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论文_胡丽娜

浅谈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论文_胡丽娜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口第二小学 124104

摘 要: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本文主要论述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根据语言获得的理论如何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的。

关键词:语言教育 日常生活 语言获得

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刺激特别敏感,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说话的积极性。因此,他人的语言就成了幼儿学习的对象,而且多以模仿的形式出现。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来说,一日生活之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提升教育意识,为幼儿创设和谐、多元的语言环境,有效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资源,让幼儿在最自然、最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学习、运用和发展语言能力。

一、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教育环境,幼儿一日生活中包括很多环节,每个活动环节中都少不了语言交流,注意抓住机会适时点拨也会使幼儿的语言表达无形中得到提高。不在乎幼儿发言多么准确,多么优美,让幼儿说说哪怕是不成熟的想法,满足幼儿说话的愿望,使幼儿逐渐成为主动发言的“交往者”。

《纲要》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发展的目标体系,提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虽然幼儿还没有能力完全看懂图画的意思,但能力强的孩子会很有兴趣做一位小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述图书里的故事给其他幼儿听,通过听别人阅读和自己模仿阅读的互动过程,幼儿可以理解书面语言的价值意义,建立起热爱阅读的情感动机。另外幼儿的模仿力很强,往往喜欢与别人看相同的书,这时有可能会发生争抢现象,此时家长要适时地引导幼儿想办法用与人商量的语言,从中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多元的语言学习环境

学前儿童处于言语发展的迅速时期,实际说话时往往用词、发音不够准确,但与生活有关的、已经历过的或带有很大情境性的内容往往能引起他们说话的愿望。与成人相比,幼儿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明显更高,因此,幼儿语言的发展和训练适宜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特别要把握以下几个日常生活中特定的语言学习环境。

1.儿歌是幼儿习得语言的良好媒介。

儿歌是民间文学和幼儿文学的一种类别。它专为幼儿创作,其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形象生动,富有童趣,朗朗上口,易于幼儿理解。同时它对纠正幼儿语音、丰富词汇很有帮助。在学儿歌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因为听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要注重让幼儿积极活动身体,通过肢体语言带动动脑、动口,充分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使幼儿逐渐学会运用语言。

2.巧用动画片学说话。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生动形象的动画片对幼儿的口语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能训练幼儿倾听的技能。众所周知,动画片集美术、音乐等于一体,有夸张而典型的动画人物。相对于单一的听故事或看故事,这种视觉冲击更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对幼儿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动画片的情境下,幼儿通常会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形成有意识倾听的技能。

(2)能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动画片经常会随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境的改变而展现各种成熟的语言,这对幼儿正确感知和理解新词汇具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常会有意识地延时模仿学习这些词汇,使它们变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基于上述两点,教师应该关注动画片,可以有选择地为幼儿购买动画片。当然,考虑到幼儿的年龄,要注意用眼卫生,观看时间不能太长,且与影视媒体要保持适当距离。可以有选择地为幼儿购买动画片。

3.小组学习、个别学习为主。

学前期的幼儿以小组学习、个别学习为主,所以区角活动是幼儿游戏学习的重要阵地。同时,活动区是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场所,幼儿在这里可以获得心理上的松弛和愉悦。所以,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各类听、说、读、讲的语言区角环境,在适宜的语言刺激中,在宽松的氛围中,让幼儿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得到语言的练习机会和迁移运用。

如在“娃娃家”的大门上装一个“门铃”,门铃虽小,却引发了幼儿学发门铃的声音,产生相互招呼、做客问候的语言和情节。图书角更是探索发展幼儿语言的一个角落,可以投放各种图书。在这里,教师和幼儿或者几个幼儿同看一本书,或者一个幼儿自己看书,而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指导。由于是三四个人的插入式交谈,教师与幼儿置身于自然、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不需要机械地记忆,没有了集体教学的约束,更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校也是家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我们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可以通过学校举行的半日活动或是亲子活动时和老师进行沟通,及时地全面了解自己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并共同协商措施如何提高孩子薄弱的一面。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们走得更近了,又多了一次亲密接触:父亲没有了往日的威严,幼儿没有了往日的拘谨,我们看到的是一片欢声笑语,家长也能从幼儿的表现中,看到幼儿的进步,学习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而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因此我们也积极响应学校内组织的各项亲子活动,增加老师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孩子与家长交流的机会。

语言是幼儿交流的载体,而语言表达就是幼儿思维的翅膀,幼儿在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眼里发现的每一个新奇东西的过程中,会获得更多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的累加,幼儿各方面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素荣 浅谈幼儿语言的发展[J].文学教育(下),2015年10期。

[2]陈海燕 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途径[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年10期。

论文作者:胡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论文_胡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