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及相关性探讨论文_杨芸,肖创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3医院 4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儿童哮喘患儿当中,患儿病情的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之间的具体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42例哮喘患儿为本研究的分析组,再选择同时间段内相同例数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参照组,对两组患儿全部实施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并且对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分析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哮喘的患儿当中,其发病与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存在很大程度的联系,医生在对哮喘患儿实施诊治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一情况。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哮喘;感染;相关性;检验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肺炎或者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理特点为毛细支气管炎状改变或者间质性肺炎改变,这类患儿的主要特征就是出现较为顽固的咳嗽症状[1]。近年来,伴随相关因素的影响,患儿哮喘的患儿数量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多,其主要发病诱因之一就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大面积流行与散播,根据临床相关报道资料显示,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与哮喘患儿的发病及具体病程存在直接关系,且很多哮喘患儿难以得到治愈正是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等[2]。我院在此次研究当中对哮喘患儿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根据实际情况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儿中选择42例哮喘患儿为分析组,再选择同时间段内收治的4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参照组,所有患儿接受临床检查后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制定的具体诊断标准。本研究的患儿家属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选患儿的排除标准如下:精神障碍患儿、生活无法自理患儿、存在既往病史与家族病史患儿、遗传疾病患儿、肿瘤患儿。参照组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20例,患儿年龄为1—10岁;分析组患儿中男性24例,女1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2岁,双方患儿基本资料比较无任何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第2d后接受空腹血采集,采血量为2—3ml,检验人员对血清进行分离处理,并且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式对MP-IgM进行测定,患儿MP-IgM的滴度为1:40为阳性,提示患儿在近期阶段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此同时,检验人员需要利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方式测定患儿的血清IgE水平,还要;选择ELISA方式对患儿血清SIL-2R及IL-4水平予以测定[3]。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相关检验之后的具体指标情况,包括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EOS绝对值情况等,并作以简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儿的计量资料都需要接受SPSS21.0软件包分析处理,若两组实验对象的数据在对比后显示P<0.05,则可看作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血清检验指标

表1 两组患儿MP-IgM阳性情况及血清相关指标对比观察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也被称作MP,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病原菌,特别是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当中,肺炎支原体已经成为了极为重要的致病原因[4]。目前,患有哮喘的患儿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很多患儿发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一些联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潜伏期可以达到3周左右,等到潜伏期结束后,患儿可能会出现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并且会出现头部疼痛、身体发热、咳嗽、疲乏与食欲下降等,一些婴幼儿患儿还会出现严重的呼吸不畅与憋喘等[5]。

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对较多,目前临床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患儿患上哮喘的研究仍然存在争议,但是基本的感染机制为以下几方面:①肺炎支原体在传播的过程当中,进入了患儿的呼吸道,患儿呼吸道的黏膜与上皮细胞受到侵蚀、感染,上纤毛结构与运动功能等出现损伤,造成其出现脱落并进入患儿气道。②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之后,身体当中的免疫调节功能出现明显变化,并且会出现迟发型、速发型变态反应,进而造成患儿气道出现明显的高反应与相关炎症。③患儿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之后,体内腺体的分泌速度不断变快,患儿气道黏膜就会变得更为敏感,在受到刺激之后,气道平滑肌会出现痉挛症状,进而诱发哮喘。④患儿在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后,体内的嗜酸粒细胞会出现明显增多,这也是导致患儿患上哮喘的诱因之一。在本次研究当中,患有哮喘的分析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指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这样的结果就直接反映出哮喘患儿在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增殖情况较为明显,进而造成患儿出现哮喘症状。

为了避免儿童在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患上哮喘,患儿的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儿童出现疲劳及受凉情况等,不断提高儿童自身的免疫功能。家长还要帮助儿童远离过敏原,这对于哮喘的预防有重要帮助。儿童家长需要在生活中保证室内环境通风的良好及环境的整洁,并且对儿童的每日膳食结构进行调整,确保其营养成分摄入的均衡性。如果儿童出现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症状等,家长就要立即带领儿童到医院检查,以免其病情加重。此外,临床对于这类患儿的治疗,可以选择一些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药物,及时控制患儿的感染症状,并且为患儿选择雾化吸入的治疗方式,这样可以避免患儿抗拒治疗等,确保治疗效果,也可以将不同药物联合应用,以此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在给予患儿药物治疗的同时,医护人员也需要对患儿的各项指标等进行观察,并重点分析患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止治疗并调整治疗方案,以免加重患儿的不适反应。

结语:

针对临床中患有哮喘的患儿进行实验室指标分析后可看出,患儿的发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医生在对哮喘患儿进行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时需要重视这一问题,避免患儿出现漏诊、误诊等。

参考文献:

[1]赵志云.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及相关性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08):1497-1498+1522.

[2]余晖,高晓阳.探讨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9):2175-2176+2178.

[3]郑敏斯,何德根,高梅,李晓冰.儿童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09):30-32.

[4]尹延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和临床疗效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05):677-679.

[5]莫炜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85+187.

论文作者:杨芸,肖创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及相关性探讨论文_杨芸,肖创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