从外国来讲,则是对被引进国的投资。

注释:

〔1〕《国民经济学讲义》第21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2〕〔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58页,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4〕可支配的货币收入=各种货币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所得税

〔5〕财政转移性支出包括价格补贴、抚恤费、救济费等。

〔6〕世界银行1984 年经济考察团:《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主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储蓄理论与中国现实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