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快速进入到了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的发展时代,在这一状态下,根据我国当前社会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水利施工工作需要不断的调整新思路和创新,并且积极的实施可持续水利发展及资源水利等。因此,施工工程管理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深化改革,努力建立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具有灵活高效和实施便捷的管理体制。本文对水利施工管理中的创新性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性
1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工程中,项目施工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专业的项目管理让工程有序进行;协助投资方与施工相关企业签订和同;代替投资方进行工程前期准备;工程项目的采购管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相关部门或单位的协调管理;文件管理;施工完成后检测评估管理;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安全管理、施工风险管理、人员管理、成本管理等。项目施工管理贯穿整个水利工程的始末,协助代替投资方进行有关水利工程的活动,如果没有项目施工管理,这一系列的工作就需要由投资方自己完成,这样投资方还需要临时组织人员(此时,还很难招募到资格老、能力强的专业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成本,并且耗费大量时间,承担很多的责任。如果把施工管理交给专业的第三方项目管理企业,既省去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也节省了时间,而且分担了所需承担的一些责任。
2 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2.1 适应市场的需要
施工管理创新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市场经济是动态发展的,充满着未知和变数。只有对水利施工市场有准确的预测和充足的准备才能获取经济收益。只有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收益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企业项目管理创新必须按照水利施工市场的发展,必须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2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施工管理创新首要的就是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管理模式也是不尽相同的。生产力与管理模式既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劳动力、劳动对象及工具是组成生产力的三要素,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提高生产力水平。
3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发展问题
3.1 成本控制缺乏规范性,形式主义浓厚
企业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企业在成本控制上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盲目的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实际成本进行压缩,从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整个工程项目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施工的质量,对于成本的控制要建立在合理的施工工序的基础上。由于施工企业在成本的预算以及实际开销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及时的管理和控制,导致整个工程的建设都受到一定的影响。项目单位在成本的管理层面形式主义浓厚,对于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并没有强化工作力度,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从而使各管理工作者对于成本控制没有一定的约束力,控制意识比较的薄弱。在整个项目的评估阶段也没有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制定一个标准化的测量标准,在评估模式以及方向层面都缺乏一定的规范性。
3.2 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有的管理在管理方面很优秀,但是对现场的施工技术等欠缺,有的管理者在技术方面很有经验但是对管理却不在行,这样的管理人员都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并且这样的管理人员对相应的项目也产生了影响,限制了工程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水利施工管理的理念较为老套、缺乏新意
水利施工企业执行作业任务的职工,普遍对当代成本管理对象等诸多新概念的认识模棱两可,理念相对落后,仍停留于过往节约水电的简易化管控模式当中,对于潜在性的耗费并未引起相应的重视,也自然无力推行全面、立体化的控管措施。
4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性策略探析
4.1 创新管理体制
创新施工管理体制首先要建立有限责任制度,企业作为项目的主体,要制定相关的资产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分部门的责任。再者要建立科学的法人管理模式,强化项目部的管理观念。项目部的管理要始终保证企业的经济收益为第一位。加强对于施工质量及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体制的创新就是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基于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对于项目的管理主要体现在项目部的管理体制中,因此创新项目部的管理体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施工管理的效率。
4.2 工程施工运作管理的创新
在水利建设施工管理中,其运作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管理有着决定性的关系。加上施工中具有较多的复杂因素,因而其运行管理也是十分关键。所以必须对施工运行管理进行创新,其同样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创新点。那么应该如何对其进行创新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作出以下几点分析。一是建立施工单位法人代表约见制,当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方面出现较大问题时,书面约见施工单位法人代表到现场,要求对工程存在问题作出解释,并提出解决办法和落实措施。通过施工单位法人代表的震慑作用,达到规范施工班组的质量管理的目的。二是在水利建设施工的运作管理方面,建立了工地例会制度。通过这一举措的实施,及时解决水利建设施工中日常实际碰到的困难,并有效协调各方行为。
4.3 人才策略创新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地注,只有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高,才能更好的提高水得工程管理的水平。所以水利工程管理部门需要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需要定期对其管理知识进行培训,同时还定期举办管理人员交流活动,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确保管理人员自身知识结构的积累。同时作为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还需要聘请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专家定期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这样对于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更好的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4.4 施工管理技术创新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技术创新,施工管理技术创新要求在传统施工管理技术的基础之上,不断融合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同时还应不断引进技术性管理人才以及先进设备,同时还应将落后的施工管理技术摒除,以此不断完善施工管理技术,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特别是先进技术以及先进设备方面,施工人员应掌握其特点以及操作手段,以此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维护能力以及设备操作能力,使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并熟悉的掌握施工管理技术,进而将其合理应用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促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传统的水利建设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的进行水利工程的创新性管理,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和改革,才能够促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学鹏.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管理创新研究[J]. 北京农业. 2014(15).
[2] 陈晓刚,郭殿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思考[J]. 北京农业. 2014(33).
[3] 马志刚.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对策[J]. 河南科技. 2014(09)
[4] 赵立强.浅析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 2014(01)
论文作者:孙富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施工管理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水利论文; 项目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体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