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原发性骨淋巴瘤的CT及MR诊断论文_胡明泼

胡明泼

(永嘉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浙江 永嘉 325100)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019-01

【摘要】目的:分析骶骨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骶骨原发性骨淋巴瘤4例,术前均误诊,术后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4例均行CT平扫检查,2例行MR平扫,1例行MR平扫+增强检查。结果:4例原发性骨淋巴瘤均只累计骶骨。3例CT表现为骶骨虫蚀状破坏,尚有部分骨皮质残存,边界不清,1例骨质破坏不明显。4例均有软组织肿块,其中3例软组织肿块明显大于骨质破坏区,呈"围骨"生长,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无坏死。MR表现骨质破坏区为T1WI等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软组织肿块呈长T1WI、长T2WI信号,边缘光滑,增强明显强化。结论:骶骨原发性骨淋巴瘤罕见,CT及MR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如果能在术前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骶骨,淋巴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骶骨原发性骨淋巴瘤是一类罕见的结外淋巴瘤,最后诊断要依据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的结果,多数属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2]。原发性骨淋巴瘤对放化疗敏感,术前提示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本文搜集骶骨原发性骨淋巴瘤4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一、 材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20-76岁。术前分别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脊索瘤。4例患者均以腰骶部疼痛为主诉就诊,病程2周-6月,1例出现右下肢麻木,1例出现会阴部疼痛。4例均行CT平扫检查,2例行MR平扫,1例行MR平扫+增强检查。CT检查:使用设备为PhilipsBrilliance16排CT机,仰卧位扫描,层厚5~7mm,螺距1,部分加扫3mm薄层。MR检查:采用1.5TPhilipsGyroscan超导磁共振仪,脊柱线圈进行平扫或平扫+增强检查,对比剂为GD-DTPA,剂量0.2ml/kg,注射速度为3ml/s。

二、 结果

影像表现:本组4例均为单骨发病,1例骶骨中心性生长,2例骶骨偏心性生长。4例均有软组织肿块,其中3例软组织肿块明显大于其骨质破坏范围,CT平扫密度与临近肌肉密度相仿,密度均匀,无中央坏死,最大的约7065。2例S3-5水平骶骨溶骨型虫蚀样骨质破坏,边缘不清,无硬化边,尚有部分骨皮质残存,被软组织肿块包绕,1例无明显骨质破坏,S1-3水平椎管内、骶孔及骶骨前方软组织肿块,相互延续。骨质破坏区在MR上表现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信号均匀。周围软组织肿块无明显坏死及囊变,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术后病理结果:3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恶性淋巴瘤,倾向T淋巴细胞。

三、 讨论

骶骨肿瘤种类繁多,影像表现多样化,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本组3例患者均有腰骶部疼痛。文献报道原发性骶骨肿瘤达30余种[3],发生于骶骨的原发性骨淋巴瘤罕见。常规骶尾椎正位片上,与前方的盆前脏器及肠道内容物重叠,不能很好的显示骶骨病变,本组3例中,只有1例在常规X线片上,隐约可见骨质破坏。CT检查可以弥补X线常规检查的不足,能清楚的显示骨质破坏的程度、边缘。MR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楚的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内部结构。

原发性骨淋巴瘤(PLB)是一类罕见的结外淋巴瘤。目前公认的PLB诊断标准为:肿瘤局限于单骨,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有其他系统病灶;病理组织学确诊骨病灶为淋巴瘤;就诊时只有局部浸润,或至少在原发灶出现6个月后才有远处骨骼和其他部位的转移[4]。本组3例均符合此诊断标准。原发性骨淋巴瘤多数属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本组3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骨淋巴瘤骨质改变以溶骨型破坏最多见,其次是混合型,骨质硬化型。淋巴瘤的骨皮质相对完整,即使破坏也部分保留骨皮质的形状(该征象其它恶性肿瘤少见),病灶周围常有相对较大的软组织肿块形成,呈"围骨生长",肿块往往大于骨侵犯的范围,骨皮质破坏的范围相对小而软组织肿块相对较大,甚至部分骨质破坏不明显,软组织肿块也可较大[4,5]。本组2例溶骨型虫蚀状骨质破坏,但骶骨骨皮质部分保留被软组织肿块包绕,1例在CT上骨质改变不明显。3例软组织肿块均较大,突破骨皮质呈"围骨生长"。由于淋巴瘤瘤体的细胞间质少,水分含最相对较少,因此决定淋巴瘤信号特点为肿瘤在T1WI呈低信号,T2WI肿瘤与正常骨髓信号接近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发生骶骨的肿瘤,软组织肿块明显,而密度均匀,无坏死,要考虑到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可能性。

骶骨原发性骨淋巴瘤需与骶骨其他肿瘤鉴别,主要有骶骨脊索瘤,神经源性肿瘤,骨巨细胞瘤。脊索瘤好发于S3-5,呈中心性生长,骨质破坏通常比较彻底。神经源性肿瘤通常有骶神经孔扩大,肿瘤形成"哑铃"形。骨巨细胞瘤好发于S1-3,偏心性、膨胀性生长,常有完整的骨壳。

附图注释:(图1)男76岁,表现为S3-5水平骶骨溶骨型虫蚀状骨质破坏,局部软组织肿块形成,约7065mm,骶骨残存骨皮质被包埋在软组织肿块中。(图2-4)男56岁,表现为S3-5水平骶骨左前方虫蚀状骨质破坏,边缘不清,软组织肿块包绕残存骶骨骨皮质,约4045mm。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图5-6)女72岁,表现为S1-3椎管内、右侧骶孔内、右侧骶骨前方及后方可见团片状软组织肿块影,相互延续,密度均匀,右侧骶前肿块最大层面约4555mm,骶骨破坏不明显。

参考文献

[1] DeLevalL,BraatenKM.AncukiewiczM,ela1.Diffu∽largeB-celllymphomaofboneallanalysisof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antigenswithclinicalcorrelation.AmJSurgPathol,2003,27:1269·1277.

[2] BealK,AllenL,YahalomJCancerela1.Primarybonelymphonl8:treatmentresultsandprognosticfactorswithlong-termfoIlow-upof82patients.Cancer,2006,106:2652-2656.

[3] 郭卫,李大森,唐顺,等.骶骨肿瘤的类型和临床特点[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5),380-384

[4] 丁洋,王晓萌,原发性骨淋巴瘤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特征[J].白血病淋巴瘤,2011,20(6),380-381

[5] 龚永进,周建军,周康荣,原发性骨骼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2006,17(5)275-278

论文作者:胡明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4

标签:;  ;  ;  ;  ;  ;  ;  ;  

骶骨原发性骨淋巴瘤的CT及MR诊断论文_胡明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