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传承与文化的变迁论文_卫玮

节日的传承与文化的变迁论文_卫玮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传统节日研究

卫玮

云南艺术学院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传统节日是文化的凝结,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划分时间段落重要意义的特定人文符记。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和谐着自然与人的关系,体现着民族的精神内涵,传承着文化与文明的根脉。本文以文化人类学为基本视域,按照历史时间的顺序,以节日与文化为核心,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节日;文化;传承

前言

中国传统节日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中华传统节日”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是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段落标志’,更是民众在感知时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化与社会秩序。”[1]值得强调的是,本文所指的“中国传统节日”,既指占人数之绝大多数的汉族的传统节日,也包括广大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既指普国共度的节日,也包括地方性的节日。

“传统节日虽以‘传统’冠名,但实际上正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日常生活和节日时间共同形成了我们的时间框架,构筑了我们的时间意识,并内化为民众的认识和思维、价值和观念,进一步规范着民众的生活秩序和社会节奏。”[2]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的外在表现。人类学家格尔茨指出“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类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3]

第一章:“有意味的形式”

节日一般源于祭祀,或敬神,或驱鬼。在刀耕火种的时代,人们相信有一种超乎自然的力量存在,为了得到这种“超力量”的眷顾,人们会定期地举办祭祀活动,由此形成的仪式逐渐转变为节日。“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4]

节日文化要借助一定的外在形式即符号才能得以表现和传播,原始巫术就是将对象世界“自然”意义化的符号体系。在这种虔诚而蛮烈,热烈而严谨原始文化中,节日浓缩着、沉淀着原始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而逐渐形成。“原始文化通过以‘祭礼’为核心的图腾歌舞巫术,一方面团结、组织、巩固了原始全体,以唤起和统一他们的意识、意向和意志;另一方面又温习、记忆、熟悉和操练了实际生产——生活过程,起了锻炼个体技艺和群体协作的功能。总之,它严格组织了人的行为,使之有秩序、程式、方向。”[5]祭礼以一种周期性仪式展演的方式周而复始地强化着族群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认同,使族群内部成员之间的文化认同得以不断强化。

第二章:“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节日浸润着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与价值现念,是人们在感知时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与社会的秩序,安顿生命、表达认同。”[6]

中国以农耕文明而闻名于世。农耕文明的最大特点,就是敬畏天地,追求“天人合一”,这在节日的设置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中国,节的最初含义是天时相交的节奏,伴随着民众的农耕劳作和生活节奏,逐步形成一个固定的节日系统。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多如此,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等。在此意义上,节对于民众来说不是简单的时间节点,而是天、地、人和谐相处的外化形式。

作为自然时间过程与人文时间意识的有机结合,岁时节日是人们协调自然时间与人事活动的重要时机。也因此,传统节日成为民众安顿个体精神、休憩心灵时间的重要“节”点。作为百节之首的“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年节。《左传》云“立春为启”,是指春节“启”蕴着勃勃生机。伴随着中国农业文明及历法的传播,春节在古代就被传播到了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世界上凡是有华人聚居的地区,每逢春节,都会举办充满中国特色的庆祝活动。同时,部分少数民族也拥有充满本民族特色的年节,如拉祜族的“扩塔节”等等。

第三章:“关乎人文,以化天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传统节日,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集中展示民众生息劳作、精神信仰的重要意义空间。

文化不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空中楼阁,而是可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只是其侧重点更在于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就此理念,温家宝曾有过精辟的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存在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两者要更好地结合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7]传统节日的语法不仅仅是以文化写成的,也是以宗教、民俗、节日等不同“物质性”的形式写成的。过节其实就是对一种文化或信仰的实践。可以通过解析节日里的民俗事象和仪式过程等,发现该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人文情怀。“比如,祭祀灶神,是对社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祀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8]这就是传统节日的“物质性”的重要功能,文化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可以通过个体自然而然的行为规范窥探到整个民族的思想内涵。

第四章:守候与传承

传统节日发源于原始文明,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而日益成熟。但比之日渐兴盛的“洋节”而言,当下的中国传统节日呈现出日渐衰微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近代以降的西风东渐,“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各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断层,传统节日中所凝聚的中国传统文化亟待复兴。这都使得包括中国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威胁。值得庆幸的是以节日习俗为代表的社会规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依旧坚挺,只是文化的某些功能意义发生了变化和迁移。

从历时的角度看,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是不断变迁的,早期它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顺应和对神灵的祭祀;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主体意识的增强,岁时节日中的自然性质日渐淡漠,社会性的诉求成为其主要内容。这是因为时代会通过独特的社会规则和微妙的文化秩序,将个体的人塑造成该时代的人。那么在现当代语境下,应该如何守护和传承传统节日呢?

其一,在节日中大力彰显中国传统精神。不流于节日的表面形式而复归传统精神,才能从根本上繁盛中国节日这棵大树。中国传统节日的是中国传统精神的凝聚,是关于天、地、人的哲学理念和仁、敬、礼的伦理范式中国文化的凝练。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应该从其根源——“传统文化”之中探寻解决之道。

其二,注重民众对于传统节日的“活化”作用。“所谓‘传统’,就是活着的文化,不但活着,而且不能只活在学者专家身上,必须活在群众百姓之中。”[9]中国传统节日是活在大众之中的“传统”,它承载着大众的文化,浸润着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命,民众才是节日文化真正的实践者和传承人。

其三,树立“文化自觉”理念。“文化自觉”就是要以传统为基础,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10]

结语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曾说:“现代科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对文化的认识。这就像海底的游鱼感觉不到水的存在,除非它有机会离开水,接触到空气。在历史上,人们也只是很模糊地意识到文化的存在。出于偶然,他把自己的社会风俗和其他社会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文化的存在,人很少能看到自身文化的整体,并对其糢式作出客观的评价,体会其含义。”[11]

文化,不是一个晦涩难懂的定义,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精神体现,同时它又每时每刻影响着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个体行为最终的价值规范。节日作为蕴含丰富内涵的文化综合体,既是对历史的抽象化再现,又是对既有文化系统的民俗式解读。佛雷德英格利斯曾撰文指出,“文化用目前最好的生活来诠释将来更美好的生活会是怎样。传统文化犹如一面镜了告知我们过去、现在与未来,并感知神圣、慰藉心灵。”[12]

总之,传统节日作为文化意义的凝结把整个民族维系在一起,沉淀和凝聚了宝贵的经验,传承和造就了灿烂的文明,我们应该珍视这份传统,不断传衍。

参考文献:

[1]薛涌.中国文化的边界[M]. 昆明:2南人民出版社,2006: 15.

[2]景俊美. 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Geertz)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J]. 译

[4]李泽厚著. 美的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李泽厚, 著. 美学四讲[J].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6]景俊美. 中国传统节日在当代的精神价值[D].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7]李斌. 温家宝、李长春分别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J]. 中华文化画报,2007,07:4-6.

[8]郑一民、武晔卿.春节[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185

[9]蒋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二联书店,2008: 3.

[10]费孝通著. 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J]. 华夏出版社,2004,:.

[11](美)林顿 (Linton,R.),著. 人格的文化背景[J].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英)E.霍布斯鲍姆(E.J.Hobsbawn),(英)T.兰格(TerenceRanger)著,顾杭,庞冠群译. 传统的发明[J]. 译林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卫玮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节日的传承与文化的变迁论文_卫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