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意识论文_周玲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意识论文_周玲

摘要 小学阶段,更倡导学校开设综合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综合知识,培养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引用丰富的知识培养学生广泛知识的获得,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其中不仅让学生认识大量的语言文字、优化学生的思想情感,更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对此,教师要善于从中挖掘并利用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文化思想和科学素养展开了论述,总结了几点教学经验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科学意识;培养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字功底,培养学生对语言基本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表达,学会应用语言文字工具与外界交流。但是,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逐步推广,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不应当将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而应当让小学语文教学取向表达更加多元化,使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变得更加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中,囊括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虽并不是以直观的方式进行呈现,但有效利用此类科学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具体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科学意识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语言文化知识,更要兼顾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力量下,去挖掘和感知自然、体验科学、领略文化知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意识,既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意识到在语文学科学习中能获得丰富的收获、领略更多的知识风采。同时,语文学科还通过各种形象的描写手段,让学生体验科学现象的神奇,让学生体验大千世界的精彩。所以,在语文学科中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知识,能够让科学知识教学起到深入浅出的目的,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形象。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探索欲

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中容纳的科学知识,多是通过经过艺术化语言修饰的,能够通过形象的语言进行修饰,减弱科学知识的抽象性,让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在一些课文中,对于科学现象的描写有限,其实质上是为学生建设了一个认识科学知识的大门、建立了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知识的开端。所以,当学生展开对文章的阅读、开始对语文阅读读物进行阅读和学习时,学生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在认识一种科学现象之后,会进行联想和演绎,更有部分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现象而建立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意识。此外,科学文化知识的认识还让学生产生对阅读的好奇心,对科学世界及背后的秘密产生探究欲望,从而产生更强的学习意识。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全面提升。

基于如上分析,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科学知识能让学生多方面受益。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展开教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科学意识的有效措施

1.挖掘科学新知

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传递的工具,更能够给人带来丰富的信息,能够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认识更加广泛的大千世界,认识多彩的科学文化、领略更多的自然风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语文学科中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以十分系统的方式呈现的,而是承载在语段中,隐含在部分语言文字中。对此,教师要善于从语言文字中挖掘信息,让科学文化知识显现,进而帮助学生领略新知。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大千世界中的神奇,认识不同生物的特性,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壁虎会断尾巴?你知道小壁虎为什么断了尾巴之后还能生活吗?在挖掘文章中的有效信息之后,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的好奇心大增,更是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时,教师再告知学生:小壁虎的尾椎骨中有一个十分光滑的关节,这个地方的肌肉和皮肤都比较松懈。当小壁虎受到威胁之后,小壁虎会剧烈抖动身体,尾部肌肉急剧收缩,进而造成了关节处断裂,从而逃避追击者和敌害。通过这种方式延展知识内容,教师让学生领略了大千世界中丰富的生物知识,理解了知识特性后才能让学生认识了生物知识的神奇。除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小动物都有尾巴?小动物的尾巴究竟都起到怎样的作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让学生的文化素养有效提升,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更高。

2.延展科学内容

除文章主体中含有的科学知识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以演绎性问题设置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思考和联想,不再限制和约束学生的思想,而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源,挖掘并利用有效信息以促进学生知识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影子》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影子十分熟悉。但是,鲜有学生对影子的形成、对光等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更少有学生了解影子的作用。对此,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查询关于影子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如果影子不存在则会对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影子在生活中有怎样的作用?人们在生活中利用影子发明了哪些工具?借如上问题,教师让学生查阅并学习,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更可以通过手抄报等方式,将学生对影子的广泛认知呈现出来,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应用生活资源

语文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科学知识更是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秉承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科学知识与语文学科知识共同提升。例如,在《假如没有灰尘》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了灰尘的作用后,教师还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对文章进行续写和扩写,查阅资料了解灰尘对自己实际生活的影响,从而锻炼学生的知识素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撰写一篇小的科学论文,写一写真正无灰尘的世界是怎样的。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让学生的知识素养得以有效提升,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步增长。此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欲也将同步提升。

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并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资源的重要作用,通过挖掘科学新知、延展科学内容和应用生活资源等措施帮助学生领略科学知识的风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仇海蓉.上出“语文味”——例谈中年级科学小品文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9(29):88-91.

[2]李静.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语文科学小品文的教学设计——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27):33-35.

[3]汲安庆.科学活用 文质彬彬——夏丏尊语文教材编制思想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78-86.

论文作者:周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意识论文_周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