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道路回顾与战略选择*_城市化水平论文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检讨与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道路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以人口为依据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估测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根据发达国家70年代的城市化水平与同期的及90年代的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比较,证明中国的城市数量结构与城市人口结构正趋向合理,并进而指出:在各级各类城市得到系统发展的前提下,优先发展小市大镇使之成为中小城市,应是未来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人口 城市化 小城镇

近几年,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讨论,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意见:(1)发展大城市或城市带,以此来带动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发展;(2)优先发展中等城市;(3)优先发展县城;(4)发展小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笔者认为:(1)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偏低,因此,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都应该得到发展,但是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等级的城市其发展内涵是不同的;(2)从人口的城市化过程看,未来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应着重放在小市大镇,使之发展成为中小城市较为适宜。

一、中国城市化水平估测

由于划分城乡人口的标准不同,因此,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估测结果也不一样。

按户籍制度的规定,中国人口分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传统的观念是,属非农户口、吃商品粮的,是“城里人”,属农业户口的人是“乡下人”。据此标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化率(或城镇化率,系市镇人口对总人口的比率)在1993年才达到22.4%,而且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几年中变化较慢(见图1)。由于1978年以来农民做工经商进城的人数大大增加,因此,用户籍标准已很难衡量目前中国实际的城市化水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许多政策规划仍以户籍为依据的,比如城镇规划和建设主要还是以户籍人口为依据。

若按城乡人口划分的标准[①]来看,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29.0%(见表1)。对照图1中曲线A和曲线B,B不仅位于A的上方,而且曲线B的斜率也比曲线A的大,即按城乡标准划分比按户籍划分不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较高,而且中国的城市化率提高较快。但按这一标准统计所获的城乡人口也存在偏差。将市辖区(设区)的人口全部算为城镇人口,实际也将一部分市辖区的乡村人口包含于内。此外,它又与户籍标准划分方法一样,没有将进城做工、经商并且实际上在城市居住的人算入城镇人口。因此,这两类标准都没有将正在或已经城市化了的农村人口考虑进去。

表1 根据不同标准计算的中国城市化水平 单位:亿人,%

资料来源:总人口及按户籍分的人口数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其余数据来自《中国统计摘要1996》,中国统计出版社。

说明:1.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有些数据略有出入。

2.其它有关说明请参见《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4》第408页和《中国统计摘要1996》第21、22页。

图1 依据不同标准绘制的中国城市化率变化曲线

若按从业标准来看,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50%左右(表1),略高于世界城市化率44%的平均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37%的水平。[②]从图1也可以看到,曲线C的斜率比曲线B的要大,即非农产业从业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最快。显然用产业从业人口作为划分的标准,也存在问题。一是农村中兼业化程度较高,因此所统计到的非农产业人口中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二是由于制度性障碍,农村中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人,有一部分是“离土不离乡”,即在镇上做工,乡下生活;另有一部分是“进城打工回家过年”,即虽然远离家乡在城里工作生活,但家在乡下,根在农村,只是暂时寓居城里,简而言之,在农村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活动的人相当部分正处于一种过渡状态,他们是过渡中的城市人。因此中国目前实际的城市化水平要低于通过产业从业人口计算的结果。但这一数据可以给予如下启示:(1)中国的城市化率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可能会达到50%左右的水平,因此城镇规划与建设可据此作为依据。(2)农村中一部分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特别是那部分具有稳定职业、较高收入的人口,在户籍制度逐渐松动的条件下会逐步在集镇、城市定居下来。(3)因此在未来的若干年内,进城镇定居的人会有较快增长,城市化水平将有快速提高。

中国现实的城市化水平很难测定,但从上述三个不同层面的分析,大致可以看到动态中的中国城市化水平,可以发现中国城市化的演变趋势以及未来的走势。

二、中外城市化水平比较

分析、探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需要有一定的参照系。笔者认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状况是发展中国家的一面镜子,可借鉴比较。通过不同类型城市的城市数量结构及城市人口结构的中外比较,可以发现70年代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结构很不合理。

从城市类型的城市数量结构看,中国的中小城市明显偏少。如表2所示,将城市按人口数量分为四类,即100万以上,50—100万,20—50万和20万以下(随后分别将这四类城市简称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四类城市。英国、苏联、日本、法国(后文简称四国),在70年代,城市数目随城市规模的缩小而增多,甲、乙、丙、丁四类城市的数量之比大致为1∶2∶7∶6。70年代中国的甲类城市为27个,与四国相当,但丙类城市只有四国的2/5,丁类城市只有四国的1/8,中国甲、乙、丙、丁四类城市数目之比为1∶1∶3∶2。可见在70年代,中国的中小城市,尤其是20万以下的城市数量很少。由表2数据制成的示意图(图2)看得更为明显,四国的城市数目结构成金字塔形,坡度很缓,每个大城市有若干个中等城市环绕,每个中等城市又有若干个小城市为基础。而中国(1977)的城市数目结构成酒瓶状,小城市明显偏少。

表2 不同类型的世界城市状况

资料来源:陈玉光等:《中国人口结构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156页;中国(1993)数据系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中国统计出版社》第467页上的数据计算所得。

图2 城市数量结构示意图

从不同类型城市的人口数量结构来看,70年代中国的城市人口中大城市人口比例过高。四国的城市人口比较均衡地分布在不同类型的城市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拥有的人口之比近似为5∶3∶5∶4。在中国(1977)有将近一半的城市人口集中在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中(表2),中小城市的人口数相对较少。甲、乙、丙、丁四类城市人口数之比近似为15∶7∶7∶2。据此数据绘成城市人口结构示意图(图3),则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国城市人口均衡地分布在大中小城市里,而中国(1977)的人口主要地集中在大中城市里。

图3 城市人口结构示意图

上述比较研究显示,中国改革开放前夕城市数目结构和城市人口结构严重失调,突出的问题在于小城市和集镇发展严重滞后。中国的城市结构不合理,主要不是中国的大城市发展过度,大城市仍需发展,而是小城市发展滞后太多。如果再看看中国农村人口状况,更觉得小城市及集镇非发展不可了。80年代初期费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镇、大问题”,提倡注重发展小城镇。因为“如果我们的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市,没有小城市,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③]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中国的集镇和小城市有了长足的发展。据1993年的统计资料,目前中国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在内的城市共561个,是1977年189个的3倍。甲、乙、丙、丁四类城市的城市数目比例近似为1∶1∶5∶10,城市人口之比近似为3∶1∶2∶2,正趋近合理(见表1、图2和图3)。

三、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还很艰巨。如果设定到20年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那么按现有城市化率30%计,当有2.5亿左右的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93年561座城市中,20万以上人口(非农人口)的城市有216座,总人口(非农)约1.4亿。若再容纳原城市人口50%的农村人口,那么也只能新增7000万左右的人口容量,根本解决不了农村人口向市镇转移的问题,更何况这个比例对于象上海、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已属不可能。因此笔者认为在各级各类城市按其功能得到系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应该以小市大镇的发展为重点。这是因为:

首先,小市大镇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全国有县和县级市共2143个(95年数据)。每个县除了城关镇以外,还有若干个重要的大镇,象苏南地区每个县(市)都有若干个传统名镇或新兴的工商业集镇,中西部地区每个县除了县城以外也都有一些大镇,设区的县其区政府所在地通常是大镇。若每个县(市)拥有这样的大镇4至5个[④],那么全国就有1万个左右的小市大镇。这1万个左右的小市大镇。上与大中城市沟通,下有4万左右较小一级的集镇与其连成一片形成网络,一个小市大镇带动4个左右的小集镇及其农村腹地,一个县(市)形成若干个中心。从人口转移的角度看,每个小市大镇增加1万人口,农村就可以转换1亿人口,若增2—3万人口,那么全国就可以吸收2—3亿的农村人口,可见小市大镇不仅有较强的容纳乡村人口的能力,而且其容纳人口的弹性也比较大。

其次,小市大镇发展战略可以沿用小城镇建设的宝贵经验,克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十几年来,农村各项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非农从业人口猛增,集镇已容纳了大量的乡村人口,集镇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如果全国5万个左右的集镇齐头并进同时发展的话,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效益低下,不符合市场经济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县(市)以下的乡镇在行政上是平级的(如有区别也只是乡集镇与建制镇的差别),但是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点、发展条件、发展机遇却是参差不齐的,选择小市大镇的重点发展战略,将在保留目前集镇发展的优势基础上,提高集镇发展的规模效益,解决日趋严重的乡镇发展中环境污染问题。

总之,优先发展小市大镇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是符合中国的国情的,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以及人口集中在农村及大中城市的不合理格局可望通过发展小市大镇来解决,使农村人口向市镇转移,实现城乡融合。实施这一战略,可在繁荣集镇的前提下,优先发展重点集镇,节约资源,提高效益,保护环境。农村的工业化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城市化的步伐却远远落后了,通过重点发展小市大镇,可使农村城市化适应农村工业化的要求。

*笔者参与了由张琢和加加美光行主持的中日合作课题“中国社会重构”,并撰写其中的“中国农村社会重构”部分,本文是在该部分基础上删改的。张琢先生曾给予精心指导,特此致谢!

注释:

①1978—1981年的市镇总人口是指辖区内全部人口;乡村总人口是指县人口,但不包括镇人口。1982—1955年的市总人口指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街道人口;镇总人口是指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乡村总人口指除市镇人口以外的人口。

②张琢、张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社会结构的变化》,第六届亚洲社会学大会论文。

③“江苏省小城镇课题组”编:《小城镇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8页。

④参见费孝通:《乡镇经济比较模式》,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20—21页。

标签:;  ;  ;  ;  ;  

中国城市化道路回顾与战略选择*_城市化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