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小议论文_贾贺兴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小议论文_贾贺兴

贾贺兴 保定市徐水区南白塔中学 072550

【摘要】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人类社会也逐渐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这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便利。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也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这门课程承载着教会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学好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其他学科的良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篇文章,笔者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出发,针对如何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展开阐述。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4-043-01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将是势在必行的。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们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其他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技术支持。接下来我仅几何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和相应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现在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这门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上机操作能力。由于某些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计算机管理制度不完善且相关专业教师匮乏。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兴学科,具有专业教学水平的教师资源欠缺,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职的。这样的教学现状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限制着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此外,有些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的限制,只有在学校才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因此很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都是非常薄弱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使用计算机的正确方法和保护计算机设备的意识,破坏比较严重。由于学校的资金比较短缺,对于计算机专项基金的投入有限,所以维修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很多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造成很多硬件设备流失严重。

2.学生自身的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不一,使得课堂管理难度增大。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一般安排的课时比较少,每节课之间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到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往往是早就把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忘在了脑后。有些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家长的教育意识比较超前,家里早就有电脑,所以这些学生有很好的教育基础。受到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性非常明显,课堂教学的难度非常大。在初一刚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开关机,有些学生直接关掉了显示器的电源,而没有操作关机程序。通过课后的调查了解到:这些学生都以为只要看到显示器的屏幕不亮了就是关机了。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操作步骤却难倒了很多学生,所以很多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薄弱,需要从头学起,而有些学生却可以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这样的教学现状加大了课堂的管理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改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解决对策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关注每位学生,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水平。

由于全国各个地区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发达地区很早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近些年才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很多初中学生没能在小学阶段接受系统的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教师就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来进行科学的分组,把接触计算机机会多的学生和接触相对较少的学生平均分配,让基础好的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三、对现有资源充分把握,争取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

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在课外也或多或少地接触到一些计算机游戏,学生往往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做大量的宣传教育,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学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能仅仅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学好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学生进入初一刚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对于基本的操作都不太熟练,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时间,即使是再简单的操作也务必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为自己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对计算机操作畏首畏尾的紧张情绪,并因此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要想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索当中去,教师就必须正确地引导和鼓励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指法练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指法软件来进行练习,使学生能够在玩耍中获得锻炼,在练习中学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

五、教师提出问题,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需要教师讲授,实践操作大部分内容则需要学生自行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先设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完成这些任务,提高操作技能。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来把一系列的基础操作结合起来,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这个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会自己去想办法,或者依靠集体的力量,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总之,要想上一堂优秀的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努力探索,找到一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改变课堂原有的枯燥乏味的现状,使课堂更加有趣和生动。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时刻鼓励学生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多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们切身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相信只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信息技术之花将会变得更加绚烂多姿。

论文作者:贾贺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4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小议论文_贾贺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