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重构与现状_期货市场论文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重构与现状_期货市场论文

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重建和状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和论文,期货市场论文,中国论文,粮食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重开建粮食期货市场的迫切性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粮食流通领域中,指令性计划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市场调节的范围越来越大。议价(市场价)流通经营量与平价(政府制定价)流通经营量之比,1979年不到1/10,1989年已超过1/2。

粮食和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时紧时松,价格暴涨暴跌。买粮难和卖粮难交替出现,粮价大起大落,给农民、加工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损失。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国家不断增加粮食等价格补贴,最高时,几乎占财政收入的30%,成为不堪重负的包袱。

粮食国际贸易量逐步扩大,1982—1990年间,平均每年进出口粮食约2000万吨,交易额约30亿美元。

由于国内、国际粮食价格风险日益增大和粮食等价格补贴的负担过份沉重,政府有关领导开始考虑学习西方期货交易,重建粮食期货市场。

二、理论探索

1988年,国务院领导、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研究国外期货制度”、“探索期货交易”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成立了期货交易研究工作小组,搜集有关期货交易的资料;邀请国外专家进行专题介绍;访问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期货市场;组织国内有研究的人作报告和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召开部分省市和部门参加的期货市场研究工作会议。讨论了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期货投机的经济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建立(粮食)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还提出了“在引导和完善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有法律和经济保障的远期合同,衔接产需,保护双方利益;同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使部分远期合同逐步规范化、标准化,便于转让;在完善现货批发市场过程中,改造部分批发市场,使之成为服务型的商品交易所。”

三、重建粮食期货市场

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并开业,标志着中国粮食期货市场中断40年后又重新开始。批发粮油产品,引进期货交易机制。1993年5月28日,推出期货交易,成立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以粮油期货为主,现货批发与期货交易同时运行。代表性的期货是绿豆和小麦。6月30日,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开业,专营粮油期货。代表性的期货是粳米、大豆和菜籽油。10月,长春商品交易所成立。以玉米期货为主,还推出“运输期货”以利异地交割。1994年1月,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玉米是代表性期货。从1990年到1995年,先后成立了三十几所期货交易所,只有15所被保留下来,指定为试点期货交易所,其中11所均有粮油期货品种。

四、上市品种及交易量

上市和曾经上市的期货品种有:粳米、稻米、(东北)大米、小麦、白小麦、玉米、大豆、豆粕、大豆油、菜籽油、绿豆、花生仁、红小豆、高梁、干海带、白糖、砂糖、咖啡、可可、棕榈油24个品种。

曾被证监会或证券委暂停的品种是:粳米、菜籽油、白糖、砂糖和进口红小麦。

按交易量排列,1995年7、8月份时,十大粮油期货合约如右表。

十大粮油期货合约(1995.7.31—8.4)

品种交易所交易量

1 玉米大连商品交易所 201.9

2 绿豆北京商品交易所 151.9

3 绿豆郑州商品交易所

85.1

4 棕榈油 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

21.6

5 红小豆 苏州商品交易所

20.7

6 大豆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

13.7

7 啤酒大麦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

13.3

8 稻米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

11.9

9 玉米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7.6

10啤洒大麦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 5.5

资料来源:按《期货导报》资料折算;交易量:万手

五、粮食期货交易所概况

期货交易所大多由政府、国营、地方企事业单位组建如郑州商品交易所由国内贸易部和河南省政府组建。北京商品交易所由北京市计委、中国期货市场咨询中心、中信兴业投资公司等单位组建。初期大多由各级政府、体制改革改革委员会批准,各级工商管理局登记注册。1994年6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要求: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

期货交易所大多采用交易会员制。交易所的资产由参与组建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筹措,他们有相应的管理权和交易权。其他会员只交席位费,只有交易权,而无对交易所的管理权。也有的采用会员制,即各会员都认缴等额的交易所资金,同时具有管理权和交易权。

为了把政府的管理职能与交易所的职能分开,便于各会员既参与交易又参与管理,做到有效的自律,证监会要求6个月内,完成由现行体制向会员制过渡。

交易所大多通过电子计算机公开竞价。有的交易所,如上海粮油、海南中商、郑州商品还在其他城市设有计算机网络终端,异地也可通网络参与竞价成交。

结算所大多是交易所的一个部门。类似于日本。仅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由独立于交易之外的结算公司结算,上海商品交易所由相对独立的结算所结算。后来广东联合也改为由交易所的结算部结算。

大都配备有美联社、路透社会、道琼斯·德励财经咨询(香港)有限公司、中国广播通讯卫星公司、全国公用数据交换网的计算机网络终端,适时向国际、国内接受和发送各交易所、本交易所的行情。

专营粮油的期货交易所是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主营粮油期货的是: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长春联合商品交易所(现改为北京商品交易所长春厅)。兼营粮油期货的是:北京商品交易所、沈阳商品交易所、苏州商品交易所、天津联合期货交易所、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

六、存在问题

中国粮食期货市场重建以来,初步显示了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两个功能。玉米、棕榈油、大豆、啤酒大麦成为我国粮食期货的活跃品种,符合我国国情。但存在下列问题。(1)主粮品种不活跃。十大活跃的粮食期货之中,稻米名列第八;小麦排不上号。(2)某些品种被暂停。为保证市场稳定和宏观调控实施,食糖、粳米、菜籽油期货被暂停。进口红小麦期货因为发挥不了两大功能而暂停。(3)套期保值者的总体实力和个体实力过弱;投机交易过份。(4)逼仓现象,特别是“逼空”现象屡屡出现。

以上问题的原因是:(1)相应的粮食现货市场特别是批发市场还不够发达,有许多粮油经营者仍习惯于传统交易。(2)交通运输能力跟不上。实物交割常受此影响,给“逼仓”造成了客观条件。(3)个体粮农平均经营规模太小,经济、文化水平较低,不宜直接进入期货市场。(4)主粮供应偏紧,为保障人民生活,为了防止物价上涨,政府不得不出面干涉主粮的收购、供应和价格,缩小了主粮期货市场的活动空间。(5)社会上游资较多,一些金融大机构介入期货交易,盈则资金进入少数人腰包,亏则由机构承担,对期货市场冲击大,造成多起操纵价格的事件。(6)期货法规不健全,已有的法规的执法不严,少数投机者胆大妄为。

七、政府的管理

全国范围内尚未专门出台过粮油期货方面的法规。但先后颁布了《期货经纪公司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外汇期货业务管理试行办法》、《工业品生产资料期货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期货经营机构从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1994年4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指示:停止食糖期货交易。明确规定各交易所新品种上市要经过充分论证后,报中国证监会审批。当期货价格发生剧烈变动时,证监会可要求交易所提高保证金比率。6月,国务院证券委《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若干意见指示》,要求对期货交易所重新登记。10月,国务院授权证监会强化期货市场的监管,选择部分交易所(15所)运行试点。为保证市场稳定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暂停粳米、菜籽油期货交易。国务院授权证监会可根据市场情况暂停和批准某品种上市。规定每个会员对某一品种的单边持仓量不得超过该品种总持仓量的15%;经纪公司将代理、自营分开;从严控制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期货交易,因业务需要的,要以套期保值为主。

1995年4月,中国农产品期货研讨会召开,明确“规范试点和倡导套期保值业务”是今后的发展方向。6月,国务院证券委五次会议确定今年工作方针是:证券、期货市场监管工作必须紧密围绕抑制通货膨胀、配合企业改革,坚持先试点后推广、宁肯慢务求好的原则,加大监督力度,规范市场行为,抑制过度投机,在稳定中求发展。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八、展望

1、中国的期货市场,包括粮食期货市场,将从1990—1995年的猛烈发展转变成1995年开始的规范试点、稳步发展。2、过份投机将受到越来越严的控制和打击。3、《期货交易法》将出台。4、期货交易所的现行体制完成向会员制的过渡。5、玉米期货将继续名列第一。由于啤酒销量逐渐增加,啤酒大麦期货的交易量将较快地增加。由于猪肉价格风险较大,有可能进入期货市场。绿豆期货投机过份,前途难以预料。6、在期货界的倡导下,粮油套期保值将有所发展。但由于个体粮农实力的转变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粮油套期保值难以有较快的发展。关键在于粮食部门进行套期保值。7、“热线”和机构投机两大问题仍将是期货市场平衡发展的不稳定因素。8、粮食部门的“两线运行”、“平抑粮价”将会对粮食期货市场产生很大影响。两线运行指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前者包括:国家定购粮和储备粮的收购、进出口、储存、批发、调运和城镇居民、军队粮食的供应;吞吐粮食平抑市场粮价等。由于这些政策的实行,主粮期货运行空间将进一步缩小;非主粮期货运行空间将相对稳定或扩大。

标签:;  ;  ;  ;  ;  ;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重构与现状_期货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